小一报名制度若借鉴黄金地段组屋模式,学额竞争或能得到改善

更新:
2023年05月04日 19:32
新加坡小一报名制度
新加坡小一报名制度竞争相当激烈,有些学校的学额必须进行抽签。(海峡时报)

解决几个老问题

自教育部2月宣布英华小学将于2030年从武吉知马迁至登加新镇后,社会各界再次掀起一波关于小一报名制度的讨论。

小一报名抽签
每年小一报名期间,许多新加坡的热门小学都会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有些家长为了能在抽签阶段取得最强优势,不惜大费周章,搬到心仪小学一公里范围内。(新明日报)

人们关心的还是那几个老问题:

  1. 父母若是校友,便可在较早的阶段(2A阶段)给孩子报名,但这种让下一代继承家族优势的做法也在无形中形成一种封闭的群体意识。
  2. 在学校担任义工的父母也有优先报名的机会(2B阶段),而这就涉及到家长有多少闲暇时间。对于那些从事轮班制工作,或需要打几份工赚钱养家的家长而言,抽出时间当义工非常困难,这就让许多白领员工和家里有人帮忙照顾孩子的家庭取得相对优势。
  3. 住家在学校一公里以内有入学优先权的规定(2C阶段),催生了所谓的“学区房”。这些学区房的价格比周边住宅高出不少,对父母的经济实力有一定的要求,反而变相给报读名校增加了一道财力壁垒。

小一报名成为拼爹拼妈的游戏,又事关孩子的未来和社会流动性,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慷慨激昂辩论谏言乃意料之中。这些优先机制或存或废皆有人支持,教育部过去几年来也在不断优化机制,确保报名制度维持开放性和包容性。

本着凑热闹的心,笔者也来掺一脚,从借鉴建屋发展局的黄金地段组屋模式的角度出发,为小一报名制度提出一个改善方案。

黄金地段组屋模式

黄金地段组屋
新加坡目前最出名的百万身价黄金地段组屋——达士岭(The Pinnacle@Duxton)。周边丹戎巴葛和牛车水一带的老政府组屋,也同样“身价非凡”。(海峡时报)

先回顾2021年10月推出的黄金地段组屋模式(Prime Location Public Housing model,简称PLH)。购买PLH组屋的国人得遵循更多条例,其中包括:

  1. 须住满10年才能转售;
  2. 即使住满10年,屋主也不能出租整个单位,只能出租房间;
  3. 转售时只能卖给符合申请预购组屋资格的新加坡人,即有国籍限制和收入封顶;以及
  4. 部分转售收益得归还建屋发展局。

建屋局至今已推出10多个黄金地段组屋项目,分布在梧槽、加冷黄埔、红山和女皇镇,未来南部濒水区和滨海湾的组屋项目被列为黄金地段组屋也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了。

黄金地段组屋模式的政策目标是遏制预购组屋制度中的彩票效应,即幸运抽到中心地段组屋的屋主在转售单位时,可赚取比别人更为丰厚的利润。

此外,由于购买转售组屋无收入封顶的限制,高收入群体购买地段优越的组屋会逐渐导致新的富人区出现,因此给黄金地段组屋设下转售限制,能确保这些组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依然是容纳社会各阶层人民生活与交流的空间。

组屋政策的借鉴价值

小一报名
小一报名。(海峡时报)

小一报名制度的政策目标,与组屋制度非常相似。

那么,义务教育作为公共资源,其实也可以借鉴黄金地段组屋模式,取其精华而用之,对位于富人区的学校设下稍微不同的报名条件。

以最常被人们单拎出来讨论的武吉知马富人区来看,那一带聚集了英华小学、新加坡女子小学、南洋小学、莱佛士女子小学和美以美女子小学等一众名牌小学。

周围地段以私宅居多,以现有1公里优先权的机制来看,显然不利于居住在组屋的家庭。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考虑调整这些学校的优先距离范围,例如从1公里扩大至1.5公里或2公里。如此一来,教育部既可以在整体上维持鼓励孩童就近上学的方针,同时针对武吉知马的具体情况设下稀释富人优势的代偿机制。

武吉知马名校
武吉知马与荷兰路一带的小学。(联合早报)

目前,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名校,不惜砸钱租个学区房,以学区房地址帮孩子在2C阶段(住家距离优先权)报名。只要成功入学,住满30个月满足教育部设下的条件后就立即搬走。

对于这些学校,教育部不妨也考虑借鉴黄金地段组屋较长的最低居住年限(10年,是普通组屋的两倍),调高居住时长需求,减少以此渠道给孩子报名小学的家庭。

其实,这些建议也不是能令所有人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退一万步说,即便是采取极端手段,把名校全都“发配”到蔡厝港、榜鹅、马西岭、淡滨尼等各个组屋居多的地区,名校效应终究还是会在其周边形成新的富人区。

教育部可径自高喊“每一所学校都是好学校”的口号,但市场依然会以实际行动说明他们更信奉《动物庄园》里的“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

综合各种利弊,针对具体情况调整富人区内的小学报名机制,不失为一个折中方案。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