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办群众大会,每名候选人只能在电视亮相三分钟够吗?
最安静最有距离感的大选
新加坡选举局今天先是宣布,所有政党都不允许在大选期间像往常那般举行群众大会,只能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直播来“拉票”。
接着又列出冠病疫情下,若在解封第二阶段举行新加坡全国大选,必须遵守的竞选准则。
虽然选举局在文告中强调,发布竞选准则与我国大选何时举行无关,大选日期最终将由总理决定。但民众听到这些宣布,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大选的脚步又跨前了一大步,而且极有可能在明天(6月19日)开始的解封第二阶段期间举行。
《联合早报》将选举局今天的宣布进行整理,脉络相当清楚。
允许事项
不允许事项
不难看出,来临的大选应该会成为新加坡史上最安静、最有距离感的选举。
往年那些群众大会上人头攒动的景象、咖啡店内高谈阔论的热闹,以及各选区内比嘉年华还要火热的拉票氛围,甚至是赢得席位后的谢票游行,今年将统统销声匿迹。
无论哪个政党的候选人都只能隔着屏幕宣传,选民也只能隔着屏幕宣泄喜怒哀乐。
即使想叫上亲朋好友一起“谈国是”,也只能控制在不超过5人,在家中关起门来谈论。
大选前再也不能为自己支持的政党和候选人造势。提名日、开票夜也不能再亲临现场以示支持,一起欢呼一起挥洒泪水。疫情期间,距离才是安全、才是美。
有网民质疑,给候选人三分钟演讲时间,会不会短了些?
“三分钟仅仅是煮熟一碗泡面的时间。”
不过也有网民认为,有没有举行实际的群众大会并无差别,关键在于候选人能不能提出让选民眼前一亮的政见。
当然也有不少选民质疑,每名候选人只给三分钟,有点不公平,毕竟执政党这两个星期推出了六场名为《冠病后时代保障新加坡未来》的电视演说系列,每场全国广播的时长约20分钟,派出场的也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将。与其他政党相比,执政党在起跑线上已赢得先机。
3分钟真的不够吗?这得取决于你怎么用。
选举局制定的竞选准则是适用于所有政党,至少到目前为止,对各政党的新人而言是公平的。毕竟大家都不曾有机会在电视广播中亮过相。
在速食网络时代,网民天天都吸收海量信息,很少人会有耐性听冗长的发言。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领导有很多话说,但是能全部听完又听进去的人始终不多。
在社交媒体上,很多视频都控制在不超过三分钟的时长,因为大数据告诉我们,如果无法在三分钟内将故事说出来,网民也不会有耐心看完。
比起三分钟,前10秒才是最关键的考验。要说什么、怎么说才不会让选民义无反顾的转台,将是各个政党面临的最大考验。
有网民半安慰半调侃的指出,这年头还有谁看电视啊?最重要的“战场”不是电视,而是在社交媒体上。到时不限时长,谁有本事进行直播让选民能津津有味看足几小时,那才是真本事。
毕竟这一头卖力的演说,那一头选民不买账看不下去,也是枉然、浪费青春。
写到这里,瞄了眼本地最大的反对党工人党有什么动静。对方已经开始“摆阵”,架起演说舞台。几乎所有反对党今天都开始招募义工和展开众筹,静悄悄地敲响了战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