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蚂蚁先跟大家叙述一个真实故事,发生在上周二(1月3日)的亲身经历。
工作到一半时,突然发现手机有一个未接来电,号码相当陌生但红蚂蚁还是回拨了。
接通后,听到一把男子的声音,口音不像是本地人,以下是和对方的对话摘录:
“嗨(男子竟叫出红蚂蚁的名字)!还记得我吗?我打来是想告诉你我最近换了电话号码。”
“哦……好……(脑中对这把陌生的声音一点印象都没有)”
“你知道我是谁吗?哈哈哈。”
“不知道耶,你是……?”
“哈哈,我们这么熟你还听不出我是谁啊?”
“(停顿了几秒)我真的想不起来耶。”
“不必想这么远啦,我是那个皮肤白白、戴眼镜,有点胖胖的,你很要好的朋友啦!”
(此时红蚂蚁被对方讲到有点小内疚,仿佛有种被好久不见的老友说“都给这么明显的提示你还认不出我”的既视感,于是努力回想活到这把年纪究竟有哪张脸孔符合这个听似“最熟悉的陌生人”。但死了几个脑细胞都毫无头绪。)
“Paiseh(不好意思),我真的不知道。”
“哈哈好啦,我等下(用通讯应用)WhatsApp 你。”
挂了电话后,再也没有接到这名男子的来电。
红蚂蚁后来得出结论:这通应该是个诈骗电话,但对于对方叫得出本人的名字还是心有戚戚焉。
令人困惑的是,这个骗徒持续玩“猜名游戏”,到底能如何从中牟利?但下来几天就发现,原来这种诈骗手法最近在新加坡很“流行”,而且骗徒还有一连串的手法,企图引人上钩。
年轻人年长者都被骗徒盯上
1月5日,一名男子在TikTok上载了一段视频,提醒网民要当心最近流传一种新的诈骗手法,红蚂蚁看了之视频后即确认,与个人经历一模一样。
@chengtheguitarist Hello @Singapore Police Force ♬ original sound - Cheng | Guitarist 🇸🇬
男子的女友说,她的母亲收到了一个陌生来电,对方叫出她的名字后,声称自己最近在装修房子,结果手机不见了,因此更换了号码。
“我妈问他‘你是谁’,但他一直不断地说‘你猜猜’,我妈就随便说了个名字,对方就说‘是的,我就是’。”
男子接着分享道,自己也接到类似的电话,来电显示的号码以“8”开头,对方是一名马来西亚人,同样是一直要求猜想他的名字。
男子透露,他联想到最近接洽的一名顾客也是来自马来西亚,就报出这人的名字,对方立即承认,挂电话前再次强调“这是我的新手机号码”。
男子的另一名女性友人也“中招”,她指对方打来也使用一样的招数,但她相当气愤,不解对方打来又不断要她猜是谁,到底是为了什么。
随后,女子感觉对方的声音乍听有点像自己认识的人,说了名字后对方立马和她“相认”。
隔天,男子又来电,这次劈头就说要借钱,让二度接到电话的女生感觉事有蹊跷。
“我赶紧发短信给我的那名朋友,问他是否刚换了手机号码,但他说没换,让我确定接到的是骗徒的来电。”
除了上述三人被盯上,也有一名读者1月3日也投函《联合早报》分享了相同的经历。
他写道,骗徒一接通电话后,手段如出一辙,读者误以为对方是他的同学,而对方也随口就承认了。
岂料,这名“同学”隔天又来电,展开一系列的攻势,先是谎称因刚换了手机号码而无法使用Paynow应用,还要求该读者把上网登录户头进行转账的程序截了图发给他。
读者说,他担心个人资料被泄露没答应,就告知对方直接到银行处理。
他写道:
“不久后,他又来电,告诉我因工作关系,无法到人潮多的银行处理,我建议他通过银行附设的远程视讯柜员机(Video Teller Machine)自行处理。”
果不其然,骗徒继续使出浑身解数,又称“因错误操作以致银行户头被锁了”,并终于进入了对话的重点:
要求先替他付一笔账给他的一个承包商。
读者坦言,其实早在对方要求他发送Paynow截图时,他已起了警戒心,也一早跟真正的同学确认电话没改。
“希望通过这一事件,提醒大家要格外小心,以免陷入电话诈骗分子的陷阱。”
五招教你应对“求名分的陌生人”
诈骗手法多不胜数,而每一段时期都会流传某一种手段,相信“猜名游戏”目前正夯。虽然是故技重施,但只要能骗到人,在骗子眼里就是好方法。
红蚂蚁分享五招,教你如何应对这些想要“相认”却又不肯透露身份的骗徒。
① 不要猜出名字
眼尖的蚁粉应该会留意到,这种诈骗手法的关键在于:不可以透露任何名字。
如视频中的男子和他的友人,以及读者投函分享的经历来看,这些人的共同点在于,他们受不了骗子持续要求为“猜名游戏”给个答案,就随口报了个名字,骗子一旦有了“身份”后,就有了再给你拨下一通电话、继续行骗的理由。
相比之下,红蚂蚁始终叫不出个名字,几次一来一往后对方要不到答案,唯有放弃。
② 和真正的友人确认
若不小心报了个名字,让骗子有机可乘,为了安全起见,也应赶紧与那名被报了名字的友人联系。
如同上述案例,一旦友人澄清自己根本没更换手机号码,真相也就水落石出,证明和你”相认”的来电者不安好心。
倘若对方又来电,也无需再花时间听他编故事。
如今,换个手机号码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一般人都不会有闲工夫,逐一打电话告知亲朋好友。因此,光从对方在电话中所提及的原因,大概也能听出一些端倪,猜到对方是不是有可能是骗子。
③ 留意关键词
骗徒要达到的目的只有一个:骗钱。
如果不小心和对方三番四次通话,又还是无法确认对方的意图,就耐心等到他说出关键词吧。
有些心急的骗徒(像上述视频中的其中一个案例),打来第二次就会直接切入重点开口要钱;有些则会让受害者按他的剧本走,但“台词”也离不开“转账”、“Paynow”,或可能会引导你透露个人资料的套路。
除非有你很多钱不知该怎么花,要不然在听到这些关键词时,就无需怜悯之心大起,当可立即挂断电话。
④ 让骗子在电话簿里“留名”
别误会,红蚂蚁不是要你和骗子当朋友。
《联合早报》读者在信函的最后所分享的那一招,感觉相当管用:
“(我)暂时把来电五次的手机号码列入我的电话联系名单,冠名‘电话骗子’。”
这种诈骗手法相信还会持续一阵子,如果你有看到陌生来电也会不管三七二十接起来的习惯,这招应该学起来,否则对方如果又不死心,决定再打来一次,又要花时间“应酬”他。
⑤ 来电显示“+65”应加倍谨慎
那位想和红蚂蚁相认的仁兄,手机号码是以“+65”开头的。
警方部队曾制作视频教导公众,举凡看到“+65”字首(prefix)的来电,应该小心谨慎。
警方指出,所有来自国外的来电号码,都会以“+”开头,而国外骗徒通常都会以这个方式,冒充本地手机号码。
2021年7月,通讯及新闻部兼卫生部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医生曾在国会上答复议员询问时说,如果并非在等候来自国外的来电,公众不应接听以“+65”数字开头的电话。
他也补充说,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会继续和电信公司合作,改善监测及阻断疑似诈骗电话的流程,确保真正的来电能被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