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棺材自己做! 环保又省钱,积极面对人生终点

更新:
2024年04月26日 21:48
棺材
别怕别怕,看清楚一点,那是一双假手。(Kiwi Coffin Club脸书)

什么都可以DIY

老一辈常把辛苦攒下的钱称为“棺材本”,一副好的棺材售价可达数千新元,往往占了葬礼开销的一大部分。

有的老人家不想加重孩子的经济负担,生前就自己规划好身后事,连骨灰瓮和棺材也亲手设计。

在新加坡使用的棺材一般都是木制的,适合土葬和火葬,但93岁的王金莲女士却是在纸皮棺材中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没错,就是拾荒者在路边捡的那种纸皮(cardboard),也称“瓦楞纸”。

棺材
数一数,棺材上有几个“卍”字?(王金莲家属提供)

纸皮容易裁剪 可缩短火化时间

王金莲于今年3月逝世,前来吊唁的亲友经过棺材,都忍不住多看两眼:

棺材上印着100个“卍”字和38个富贵花图案,还有儿孙的亲笔留言和图画。

原来这是儿孙们的建议,若把贴纸黏在一般的木制棺材上,可能不方便写字。改用纸皮棺材,不但更环保,还可以发挥创意自行设计。

负责承办这场丧礼的殡葬业者陈铭城接受《海峡时报》访问时透露,自今年1月首次推出纸皮棺材以来,订单在四个月内翻倍,从每周一两个增至目前的五个。

他认为,纸皮棺材的优势在于大小容易裁剪,重量虽比木材轻,却仍有硬度,多数人也负担得起。

棺材
棺材成了画纸。(王金莲家属提供)

据陈铭城观察,纸皮棺材是在冠病疫情期间开始兴起的。

“当时传统棺材的原产地供应链受到阻碍,加上边境管制措施的影响,新加坡的殡葬业者担心棺材供不应求,只好找别的出路。”

不过,可别以为纸皮棺材就一定便宜哦!

由于纸皮棺材仍需手工制作,成本其实与木制棺材差不多,最低售价也要300新元

与木制棺材最大的不同是,纸皮棺材没有涂漆,焚烧时不会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可减少空气污染;纸皮也能更快烧尽,可将火化时间缩短半小时。

在14年前发明新加坡首个纸皮棺材的Ng Khee Yang博士声称,他所设计的“ECOffin”(环保棺材)在三分钟内就能起火燃烧,但当时却无人问津。

棺材
前理工学院讲师Ng Khee Yang博士早在14年前就发明了新加坡首个纸皮棺材,但当时无人问津。(海峡时报)

他认为,这些年来市场对纸皮棺材的需求和接受度始终不高,相信是受新加坡华人的殡葬传统观念影响,觉得用纸皮似乎对逝者不敬。

“华人习惯把棺材和孝道联系在一起,认为价格越贵,木材越厚,棺材的质量就越好。”

但红蚂蚁比较了上面两张图,大概也看得出ECOffin为什么无人问津了……

装饰自己死后要住的“豪宅”

说的也是,华人总是忌讳谈论死亡,不像西方人那样百无禁忌。

新西兰北岛的黑斯廷斯(Hastings)就有一群年长者成立了“棺材俱乐部”(Kiwi Coffin Club)。每周定期聚会,除了边品茶边笑谈死亡,还一起动手学做棺材!

聚会
喝喝茶,吃吃点心,谈谈死亡。(Kiwi Coffin Club脸书)

据《南华早报》报道,俱乐部创办人威廉斯(Katie Williams)退休前是一名护士,目睹过许多生离死别的场面。

在2010年退休的她某日突发奇想,要给自己制作一副棺材,便召集几名学过木工的邻居,在自家车库发起了这个俱乐部。

“我参加过许多千篇一律的葬礼,却无法从中了解逝者生前的喜好。我认为每个人都值得拥有一场个人化的告别式。”

棺材
年轻时的赛车手梦,现在实现也不晚,就连车牌也很应景。(Kiwi Coffin Club脸书)
棺材
阿婆怀里的鸡表示:“我还不想死啊!”(Kiwi Coffin Club脸书)
棺材
果然是“猫王”的铁粉,去世了仍要追随偶像。(Kiwi Coffin Club脸书)

每逢星期三早上,俱乐部会员都会准时到“总部”集合,装饰自己死后要住的“豪宅”。

新会员只需支付250新西兰元(约200新元),就可获得一副压制木(pressed wood)棺材。

负责木工的会员会先完成棺材的基本结构,确保尺寸和硬度都符合标准,再交给其他会员各自完成后续的“装潢”。

棺材
有木工在,不必担心棺材太大洞太小。(Kiwi Coffin Club脸书)

威廉斯说,表面上看来,加入俱乐部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省下大笔费用,减轻孩子日后筹办葬礼的经济负担,但这些长期独居的老人家更珍惜的,是在社交中重新找回生命的活力。

“大家在制作棺材的过程中,聊起一生的点点滴滴,原本难以启齿的身后事,也就轻松地打开了话匣子。”

“虽然有欢笑,有泪水,但已不再有任何遗憾。”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