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越建越“大” 土生土长新加坡人反而越变越少

更新:
2023年12月11日 21:09
新加坡东海岸
新加坡东海岸将填海兴建“占地”800公顷的人工岛链,总长约18公里,从滨海堤坝到丹那美拉渡轮码头,与东海岸公园平行,名曰“长岛”。(海峡时报)

前人种树也要有后人乘凉呀

疫情前2019年李显龙总理的国庆群众大会的演讲内容,让我印象深刻。

那一年,我们庆祝新加坡开埠200年。

李总理在演讲最后的环节大谈未来建设新加坡的计划,包括为了应对海平面上升,政府准备在未来100年斥资1000亿新元在填海等措施上,以及其他大型基建工程,如:南部濒水区(Greater Southern Waterfront)、新大士港口、巴耶利峇空军基地搬迁、樟宜机场第五搭客大厦等等。

如李总理在2013年的演讲中总结时提到的,

“新加坡的建设尚未完成,而我们将永不止步” (We are not done building Singapore, we never will.)

回到2023年的今天,国家发展部不久前宣布了东海岸外填海造“长岛”计划的最新进展。

人工岛预计占地约800公顷,花费数十年发展,明年将开展技术研究。新加坡今天的土地面积约734平方公里,而800公顷的面积相等于增加8平方公里,相当于增加新加坡1%的面积。

从飞机上看东海岸
从飞机上看东海岸与滨海湾的海岸线。(海峡时报)

在私人领域方面,《海峡时报》不久前也有一篇报道,指乌节路近几年多了许多新的酒店。2021年至今已有近10家新酒店开幕。受访的业者、观察家都坚信新加坡旅游业前景强劲、客房需求会持续增长。业者反而担心的是找不到足够的人手应付需求。

这些工程将大幅度扩大新加坡在各方面的“承载量”。

有了更大的机场,樟宜机场的整体接待访客人次在2030年代将可提升至近1.5亿(对比现在的9000万人次)。

第五搭客大厦
樟宜机场第五搭客大厦(T5)重新设计后会更具韧性,尤其在疫情期间能更灵活地运作。T5启用后每年可接待的乘客大约为5000万人次。(樟宜机场集团提供)

有了更大的港口,大士港口的吞吐量在2040年代全面启用后,预计可以翻一倍。从2021年的每年3750万个标准箱提升到每年6500万。

大士港口
李显龙总理在国庆群众大会上表示,大士港口将是全球最大的全自动港口,这会让新加坡成为海事领域数一数二的领导者。(构想图,李显龙总理面簿)

有了新造的人造岛,已经有分析师指出,可建造约3到6万个新的住宅单位。对寸土寸金的新加坡来说,这些长期的固定资产投资着实让人兴奋不已。

东海岸长岛计划
构想图右边是新加坡策划填海兴建的“长岛”,落成后可以打造休闲设施和住宅等。从长岛眺望对岸可看到东海岸公园,图中的水域是新的蓄水池。(市区重建局提供)

然而我不禁在想,承载量、容量、面积都变大了,我们的人口呢?

根据官方网站,新加坡人口目前是592万,过去十年的年均增长约1%。其中,新加坡公民人口约为361万,且在持续老化中。到了2030年,65岁以上的公民将占24%,新加坡将步入超老龄化社会。

此外,新加坡低生育率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18年已经有报道预测,到了2030年代中期,新加坡公民死亡人数或超越出生人数。这意味着,新加坡长期面对的是一个人口持续老化,人口收缩的情况。

那问题来了,我们投入这么多的资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居住的空间,未来由谁来填补?

老龄化新加坡
到了2030年,新加坡将步入超老龄化社会。(联合早报)

即使考虑了提高生产力、延长寿命和退休年龄,一个逃避不了的事实就是:

我们将面对一个有更多外国人融入的社会。

这包括新公民、永久居民、持工作准证的人。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反而会成为这片土地上的少数群体也说不定。搞不好这种情况已经出现在某些职场、商业区和工业区了。

虽然新加坡原本就是一个移民社会,但身为现有这片土地的主人,在面对一个这样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我们是否做好了心理准备?

我们应该如何维持新加坡的社会契约、集体价值观以及新加坡精神的独特性?该如何做,才能确保新加坡除了光鲜亮丽的摩天大楼,也有它专属的文化传承、价值观与精神?

我想,至少我们在确保新加坡“土生土长”的人口数量这方面,还是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掌控的,就看大家的意愿。

前人种了这么多树,年轻的新加坡人或许可以在生育率上加把劲努力努力吧,这样才能让更多世世代代的新加坡后人也得以乘凉。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