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新闻特写视频

在不同平台获取最新新闻

wechattiktokfacebookyoutubetelegram

本地年长者为了安全起见只能坐巴士底层? 网民有不同看法

一名71岁的乘客被司机提醒坐在双层巴士的底层,让她感到困惑,在脸书发文阐述事情的来龙去脉。图中妇女非当事人。(海峡时报)
一名71岁的乘客被司机提醒坐在双层巴士的底层,让她感到困惑,在脸书发文阐述事情的来龙去脉。图中妇女非当事人。(海峡时报)

减少“爬高爬低”

搭巴士最不希望碰到的一种情况,就是车上非常拥挤、座无虚席,这在尖峰时段往往难以避免。

尤其对年长者或孕妇等有需要的乘客来说,如果不巧车程有点长,车上若有好心人士愿意让位自然再好不过。

在这样的前提下,双层巴士似乎是更好的选择,毕竟座位比较多,全程站立的概率也较低。

日前,新加坡某双层巴士上就发生一起趣事,但并不是什么让不让位或乘客作出奇葩行为所引起,而是年长乘客该坐哪儿的“状况题”。

当贴心司机遇上硬朗安娣

《海峡时报》报道,一位住在新加坡西部的71岁妇女席尔瓦(Julia d’Silva),每天都风雨不改地乘搭巴士到市区。

恰巧她乘搭的106号巴士有双层巴士服务。过去三年,她上巴士后都会选择到顶层,找个舒适的座位阅读。

席尔瓦说,她上巴士后都会选择到顶层,找个舒适的座位阅读。(联合早报示意图)
席尔瓦说,她上巴士后都会选择到顶层,找个舒适的座位阅读。(联合早报示意图)

上周五(22日),她一如既往地上了巴士后,准备爬楼梯上顶层时,却因巴士车长的一句话顿时愣住了。

席尔瓦在个人脸书上发文叙述来龙去脉时说,那名车长告诉她,根据“公司指示”,他必须告知所有年长乘客,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应尽可能避免上楼坐在巴士顶层的座位。

殊不知巴士车长这回碰上的,是自认身体硬朗、身手矫捷,即使已经退休仍保持活跃的席尔瓦。

原来,过去10年来她都有到健身房举哑铃的习惯,还会做普拉提,因此车长的提醒让她感觉有些困惑和好笑。

她说:

“保护年老体弱的乘客是好事,但不是所有年长者,都应被视为虚弱多病。”

自觉“十分矫健、不像71岁”的席尔瓦也说,她每次搭巴士都会小心谨慎,到站时她会“扶住栏杆,确保巴士停下来了才从顶层走下楼。”

在双层巴士上,往顶层的阶梯会张贴告示,提醒乘客勿站在阶梯上,并要紧握栏杆。(红蚂蚁摄)
在双层巴士上,往顶层的阶梯会张贴告示,提醒乘客勿站在阶梯上,并要紧握栏杆。(红蚂蚁摄)

尽管如此,她明白巴士业者密切留意及照顾年长者安全的出发点,而她也透露,每当提着重物时,她就会在巴士底层找位子。

迈向老龄化社会,提醒变得更频繁?

事件中,车长口中的“公司指示”,当然不是什么强制规定,也并非要歧视某个群体的乘客,更多的是对他们的一种温馨提醒和呼吁。

巴士服务所属公司易塔通(Tower Transit)回复媒体询问时说,他们一直以来都鼓励“弱势乘客”坐在底层座位。

发言人表示,旗下司机会鼓励年长者、孕妇,以及那些行动不便的乘客,在巴士行驶时留在座位上。选坐底层座位可以避免他们上下阶梯时不慎跌倒。

巴士业者易塔通回复媒体询问时说,他们一直以来都鼓励“弱势乘客”坐在底层座位。(海峡时报)
巴士业者易塔通回复媒体询问时说,他们一直以来都鼓励“弱势乘客”坐在底层座位。(海峡时报)

发言人还特别点出,随着新加坡人口日趋老龄化,对这群乘客发出“鼓励”也变得越来越普遍与频密。

“我们向来都会这么做,但近来已发出更多提醒。”

除了易塔通,另一家巴士业者新捷运也持相同立场。

新捷运发言人说,疫情前他们就启动了名为“安全通行”的计划,其中一项就是鼓励年长乘客坐在巴士底层。

目前,新捷运每个月也会在巴士转换站举办活动,持续宣导信息及其他良好的乘车习惯,因为“乘客安全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Loading embed...

新捷运去年初就曾在一篇贴文中列出三大要点,吁请乘客遵循,包括:

    巴士顶层某几个座位反而更安全?

    有网民建议,应在巴士底层增设座位或推出更多双节巴士,以方便年长乘客。(联合早报)
    有网民建议,应在巴士底层增设座位或推出更多双节巴士,以方便年长乘客。(联合早报)

    针对“年长者应尽量坐在巴士底层”的议题,许多网民赞同这个举措,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建议。

    有网民认为,要年长乘客留在巴士底层的出发点是好,但有时候他们想上楼也是逼不得已。

    这是因为,往往底层没有位子了,只好移步到顶层。

    也有网民透露,其实坐在巴士顶层不一定不安全,“阶梯旁边的顶层座位反而更好,因为刹车的冲击力感觉不会那么大。”

    有网民进一步联想到,这也许意味着巴士业者得在巴士顶层设计更多座位,或以双节巴士(bendy buses)来取代双层巴士。

    还有网民打趣说,难道以后的双层巴士除了有预留座位,也会出现给年长者等弱势群体预留的楼层?

    不过,有网民直言,有时更应该改善的是司机的驾驶技术,否则什么年龄的乘客坐在巴士底层都不会安全。

    诚然,路上的交通状况难以预测,有时巴士车长突然紧急刹车、或还没等乘客找到位子就得开车,别说是年长乘客,年轻人可能也未必能“站稳脚步”。

    (海峡时报)
    (海峡时报)

    但话说回来,巴士车长开车时得注意路况,可能没法时刻顾及每一位乘客的安全。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年长者少走几步路“爬上楼”到巴士顶层,不仅更安全,也能让司机更放心更专注开车。

    易塔通发言人回复《海峡时报》询问时也说,到最后乘客想坐哪儿是他们的自由,只希望巴士车长在表达关心后,年长者能听进去,自动培养出更高的自我安全意识。

    深入阅读

    深入阅读

    深入阅读

    深入阅读

    请勿错过我们的更新内容与资讯。
    加入我们吧!

    tiktokfacebookyoutubewechattelegram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 antseditorial@redants.sg

    Red Anthill Ventures Pte. Lt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