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新闻特写视频

在不同平台获取最新新闻

wechattiktokfacebookyoutubetelegram

“猴痘”称呼具误导性? 世卫邀公众想新名称结果一个比一个怪

世卫宣布为“猴痘”改名,并开放让公众参与提出建议。(路透社)
世卫宣布为“猴痘”改名,并开放让公众参与提出建议。(路透社)

改名字真能消除歧视?

猴痘自今年5月中旬在欧美国家传播开来后,全球至今已有超过80个国家出现3万2000起病例。

今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把猴痘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周末世卫又发出新宣布,表示即将为“猴痘”正名。

这其实是每次出现一种新病毒时,世卫必采取的例常程序。

配合2015年推出的新疾病命名规则,2020年冠病疫情爆发初期,世卫就把新型冠状病毒正式命名为COVID-19,取代一度被认为“带有明显歧视”的称呼:武汉肺炎。

随着冠病不断出现变种毒株,世卫又为冠病展开新一轮命名,以希腊字母替代原本有看没有懂的字母+一连串数字的名称。

这次轮到“猴痘”需要改名。有专家指出,猴子并非猴痘病毒的主要传播源,而是啮齿动物及灵长类动物,因此如果继续沿用“猴痘”这个名称,会具有误导性。

历年来各种疾病的命名,当中包括参考地名。(联合早报)
历年来各种疾病的命名,当中包括参考地名。(联合早报)

有趣的是,世卫这回一改由技术委员会在闭门会议上决定如何命名的一贯做法,而是先将取名的重责大任交给公众。

世卫发言人8月16日说:

“为猴痘寻找一个新名字至关重要,因为这样做才能确保这种病症的叫法,不会侮辱到任何一个种族和群体、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者一种动物。世卫非常关注此事,我们想找到一个不带污名化(stigma)的名字。”

据报道,世卫在作出此宣布后并未得到热烈回响,过了好一阵子才开始收到一些反馈。

先来看看目前公开海选的候选名单上有哪些猴痘新名称:

        读到这里,蚁粉是不是觉得上述一些建议,比原本的叫法更生涩难记?

        网民看到新闻后也纷纷留言提出新的名称,但显然大部分只是纯属“笑”果。

        这名网民说,干脆就改为“Horrorpox”(恐怖痘)或MPOX-22。

        本地网民也发挥创意,建议把“Monkeypox”当中的“K”删掉,改为“Moneypox”(金钱痘)。

        也有网民意有所指地说,既然绝大部分的猴痘病例都必须通过亲密接触才会传播,那把它改成“彩虹痘”或“粉红痘”如何?

        无论正经与否,到头来决定权还是会交回给世卫。世卫已声明,会从提呈的建议中,根据名字的科学有效性、接受度、发音,以及是否适用于不同语言来做出决定。

        世卫发言人说:

        “我很确定我们不会拟定一个荒谬的名字。”

        对猴痘病毒的歧视难根除?

        图为美国公众排队接种猴痘疫苗。(Getty Images)
        图为美国公众排队接种猴痘疫苗。(Getty Images)

        虽然猴痘病毒在多国出现确诊病例,但关注度似乎并不高。新加坡截至8月5日共通报了15起猴痘病例。

        有网民打趣说,其实继续采用“猴痘”,猴子也应该不会介意吧?毕竟疯牛症、禽流感、鸡瘟这些疾病名称由来已久,却从未见过鸡和牛对此恼火发脾气。

        有关注新闻的人一定有注意到,大部分的猴痘病患都是男性,会感染是因为曾与男性有过亲密肢体接触。

        世卫猴痘问题技术负责人罗莎蒙德·刘易斯(Rosamund Lewis)曾指出,约99%的猴痘病例是在男性之间传播开来。至少95%男性猴痘病患曾与其他男性发生过性关系。

        世卫总干事谭德塞也一度吁请媒体、公共卫生机构及政府,合力对抗有关猴痘的歧视,因为这会助长猴痘疫情的暴发(fuel the outbreak)。

        (Getty Images)
        (Getty Images)

        其实说白了就是,感染了猴痘,患者最担心的应该不是周围的人怕被传染,而是如何对待周遭一些人所给予的异样眼光。

        沿着这条思路去延伸,即使猴痘“改头换面”以全新名字面世,只要感染病毒的依然还是“某个群体”,当中的“污名化”恐怕不会那么轻易随着改名而消失。这么一来,难道不还是治标不治本?

        深入阅读

        深入阅读

        深入阅读

        深入阅读

        请勿错过我们的更新内容与资讯。
        加入我们吧!

        tiktokfacebookyoutubewechattelegram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 antseditorial@redants.sg

        Red Anthill Ventures Pte. Lt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