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和通膨双重打击 本地部分中等收入者也面对三餐不继

更新:
2021年12月10日 19:27
疫情和通膨双重打击 本地部分中等收入者也面对三餐不继
本地公益团体发现,有越来越多中等收入群体陷入食物不足的窘境。(联合早报)

有产业,没现金

一些低收入家庭三餐不继,不得不向食物银行等公益团体寻求援助的群体。

在冠病疫情冲击下,本地也有越来越多中产阶级群体因失去收入而向食物银行求助。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本地非盈利组织“Free Food for All”创办人尼查(Nizar Mohd Shariff)透露,近来向该组织求助者的背景不再局限于低收入群体,有越来越多住在一般组屋,而非租赁组屋的中等收入家庭向他们寻求援助。

他也提到,一对过去曾为公司高级主管的夫妇也是求助者之一。

“他们都失去了工作,从言语中可以感受得到他们的痛苦,他们完全不知所措,也不知道如何应付拮据的状况。”

尼查去年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曾提到一些中等收入家庭处境的处境。

“他们表面看起来过得不错,但只是拥有产业,没有现金,无法解决温饱问题。”

为有需要国人提供免费伙食的本地素食餐饮品牌“Mummy Yummy”也表示,他们在疫情暴发后发现有一些住在四房式、五房式组屋乃至私宅的人士,由于失去收入而不得不向他们求援。

国会议长陈川仁当时也说,他注意到有越来越多私宅屋主求助,这些人原本收入不错,但却因为拥有多个房地产、汽车或商业投资等原因,导致债务负担过重。

有越来越多中等收入群体面临食物不足而向本地食物银行求助。图非当事人。(海峡时报)

疫情和通膨双重夹击

新加坡在2019年《经济学人》发布的“全球食物保障指数”(Global Food Security Index)曾名列榜首。

不过,新加坡管理大学连氏社会创新中心去年发布的一份调查却显示,本地有10.4%的居民家庭在2019年曾经历过至少一次食物不足的情况,其中又有三成家庭的食物严重不足。

随着2020年冠病疫情暴发,社会福利团体普遍认为本地部分人口食物不足的情况更严峻。本地食物银行过去这一两年,几乎都接获比过去更多的求助。

疫情暴发后,向食物银行求助的本地家庭有增多的趋势。(海峡时报)

与此同时,近几个月来全球供应链紊乱及经济复苏导致需求增加等因素造成的通货膨胀,恐怕将进一步加剧食物不足的情况。

新加坡食物银行创办人黄玮婷表示,本地工资的增长速度无法跟上基本食品的涨幅。

“食物的价格已经涨了30到40%,运输费用也是……鸡肉的成本价过去18个月也涨了50%,再这样下去,我想人们常吃的白面包迟早也会涨价,也许每条会涨2到3毛钱。”

近日本地也频频传出菜价飙涨,让商家及消费者大喊吃不消的新闻

黄玮婷说,新加坡食物银行去年就已接获比前年多25%的求助申请,但他们预计明年可能会更高,因此必须为此做好准备。

本地菜价近来由于供应链瓶颈和天气等因素而大幅飙涨。(联合早报)

根据金融管理局的数据,本地10月的核心通膨率(1.5%)和整体通膨率(3.2%)皆打破专家预测,分别达到近三年和八年来的新高。

其中,食物通膨率升至1.7%,略高于9月的1.6%。

我国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强调,当局至今已拨出占GDP近20%的资金,为有需要者提供援助。

金管局也在今年10月宣布收紧新加坡的货币政策,让新元走强,以抵消进口货物价格的上涨。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