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再掀移民潮:有小孩的家庭占七成,英国是首选目的地

更新:
2021年10月14日 20:37
香港再掀移民潮:有小孩的家庭占七成,英国是首选目的地
港版国安法实施后,香港爆发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波移民潮。(法新社)

港校学生人数骤减

香港近期上演1997年回归以来最大的一次移民潮,目前看来,还没有止息的迹象。

移民浪潮下,不少情侣和亲人朋友只能被迫别离。(法新社)

根据香港统计处的资料,今年年中的香港人口,比去年同期少了1.2%,创下上世纪60年代有纪录以来的最大跌幅。自去年6月香港实施国安法以来,已有8万9000多人选择离开香港。

学生退学潮亦相当明显。港岛校长联会副主席詹汉铭透露,他管理的学校的小学一年级新生人数比去年少了10%,相当于少了100多人。

根据香港教育局的资料,香港小学今年的一年级开班数比去年少了64个。

目前已解散的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教协)今年5月的调查发现,有30%的受访学校有超过20名学生退学。

另一亲建制的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也在今年3月指出,当地有九成幼儿园面临收生人数下滑的窘境,超过一半的幼儿园校长认为,这和家长移民海外脱不了关系。

为了孩子而移民?

香港去年推出国安法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台湾等地就先后对港人开放了特殊移民签证渠道。

其中,作为曾经的殖民母国的英国,更是大批港人的首选目的地。

英国去年7月针对港人推出了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的新制度。据估计,香港750万人口当中有540万人符合资格。

在新制度下,申请获批的港人和他们的家属可以在英国居住、工作和求学长达五年时间,并且能够在六年后申请成为英国公民。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月31日至6月底,近6万5000名港人提出了移民申请,其中有近4万8000份申请获批。

值得注意的是,一项居英港人团体的调查发现,有意迁往英国的港人平均年龄为37岁,当中有超过三分之二受过大学教育,且大多数都拥有小孩。

相关趋势准确反映在香港各级学校学生人数的减少。

除了对香港近年来局势恶化,以及政治和言论自由等各方面收紧的失望,北京和港府决意在各阶段教育纳入所谓的爱国主义元素,显然也是有小孩的香港家长决意离开香港的原因。

北京和港府想把下一代培养成忠诚顺从的“爱国爱港”人士,让许多教师、学生和家长感到担忧。他们认为,过去珍而重之的批判性思维,和不受过度钳制的言论自由,将从此在教育中荡然无存。

这些家长不希望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下成长,因此只要有经济能力,便会选择移居海外。

据《纽约时报》报道,一名移民顾问透露其业务在国安法实施后激增,当中有小孩的家庭占了70%。

一些专家预测,香港的移民潮可能会在明年进一步达到高点。不少家庭早已铁了心离开,只不过现阶段,他们还需要时间在财务等方面做出相关准备。

北京和港府立意在香港各个教育阶段纳入爱国教育元素。(纽约时报)

移民英国的日子未必好过

移居英国的港人大部分已有家室,且多数事业有成,其中曼彻斯特和位于伦敦南部的萨顿是他们的热门落脚处。

但成功离开香港,却不意味着一帆风顺。

一项调查显示,有近半在BNO制度下移居英国的港人,直至今年8月底仍处于待业状态,只有18.5%成功找到全职工作。

语言和工作文化不同是最大的障碍,另外,也有过去在香港从事高薪白领工作的移民如今只能低就,从事一些薪资较低,或需要出卖劳力的工作。

例如,一名过去在航空公司担任工程师的居英港人,如今只能在一家仓库的生产线工作;一名女会计师则无法在英国当地找到会计相关工作,最终只能在一家公司屈就担任行政人员,赚取比过去在香港少三分之二的薪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英国近日闹卡车司机荒,不少香港移民也纷纷涌向运输和仓储领域寻找工作机会。

另一方面,尽管外界一般认为,香港移民对民主自由的信仰,和西方的普世价值无异,但在本身也存在失业等社会问题的英国,他们也必须面对自己是否能融入当地,以及当地人可能把他们视为外来威胁的挑战。

不过,这些香港移民并非没有预料到这样的困境。

据报道,有80%移居当地的港人早已做好心理建设,接受自己抵达英国后,在工作和收入上可能面临的转变,例如无法在原本的领域工作,或被迫从事低薪工作。大部份移民港人(69.4%)也认为自己的财政状况稳定,尚能应付这些挑战。

或许是对香港的失望,远远超过了对未知挑战的恐惧吧。移民后的工作及生活品质差异,似乎不足以打消港人移民的念头。

今年9月萨顿港人和当地民众为新近移居当地的香港移民举办了大型欢迎活动。(handout)

林郑:无意开口挽留他们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日前表示,港府无意开口挽留想离开的港人,相反的政府会透过香港未来的居住环境、生态保护和各项产业发展,来向他们展示香港的前景,由他们自行决定是否移民。

但从出走港人的普遍想法来看,导致他们不想继续留在香港的,却是民主政治的褪色和言论自由的收紧,以及不想让自己的下一代在爱国教育下“被洗脑”,甚至为此扬弃在香港的大好前程也在所不惜。

双方的各执一词,显示彼此认知上已有了巨大鸿沟,几无可能再有交集。

林郑月娥表示当局无意开声挽留已经离去或准备离去的港人。(路透社)

和新加坡一样,极度仰仗人才优势的香港在经历这波出走潮后,能否重拾过去东方之珠的光辉,无疑是艰巨的挑战。

而离去的港人,在多年以后,又是否会谨记自己当初离开家园的初衷,实践“香港人在哪里,香港就在哪里”的承诺,也是未定之数。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