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港警首次发射实弹 消息称北京陷入两难局面

更新:
2019年08月26日 21:54
反送中港警首次发射实弹 消息称北京陷入两难局面
香港警员拔枪指向示威者和记者。(美联社)

林郑月娥面簿发文被围剿。

由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特首林郑月娥始终未对民间五大诉求做出正面回应,原本在上个周末已经稍微平缓,以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姿态进行的反送中游行再度升级成严重的警民冲突。

昨天(25日)的荃葵青游行一度有6名警员在被示威者包围时亮出左轮配枪指向示威者和记者,其中更有警员向天开枪示警。根据香港媒体报道,这也是反送中风波以来,香港警方开出的第一发真枪实弹。

20190826 point gun.jpg
警员拔枪指向示威者和记者。(美联社)

警方上一次在示威活动时有开枪的举动必须追朔到2016年的旺角骚动,一名警员在另一名同僚遭遇袭击时,向天开了两枪。

首次出动水炮车和发射实弹

25日的荃葵青游行由香港网民发起,示威者在下午2点后陆续在新界葵芳运动场集合,游行于3点开始。游行队伍沿途高喊“时代革命”、“五大诉求缺一不可”等口号。

中央社报道,游行队伍最前列大约在下午3点55分抵达终点荃湾公园,不过有许多示威者在途中走上荃湾的杨屋道堵塞交通。面对警方要求离开马路,示威者开始采取以往抗争的形式,包括撬开行人道的红砖和栏杆并扔向警方,并在马路上架设路障与警方展开对峙。    

综合《明报》和《苹果日报》报道,警方在傍晚时分开始出动俗称“水炮车”的人群管理特别用途车辆,并向示威群众发射水炮以驱散人群,这也是香港警方在反送中风波以来首度将水炮车派上用场。

20190826 water cannon.JPG
警方出动水炮车驱散示威者。(路透社)

示威者在抗争现场采取游击战术,最前方示威者向警方投掷杂物后便迅速离开,让警方无从进行逮捕。

晚间7点左右,一批示威者转战二陂坊,这也是本月11日一批白衣人袭击反送中示威者的地点,当时有市民因此受伤。二陂坊的两间麻将馆被破坏,玻璃碎片散落一地。与此同时,也有一间游戏中心和两间餐厅遭破坏。

随后,一辆到场支援的冲锋队警车被示威者以长棍等破坏后门和车窗。手持盾牌的军装警员驱赶示威者时,在对讲机中称呼示威者为“曱甴”(粤语的蟑螂)。在场示威者听闻后情绪激动,并冲上前要求警方解释。

此时,另一批示威者开始对警员展开包围,双方发生激烈冲突,有示威者以竹、长棍和疑似铁桶攻击警员。混乱中,有6名警员拔出左轮手枪,并朝天开出一枪。期间,警员以手指扣动扳机的准备发射动作瞄准示威者和记者。

20190826 clash.jpg
示威者和警方发生激烈冲突。(美联社)
2019-08-25T000000Z_1168234091_RC1264D5F170_RTRMADP_3_HONGKONG-PROTESTS.JPG
警员拔枪并朝天开枪示警。(路透社)

一个网络流传的片段显示,一名手持雨伞的中年男子在警方拔枪后上前高举双手跪地,请求警员不要开枪,却被警员一脚踢开。

警方:开枪是必要举动

香港警察公共关系科高级警司余铠均在凌晨会见媒体,抨击示威者丧失理智、行为近乎疯狂,声称开枪示警的警员表现“英勇克制”,并强调警员当时必须对天开枪,以免波及市民和记者。余铠均也形容警员踢到上述下跪中年男子的行动是“自然反应”,以保护自身安全。

警方在今天召开的例行记者会上确认过去周末(24、25日)一共逮捕86人,其中年纪最小的只有12岁。

反送中示威者周六破坏疑似可作监控的“智慧灯柱”

反送中支持者在周六(24日)在观塘亦有发起游行,示威者在当地的“智慧灯柱”发现内部零件供应商疑似与中国大陆检控工程“天网”的承办商“上海三思”有关,怀疑灯柱里的“蓝牙发射器”会将搜集的数据传送至中国大陆,以监控香港人。有示威者遂以电锯和麻绳锯断和这段多支智慧灯柱。

负责供应发射器的香港当地供应商讯科系统(TickTack Technology)澄清该公司只向上海三思提供维护等服务,两者并非从属关系,也并未将香港灯柱系统连结中国大陆。

无论如何,讯科系统公告称,由于公司董事的家人和雇员受到人身安全威胁,该公司在完成支援已安装的50支灯柱相关工作后,将停止供应和安装智慧灯柱的其他智能装置,以平息市民和客户的疑虑。

20190826 light.jpg
示威者破坏的“智慧灯柱”。(香港东方日报)

林郑月娥邀各界人士商讨建立对话平台

《南华早报》报道,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周六(24日)首度邀请19名各界人士商讨如何建立平台和反送中支持者对话,但过半与会人士敦促她应该先回应民间的五大诉求,包括针对警察行为在内的动乱进行独立公开调查和撤回《逃犯条例》修订。

不过,三名消息人士称,林郑月娥虽未明确拒绝这些建议,但也提到现在不是进行独立调查的时机,并承认警方强烈反对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

至于正式撤回修例的要求,林郑月娥则重申自己已经宣布法案“寿终正寝”且没有计划重新推动修例。无论如何,一名消息人士称,林郑表示自己不能使用“撤回”这个词语,显见这件事并非她说了算。

20190826 carrie lam.JPG
林郑月娥邀各界人士商讨建立对话平台,消息称她无法同意回应五大诉求。(路透社)

林郑月娥面簿发文被呛爆

林郑月娥周六在面簿以“大家都累了”为题发文,贴文指出自己已邀请了一群“希望解开社会困局的有心人”会面,以探讨他们对搭建对话平台的想法:

“持不同政见的人,不同岗位的市民,相互之间的不满不断升级,甚至可能让仇恨滋长。经过两个多月,大家都累了,我们可否坐下来谈一谈?”

林郑并分享一张远山风景图,附上“对话找出路,好吗?”的文字,试图对反送中支持者喊话。不过,该贴文并不受落,反而引来超过近6万名网民按下“怒”的表情符号,并纷纷留言“五大诉求,缺一不可”和其他充满批判的留言。

周日林郑再度面簿发文,并称感激网民的留言:

“大家都是关心香港,才会来到我的Facebook留言。”

林郑也澄清港府本次的对话平台并不是花招和拖延时间,并强调该平台仍在构思和筹备阶段。网民再度一窝蜂涌入,3万6000名网民按下“怒”的表情符号,远超过近6000个网民的按赞数,并继续写下“五大诉求,缺一不可”等留言提醒林郑民众诉求。

警员家属集会促港府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

周日也有一批警方家属发起的集会,呼吁港府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包括示威冲突中警员使用过度武力的嫌疑,要求“还警于民”,让“政治问题政治解决”。

这群警员家属组成的“警员亲属连线”周日下午于中环爱丁堡广场举行集会,随后游行到特首办公和警察总部递交诉求信函,主办团体称有400人出席集会。

“警员亲属连线”呼吁警队高层制定处理示威人群的适当行动方针,以减少冲突,并希望成立市民与警员沟通的平台以化解双方的矛盾。一名自称儿子是警员的受访者告诉《明报》:

“大家好伤心,是香港人打香港人。”

她认为警方如今已经成为政治磨心,示威者将对港府的不满迁怒到警员,警员又将情绪发泄在市民。她强调:

“最应该负责的人是林郑月娥和政府。”

参加集会的警方家属表示他们认同示威者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的要求,并强调“政治问题政治解决”,不应让警方成为挡箭牌。

20190826 police‘s families 1.jpg
警员家属集会要求“还警于民”。(自由亚洲电台)

另一方面,《端媒体》报道,香港东区医院也有750名医护人员参与实名联署,呼吁港府回应五大诉求,并谴责警方这几个月来处理示威的手法是“草菅人命”,其中包括使用过期催泪弹和妨碍人道救援工作等行为。

中国大陆党媒、官媒齐齐发炮

另一方面,中共党媒《人民日报》在微博发表评论抨击反送中示威者践踏五星红旗让人感到愤怒与痛心,并语带威胁指出:

“是该付出代价了。”

新华社也称香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止暴制乱,恢复秩序,并批评激进示威者在街头实施暴力已超出“和理非”范畴。

《环球时报》则发表社评,批评有部分“无良的报道者”,利用周日有警员踢向跪地示威者的动作,宣扬警方使用暴力并抹黑警方形象,却不展示示威者“暴行”。

消息人士:北京当局分为鹰派和鸽派

中央社报道,有北京体制内人士爆料,北京针对香港局势的定调现有鹰、鸽派之争,如何同时确保“一国”和香港的“经济特性”是决策关键指标。失去任何一项,对北京而言都是“输”。

消息指出,北京当局在香港局势升温之际,已下令各大智库汇整对港定性的意见,结论分为三派,分别是“颜色革命”、“非颜色革命”和“暂且按兵不动”。由于情势持续变化,北京在官方文宣上尽量避免采用明确定调,仅以“特征”、“苗头”和“迹象”等加以形容。

北京态度在香港示威者占据机场和《环球时报》记者付国豪遭殴打时最为强硬,当时曾释出武警在深圳集结的视频,港澳办也一度采用“近乎恐怖主义”的论述。

20190826 付国豪.JPG
北京在《环球时报》记者付国豪被殴事件后展现至今最强硬态度。(路透社)

不过,香港反送中示威者的勇武派进入一周的休整期,社交网站面簿和推特也接连删除抹黑香港抗争人士的可疑账号(网络水军),这也让党媒和官媒转向柔性诉求,强调“香港、内地一家亲”的诉求。

分析指出,随着香港局势升温,鹰派目前在争取宣传部门认同的部分占据主动权。然而,北京对香港的目标就是要在确保“一国”的同时,也维持“经济特性”。

如果以军队介入,则必然损失香港的“经济地位”,无异于承认中共政权的脆弱性。以处理六四事件的形式镇压香港,北京付出的代价将远大于1989年。

消息指出,中共领导层在已经结束的北戴河会议期间应该已对香港局势有所讨论,接下来将可以观察未来北京会透过中共政治局常委会、中央办公厅直接发出对香港的决策,或维持目前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的决策阶级,以得出中共高层决策模式是否在北戴河会议和退休党元老折冲后而有所转变。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