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声聊爸爸经:我不是虎爸,但我的孩子自然感到压力

更新:
2022年05月26日 16:46
陈振声
陈振声说,他与孩子不会讨论成绩,如果他们在面对问题时下定决心并有纪律地一一克服,才会让他感到欣慰。(取自陈振声面簿)

教育部长的育儿宝典

教育部长陈振声本月15日上任满一周年。

过去一年,教育部最大刀阔斧的改革,就是今年3月宣布从明年起中小学将取消各年级年中考试。

陈振声当时在国会宣布这项改革时曾说,此举能“激发学生全面学习并掌握技能,而不是一昧担心与人作比较”。

殊不知原来这句话不只是教育部对全国学生的期许,也是部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

在乌敏岛拍摄、由本地阿哥李铭顺主持的美食节目《阿顺有煮意》,本周播映的最后一集邀来陈振声担任嘉宾。陈部长日前也在个人面簿分享了这趟“乌敏岛之旅”。

虽然节目中只看到主持人在户外为嘉宾烹饪,没机会看到部长大显厨艺,但菜肴上桌后,部长却难得卸下严肃的一面,边享用潮州美食边畅聊爸爸经。

以下是红蚂蚁整理出来的陈部长“亲子教育宝典”,送给本地家长作为福利。

补习应该学书本里学不到的

Tuition
陈振声强调,应该把补习理解为一种“增益”,让孩子在课外开拓视野。(联合早报)

若你以为陈部长在家中是一名严父,看完这集节目,可能就会改观。

陈振声在回答主持人的问题时,字里行间透露出自己并非“虎爸”,不会为了让孩子成绩更上一层楼而让他去补习。

“如果说孩子在学校里面已经学了,然后你又再去补习的话,他会觉得很闷。或者他在课外活动时已经学了,然后他到课室的时候,他就觉得不专心了。”

虎爸虎妈可能会问,补习如果不是为了让成绩更上一层楼,那还有什么意义?

陈振声强调,应该把补习理解为一种“增益”,让孩子在课外开拓视野。

“如果你说要补习的话,是増广他们的见闻,去学一些其他可能在学校没有机会学到的东西,或有些东西不能只是在书上学的,比如处事待人、了解其他社会的文化,这些都要亲自体验一下。”

身为部长孩子的压力

压力
陈振声坦言,孩子有个部长爸爸,无形中会面对一些压力。(新传媒YouTube截图)

教育部长的教育理念侧重的是自主与体验式学习而不是考到优等成绩,那陈家的孩子是不是压力比较小?

非也。陈部长在回应主持人提问时,就透露了孩子的“压力来源”:

“当老大上中学时,我当上了部长,他们可能会觉得有一点压力……人家会说‘你功课好,反正你是部长的儿子或女儿,功课一定好的’。那如果他功课不好,人家又会问,‘你是部长的孩子,为什么功课不好?’”

看来,部长的孩子也不易当。

就算父母不强加寄望,还是得面对外界的期望与眼光。只能像部长爸爸说的,“学习如何适应,当做是成长的一部分”。

别把自己的期望强加于孩子身上

不要过度给予厚望
陈部长温馨提醒:身为父母不应“把孩子的24小时都排得满满的”,否则他们会因此而缺乏想像空间。(新传媒YouTube截图)

陈振声说,虽然自己对子女也有期望,不过他会给予他们空间探索兴趣。

主持人李铭顺则坦言,当儿子上小一时,自己的压力很大,不知该如何培养或为他做最适当的安排。

育有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的陈振声说,家中老大和老二相差八岁,大女儿当了七八年的“独生女”,当时他和太太也曾面对同样的压力。

“在那七八年,我们把所有的寄托都放在她身上……我们就时常提醒自己,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加在她身上,最重要是她有自己的选择。”

CCSSonOrigami
陈振声曾在面簿分享儿子的折纸习作。(取自陈振声面簿)

陈部长也温馨提醒道:身为父母不应“把孩子的24小时都排得满满的”,否则他们会因此而缺乏想像空间。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分,要给他们空间发掘爱好,让他们做喜欢做的事情。”

部长也以家中老二为例,显示家长的鼓励对孩子有多重要。

他说,儿子在6月假期看到受奶奶启发,对折纸突然产生兴趣,于是就上网看视频自学折纸。他则从旁给予儿子大大的鼓励。儿子得到认可后,折纸技术突飞猛进,连天鹅和蝎子这种高难度的造型也挑战成功。

成绩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学生应考
(联合早报)

这也恰巧呼应了教育部几个月前的宣布。

陈部长在节目中说,他与孩子不会讨论成绩,如果他们在面对问题时下定决心并有纪律地一一克服,才会让他感到欣慰。

“就算你失败了,跌倒了,爬起来继续走,那你才会成功,所以我是以这种态度(教导孩子)。”

在孩子面前,陈振声也不介意让他们了解到爸爸并不是样样精通,即使贵为部长也有部长的挑战。这么一来,子女就能了解到人的一生不一定会是平平坦坦,也不一定要位高权重才算成功。

“要先发掘自己的潜能。你能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不只要照顾好自己,如果能照顾好更多的人,那也算是一种成功。”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