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抵制了,NBA真香! 中国球迷热热闹闹看球收场 

更新:
2019年10月16日 15:53
马照跑舞照跳。
莫雷事件虽然引起大陆官方和一些商家谴责并抵制NBA,但大陆球迷对NBA的支持仍十分踊跃,上周在上海和深圳的两场NBA赛事都爆满。(路透社)

马照跑舞照跳。

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休斯顿火箭队总经理莫雷(Daryl Morey)在10月4日发表支持香港抗争的推特贴文,短短数日内延烧成中美双方的政治大战。

马照跑舞照跳。
风波从这一句话开始。

在中国官媒的推波助澜下,中国官民要求NBA道歉、开除火箭队总经理莫雷等要求的声浪一波大似一波,后续更大动作宣布取消晚会活动、停止NBA转播、周边商品下架等各项具体抵制行为。大量爱国小粉红更甘冒违法风险,大举翻墙以留言洗版的方式进攻相关人士的社群帐号。
 
相对的,美国网民对此事件,也展现出完全不逊于中国网民的同仇敌忾。在美国最大的网民讨论版Reddit,众人一致炮口对外,力挺自家NBA的言论自由。某些中国网民为了激怒美国人,在社群网站大量留下“支持911恐怖攻击”的言论,更是狠踩美国人的底线。
 
在美国网民群情激愤、各路政客也出来批判NBA为了经济利益跪舔中国市场的当下,原本想息事宁人的NBA官方也无法继续采取软姿态。

NBA总裁肖华(Adam Silver)那句“NBA不会规范球员、职员和球队老板该说什么或不该说什么”无疑强硬的表明支持莫雷,言外之意更表达了“中国人没有资格限制美国人的言论自由”。

马照跑舞照跳。
肖华坚持捍卫莫雷的言论自由。(法新社)

奇怪,怎么不抵制了?

正当双方针锋相对的同时,原本众多爱国小粉红高声呼吁驱逐NBA、捍卫国家尊严,本预料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大业指日可待,哪料本来一脸国仇家恨的中国官媒突然放缓了批判力道、连带着反美、反NBA的舆论渐渐止歇。
 
10月10日在上海及12日在深圳的两场NBA表演赛,无视连日以来的抵制声浪,竟然座无虚席、热闹非凡。

马照跑舞照跳。
NBA季前赛早前在上海举行,座无虚席。(互联网)

中国警方也禁止自家人携带爱国文宣和标语入场,有人携带反对港人抗争的标语被阻拦,场外一度还有人用扩音器大肆规劝球迷“爱国”,并宣称愿意原价购买球迷手中的入场券并当场烧毁,但没有人理会。此人随后也被警察驱离。
 
中国有一个“真香”的梗挺流行,用来形容NBA风波再合适不过。嘴上嚷着抵制,身体却很诚实地照常观赛。
 
本次事件最终以中国方面退让落幕,归根究柢,就是两个字:

实力

中国需要NBA大过NBA需要中国

马照跑舞照跳。
湖人对阵篮网的NBA季前赛10月10日如期在上海举行。 (路透社)

NBA在中国根扎得太深,去年NBA在中国的订阅人数高达8亿,中国腾讯更以15亿美元的天价签下5年的NBA转播权。 2018年光是中国市场,就为NBA带来40亿美元的收入,相当于NBA年收入的一半。 NBA身为篮球运动的最高殿堂,素质远胜中国本土的职业篮球联赛。可谓是中国人需要NBA,大过于NBA需要中国市场。
 
而NBA的言论风波,也彻底激起美国人的反中情绪,正值中美贸易战的当中,再继续追打下去,不吝是提供美国的反中派更多制裁中国的借口。中国方显然是意识到了抵制NBA将会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行为,官方才默默地的以冷处理的方式让此事件强制落幕,之后重新转播、马照跑舞照跳,都是意料中的事。

集体与个人 爱国与自由

马照跑舞照跳。
身穿湖人球衣的中国球迷,手举国旗进场观看上海举行的NBA季前赛。 (路透社)

NBA的言论风波,绝非中美间偶然的擦枪走火,而是两者在文化与意识形态上的落差,产生的必然冲突。
 
在强调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中国社会中,不存在所谓的个人自由,包括言论自由,因为党的意志是绝对的;支持香港争取自由民主的言论被视为支持港独,是不被允许的、是需要制裁的。就像中国发言人耿爽那般宣示” 欲与中方展开交流与合作,却不清楚中国的民意,这是行不通的”。
 
而在强调民主自由的美国社会中,个人的言论自由受宪法保障。美国人在自家社群媒体的发文,居然要被中国言论审查所限制?这完全是不可能接受的事情。

若NBA真的照中国要求那般为自由言论道歉、甚至开除NBA总经理莫雷,在根本上就与美国精神与价值观相牴触。于是多数人在NBA的议题上,甘冒失去中国市场的危机,也不愿在个人自由的尺度上做出让步。

这种情况,不仅在美国,也在香港、台湾这些深受西方自由民主影响的社会中不断的发生,也不断地在中国大陆产生各式各样的纷争。
 
这起言论风波看似无疾而终,然而对比却相当的明显。
 
发现了吗?

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与利益摆在一起,多数中国人选择了利益,拿起订好的票,走进球场;言论自由和尊严与利益摆在一起,多数美国人选择了自由和尊严,因为美国人终究相信,自由和民主才是保障个人价值与财富的基石。


(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