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医护人员须受保护 医院保安也常遭骚扰动粗

更新:
2023年12月14日 21:45
保安
在医院巡逻的保安和辅警,也很容易成为病患及家属骚扰的对象。(海峡时报)

保安也“自身难保”

新加坡近日出现新一波冠病疫情,医院急诊室再次人满为患。

一些病患因迟迟等不到床位,开始情绪激动地质问医护人员,甚至“出口成脏”。

医院
症状轻微就别去急诊室,要去急诊室就别投诉等候时间太长。(海峡时报)

遗憾的是,经历了三年多的疫情,同样的情况每天仍在上演,许多医护人员仍得不到病患及家属的尊重。

根据一项本地调查,约三分之一的医护人员每周至少会目睹或经历一次骚扰事件。

早前在医院辱骂护士,闹得沸沸扬扬的“小仙女”韩菲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难怪卫生部要出台新框架,为医护人员打造更安全的工作环境。

医院
“不要虐待医护人员”,这还需要提醒吗?(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

昨天(12月13日)正式推出的这个劳资政框架,明确定义何谓“骚扰”和“粗暴行为”:

在实体或线上,通过言语或行为辱骂及威胁医护人员,导致他们感到害怕或焦虑,无法如常执行工作,都会构成骚扰和暴力。

新框架预计最迟在明年中落实,届时医疗机构将有权对施暴者采取行动:

  • 发出口头或书面警告
  • 拒绝不合理要求
  • 阻止施暴者的看护和访客进入医院
  • 让不必接受紧急护理的施暴者出院
医护人员
这个年头,连医护人员也要学防身术。(海峡时报)

医护人员若受到骚扰或粗暴对待,也可直接采取行动,或请医院保安协助处理。

但人们常常忘了,保安其实也“自身难保”。

医院保安每天处理二三十起骚扰事件

保安公司策安集团(Certis)有350名保安驻守在新加坡的40个医疗机构和设施,确保医护人员、病患和访客的安全。

他们的职责范围包括:

  • 监控闭路电视和警报系统
  • 应对安全威胁和紧急突发事件
  • 定时巡逻
  • 管控人潮
  • 管理停车场
  • 护送病患

保安主管Sammy Lee接受《海峡时报》采访时忆述,今年10月底,两名保安同事为了阻止一名彪形大汉离开医院急诊室,分别被殴伤脸部和踢伤胯下。

“那名男子的情绪越来越激动,不但粗口谩骂,还威胁我们的保安同事。我立刻报警,再动员更多保安支援。一些护士也赶过来,大家试图把男子制服在地。”

保安
保安主管Sammy Lee在医院保安控制室,目睹过不少同事遭病患骚扰。(海峡时报)

策安集团的数据显示,旗下的保安平均每天须处理20至30起骚扰事件,自己成为受害者也在所难免。

在医院担任辅警的Muhammad Redhuan Azmi,就曾经差点拔枪对付施暴者。

“那名病患情绪不稳定,手持剪刀向我们逼近。还好几名同事合力把他制服后戴上手铐,带出病房。”

也有病患曾对他出言不逊,侮辱他的父母和宗教信仰。

“我当下愤怒极了,但还是要保持冷静,沉着应对。不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也为了顾及公司的专业形象。”

保安
辅警Muhammad Redhuan Azmi曾经差点拔枪对付手持剪刀的病患。(海峡时报)

不爽就去投诉 别拿他人出气

如今的社会就像个“压力锅”,医护和保安等前线人员首当其冲地承受了民众的负面情绪。

病患及家属往往处于痛苦或不适之中,这当然可以理解,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该辱骂前线人员,甚至对他们动粗。

红蚂蚁猜想,这些骚扰行为或许源于病患及家属的紧绷情绪和过高的期望,以至于稍有不足之处就引发反弹。

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需要的是打气,不是殴打。(路透社)

虽然医护人员都受过培训,具备同理心和同情心,但不意味着病患及家属就有权把愤怒和烦躁情绪发泄在他们身上。

想要投诉,就诉诸正当渠道。

不过,如果是你有错在先,还敢“恶人先告状”,就算你去找卫生部或国会议员投诉,他们也会站在医护人员那边。

这可不是红蚂蚁瞎编的,而是卫生部长王乙康亲口说的。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