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商业太空站将采用新加坡科技 很给国人长脸吧!

更新:
2024年02月16日 20:12
小红点迈入浩瀚无际的太空
(Addvalue Technologies)

小红点迈入浩瀚无际的太空

在世界地图上只占了一个小红点的新加坡,虽然不是航天国家,却早已成功踏足浩瀚无际的太空。

新加坡的太空科技公司不仅是全球唯一提供商业卫星间链路数据传输系统(IDRS)服务的公司,全球首个商业空间站更将使用这个新加坡制造的通讯服务。

美国私营航空航天公司Vast开发的首个商业空间站“港湾1号”(HAVEN-1),将按计划在2025年8月之后搭载猎鹰9号火箭(Falcon 9)发射。届时,新加坡创值科技(Addvalue Technologies)将为空间站提供一个名为卫星间链路数据传输系统(IDRS)的关键通讯设备,让近地轨道卫星之间可进行实时通讯及数据传输。

在星期四(2月15日)举行的新加坡环球太空与科技大会上,Vast与新加坡创值科技共同宣布此项合作。

HAVEN-1是何方神圣?

先来了解一下全球首个商业空间站HAVEN-1。

Vast和亿万富豪马斯克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早前签约发射首个商业空间站舱段“港湾1号,这是一个可容纳4人居住30天的空间站,计划最快在2025年8月送入太空。

根据Vast计划,HAVEN-1太空站将首先作为无人航天器发射升空,然后,四名宇航员将搭乘SpaceX Dragon飞船进入太空,并通过对接进入HAVEN-1。

HAVEN-1计划在轨道上运行三年,为生命科学、材料等各种前沿科技提供实验平台。

Vast的最终目标是,把HAVEN-1作为一个模块连接到目前正在开发的更大的Vast人工重力空间站。

小红点迈入浩瀚无际的太空
全球首个商业空间站HAVEN-1。(Vast)

目前轨道上仅有两个空间站,一个是国际空间站(ISS),另一个是由中国运营的天宫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由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内的五个国家航天机构管理。与军用卫星一样,国际空间站往往拥有自己的通信技术,但这些技术尚未商业化。

空间站是外层空间的实验室,在微重力环境下进行新药物的生命科学研究或太空制造。自1998年国际空间站发射以来,已经在宇宙飞船上进行了3000多项实验。

国际空间站预计在2031年退役,所以许多私人宇航员和公司都很关注HAVEN-1的动向。

卫星间链路数据传输系统有什么了不起的?

小红点迈入浩瀚无际的太空
新加坡创值科技将为全球首个商业空间站提供通讯设备,图为通讯设备的两个核心部件:右边是接收和发送卫星信号的天线,左边则负责卫星信号转换,相当于一台太空中的调制解调器(modem)。(海峡时报)

一般上,近地轨道卫星每90分钟至100分钟绕地球飞行一圈,然而只有经过地面接收站上方的10分钟左右可以和地面进行联络。

因技术上的限制,目前,大多数商业卫星和航天器与地球连接的时间,仅占其在太空中时间的4%左右,因此地面操作员很难对紧急情况作出反应或从宇宙中及时收集数据。

不过,有了创值科技的卫星间链路数据传输系统(IDRS),在轨卫星可不受此限,时刻允许宇航员和地面操作员之间的持续通信。

创值科技的首席执行官陈开邦向媒体解释说:

“如果把很多卫星比作你的一部手机,这部手机每小时只能通话十分钟,但在使用了新加坡的通讯系统后,就可以实时通话了。”

提供这项服务的新加坡公司有什么来头?

在新加坡交易所(SGX)挂牌的新加坡企业创值科技并非一开始就涉足太空科技。

在1994年创立时,它是一家为客户提供按规格设计无线电子产品的工程公司。

五年后,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出现,公司成功为美国广播公司天狼星XM测试卫星数码广播科技,首次踏足卫星数码领域。

有了这项成功所带来的声誉,公司在2003年争取到英国卫星公司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的合约,并于三年后为该公司先进的宽带全球局域网(BGAN),开发便携式末端用户卫星通信终端,结果成为热卖品。

公司乘胜追击,在接下来的10年开发和推出应用在陆路和海事的一系列移动卫星通信终端,至今在全球已售出5万5000个。

2010年,公司开始探索把BGAN的知识提升到太空领域。当时,世界各地的低地球轨道(LEO)卫星运营商缺乏一个“时时在线”的数据通信系统。

2013年,公司得到经发局资助,利用两年时间与南大卫星研究中心合作打造了卫星间链路数据传输系统(IDRS)的概念验证终端,并顺利安装在南大开发的Velox—II卫星上。

创值科技目前是全球唯一提供商业IDRS服务的公司。

新加坡太空产业稳步发展

小红点迈入浩瀚无际的太空
新加坡建造的七个人造卫星,2023年7月30日在印度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轨道。卫星将为新加坡政府部门和机构提供卫星图像。(取自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脸书)

新加坡虽然不是一个航天国家,但其贡献在于建造高科技组件和小型卫星,来支持航空、海事、气候和电信等领域。例如,开发小型微型科技范畴的先进微型推进系统(propulsion systems)、为不同行业进行遥感分析(remote sensing analysis)的增值服务等。

自2011年以来,新加坡已经发射了30多个卫星,仅在2023年就发射了9个。

迄今为止,我国已经把超过23个在本地制造的卫星发射到太空,当中大部分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的研究卫星。

目前已有60多家本地和国际空间技术公司在新加坡立足,共有2000多名专业人员和研究人员。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