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COE价格飙涨,让人“用车不拥车”的共享汽车能趁机捞金吗?

更新:
2023年10月06日 22:50
新加坡COE价格飙涨,让人“用车不拥车”的共享汽车能趁机捞金吗?

有人是真的需要

不得不说,大多数新加坡人对拥车证价格频频飙高早已麻木。哪天不涨了,说不定才是新闻。

就在本周三(4日),公开组成价首度飙破15万新元,大型及豪华车组成价也创下14万6002新元的新高,只有中小型汽车组成价微降1%,报10万4000新元。

但麻木不代表不需要,纯粹是这种需要太遥不可及,而不敢多想。

新加坡公共交通系统发达,或许对一般人来说,单靠地铁巴士通勤工作、出门采购或消遣娱乐都不成问题,公共交通已足够便利,也许心中有个拥车梦,但汽车终究只是个附加品。

对一些有老人小孩的家庭而言,汽车却是必需品,没了它可能会有种种不便。

例如家中有年幼孩童的,若是出门的时间长一些,势必得大包小包,尿布、婴儿车等不一而足,搭乘公共交通麻烦不少。

家中有行动不便老人家的,要带着他们在地铁站与巴士站之间走动,有时也有点强人所难。

但为了避免土地有限的新加坡过于拥挤,加上近几年渐获重视的减碳需求,透过将拥车成本保持在高档以调控汽车数量,国家方针如此也是无可厚非。

想要弥补公共交通的不足,就只能另辟蹊径。

公共交通系统基本上已能满足大部分国人的出行需求。(联合早报)

用车不拥车

私召车和德士是其中一种解决方式,但它们有着点对点的局限,如果当天要去的地点“有点多”,未必是划算的选择。时间上也无法全盘掌控,尖峰时段可能面临车资飙涨或找不到车的情况。

如果有个既无须负担“拥车”成本,又能享受“用车”便利的折衷方案,无疑将是有用车需求人们的福音。

共享汽车符合了这种“用车不拥车”的条件。

所谓的共享汽车,指的是短期租车。

如果某人一周或许只有那么一两天,也许是家庭日出游,也许是三两好友相约出门而需要用车,其他不需要扶老携幼的时候,大可乘搭公共交通上下班或出门采买。

那他就是共享汽车主打的客群。

在本地,比较有名的共享汽车业者有GetGo、Tribecar以及BlueSG等公司。

这些业者近年来需求大增。

据《联合早报》报道,其中一家业者GetGo旗下有2200多辆车子,其用户在短短两年翻了好几倍,从初期1万人增至目前超过25万人,其中有近5万人每个月会多次向该公司租车。

该公司的租车率,从第一年运作的月均3万次增至目前的15万次。

创办人兼执行董事卓庭丰告诉亚洲新闻台,新加坡的共享汽车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他说,目前本地每八座组屋平均有两到三辆共享汽车可供消费者使用,但人们的需求远高于此:

“根据我们的市场观察和新加坡的通行需求,新加坡至少需要有1万至2万辆共享汽车,如此一来在每个组屋停车场有5到10辆共享汽车供租用。”

业者称本地目前的共享汽车数量尚不足以应付本地逐渐增加的需求。(GetGo)

共享汽车仍有不足

与此同时,作为本地新创产业,共享汽车业者仍有不少难题有待解决。

共享汽车最常被用户诟病的是卫生问题。

据红蚂蚁小伙伴岳母的反馈,比较常见的状况是有部分不为他人着想的用户会把车内搞得脏乱无比,地毯满是泥沙,喝完饮料还把杯子留在车厢里。

尖峰时段难订车、借还车地点太远也是用户经常投诉的缺点。

本地共享汽车业者仍有不少难题需要解决。(海峡时报)

值得强调的是,尽管需求大增,但和其他新创产业一样,共享汽车远远还未达到捞得风生水起的境界。本地规模最大的GetGo最近两年才开始获利,但获利幅度有限。

共享汽车模式能否在本地长久存在,迎合“用车不拥车”人们的需求,还有待观察。

放眼未来,相关业者必须进一步借助科技,包括利用相关数据分析国人用车模式,优化效率,让共享汽车变得更方便、更便宜、更可靠,才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在业者口中深具成长潜力的本地市场。

但最起码,有需求就会供应的市场原理,相信会是共享汽车模式立足本地的底气。

毕竟眼下这是大部分新加坡人距离拥车梦最接近的一种方式了,无法拥车,至少还能用车。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