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乙康为何在国会搬出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和《千金要方》?

更新:
2022年10月06日 16:34
王乙康为何在国会搬出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和《千金要方》?
卫生部长王乙康。(通讯及新闻部)

略懂略懂

国会这两天如火如荼针对健康SG(Healthier SG)白皮书展开辩论。

西医毫无疑问是这项计划的骨干,但不少议员也关注,中医在这项计划下究竟能扮演什么角色?

为此,卫生部长王乙康一连两天引经据典,化身“中医达人”,搬出经典中医理论来为健康SG计划打广告。

他昨天(5日)在为健康SG白皮书动议做总结时表示,卫生部一直以来都认同中医的价值,以及中医为本地社区带来的好处。

他说,中医的强项在于预防护理,两千多年前就有此一说: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上述“养生三法”源于《黄帝内经》,原文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根据《中国中医药报》的解释,“饮食有节”的意思是饮食要节制,不过饥过饱,吃饭要定时规律,营养要全面均衡,不要挑食偏食。

“起居有常”指睡觉、起床要有规律,白天清醒晚上睡觉,不可日夜颠倒,同时不要熬夜,也不要赖床。

“不妄作劳”指的则是不过度使身体劳累。劳力方面,要有劳有逸,劳逸适度;劳心方面,则应避免思虑过多、思考过度。

(互联网)

王乙康强调,中西医各有所长,发展脉络与特点不尽相同,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中医和西医都认同预防胜于治疗,及早管理疾病和风险因素,可减缓个人日后面对的健康问题。

健康SG的主旨,正是希望透过预防护理提升国人的健康水平,因此善于预防护理的中医可以在此扮演要角。

他表示,卫生部过去一年已和中医团体成立工作小组,旨在提升中医临床培训和职业发展,而相关工作小组的成果将可用来探讨如何让中医支援健康SG计划。

“我们鼓励中医师继续做你们擅长的事,劝导病人照顾个人健康,养成良好习惯,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工人党秘书长毕丹星开门见山地问出了不少国人关心的问题:

既然中医疗法已被证实能有效管理整体健康卫生部日后会否考虑将中医纳入健康SG计划内,并进一步允许国人使用保健储蓄户头(Medisave)支付可预防慢性疾病的中医疗法和替代疗法?

毕丹星举例说,一些替代药物能和公共医疗机构所分配的药物产生相同的临床效果,而且价格更便宜,当局应该深入研究看看。

例如,用来解决便秘问题的Fybogel膳食纤维冲剂在没有津贴的情况下售价约20元,但拥有类似效果的传统草药车前籽壳(Psyllium Husk)却可以在3元以下买到,且在小印度甚至职总平价超市皆有出售。

对此,王乙康回应称,毕丹星所提的例子并非是西药与中药之别,因为上述两种例子都是膳食补充剂 / 保健食品(dietary supplement),不属于药物。

王乙康强调说,新加坡未来的预防护理策略将把护理的重心从医院转至社区,他希望中医也成为相关过程的一份子,但他也补充:

中医药不会,也不能取代西药。

中医将在健康SG计划下扮演支援角色。(联合早报)

值得一提的是,王乙康昨日为健康SG白皮书提出动议时,也引用了另一中医经典——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中的名句: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王乙康将其诠释为次一等的医生只会医一个人身上的疾病,中等的医生可处理好一个人的整体健康,而高明的医生则可提高一个国家的人口健康。

他解释说,健康SG计划的目标就是“上医医国”:

“健康SG是一个横跨很多年的长期策略。这份白皮书是我们国家保健政策的重要转捩点,对卫生部来说是一件任重道远的工作。它的成功,要靠人民和国家的配合以及努力。”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