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诈骗子都跑到新加坡? 了解这些文化差异或能帮你避免受骗

更新:
2024年01月26日 19:21
诈骗警报
电信诈骗猖獗,是全球各地都面对的问题。(联合早报)

怎不问问他们从哪里来?

电诈骗子靠的是基数,哪怕只有0.001%的人会中他们的圈套,只要基数够大,他们还是有利可图。

所以,如果看到“电诈骗子都跑到新加坡去了?”这样的标题,说不定电诈骗子们会忍不住噗嗤一笑:“坡县”这么小的地方,给他们塞牙缝都不够!

这样一篇文章,最近就出现在《南风窗》微信公众号,读着读着,还让人怀疑诈骗分子都集中在新加坡这个弹丸之地,在你我身边神出鬼没。

文章劈头第一句就是:

“在新加坡,骗子真多,尤其针对中国人的骗子特别多。”

截图
(截图)

文章内容包括四名诈骗案受害者的访谈,他们都是到新加坡工作或留学的中国人,以下摘录他们的几句话:

“防不胜防——即使我来之前,就知道新加坡的电诈非常猖獗。”

“新加坡的诈骗现象非常泛滥,令人咋舌。”

“对于新加坡电诈的猖獗,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虽然经常提醒国人同胞,要警惕当地的电诈,但是那些“五花八门”的骗局着实让人难以招架。”

严格来说,这些受害者说的都没错,诈骗案在新加坡的确猖獗。但文章却不提这类型诈骗案在世界多个地区发生,就连联合国这样的国际组织都被骗子假冒,使联合国不得不在其网站发出澄清,表明不提供任何奖品、赔偿、奖学金和幸运抽奖等等:

截图
(联合国网站截图)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在新加坡犯案累累的骗子到底从哪里来?

文章里只有以下几句透露一点蛛丝马迹:

“针对在新加坡的中国人,电诈分子似乎有一套专门的‘骗局’。”

“在新加坡,我接过很多诈骗电话,大部分骗子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普通话,然后假称他们来自中国法院、移民局、公安局等等。”

“很明显,他们(骗子)针对的就是我们这些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以及到新加坡工作定居的中国人。”

能为来新加坡工作或留学的中国人设计“专门的骗局”,还亮出中国警察的“徽章”、“文件”,是何方神圣?红蚂蚁也不必画公仔画出肠,大家心知肚明呗。

万一幕后黑手竟是哪位神通广大的新加坡人,还恳请通知,让我们好好采访一下。不不,还是直接举报好了。

大家可能觉得红蚂蚁未免玻璃心了一点,但根据《南风窗》网站,其创刊至今已将近40年,还享有“中国政经第一刊”的美誉,美国《时代》周刊更称之为“属于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时事刊物”,期望其文章严谨些、不那么以偏概全,应该不过分。

示意图
(联合早报示意图)

但说回正题,诈骗分子无孔不入确是实情,全世界受害者数不胜数。

至于在新加坡的受害者,往往因为初来乍到,不熟悉新加坡的办事文化,因此容易坠入骗子的圈套。

从受访者透露的受骗经过来看,受害者如果更了解新加坡有关当局的运作方式,或许就不会那么容易受骗了。

红蚂蚁在这里提出两个重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准确地辨识诈骗行为:

1. 英语为工作语言

新加坡虽然有四种官方语言(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淡米尔语),却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因此政府官员(包括警察等公务员,以及私企人员)在执勤的时候,主要会使用英语。

就算当中有些人能说较流利的华语(如这位跟“小仙女”周旋的女警官),也应该从口音和遣词用字方面听得出跟普通话有差别。

最重要的是,熟悉中国法律相关的词汇,能脱口而出倒背如流的新加坡官员,应该少之又少,被闪电击中(1万5300分之一)的概率多半还比碰上这类官员的可能性要高一些。

2. 办事按程序

新加坡执法单位执勤时必须严格遵照程序,例如法庭要求某人出庭时,会发出出庭令传召,不会浪费时间跟他通电话。

就算有人触犯了新加坡任何法律,警方逮捕嫌犯的时候,更不会像电诈骗子那样在电话中百般恐吓,而是直接拘捕。

新加坡政府机构、银行等组织也绝不会做出这些诈骗分子常做的事情:

  • 向公众索取银行资料等敏感个人信息,或要求转账;
  • 要求获得你银行账户的控制权、你的银行详情;
  • 通过任何网上通讯渠道,发送警察证或带有警方抬头(letterhead)的文件,来确认他们的身份。
新加坡银行
新加坡银行绝不会向公众索取敏感信息,如银行资料等。(联合早报)

至于邮件或包裹,寄送费通常在网购商品时一同预付,新邮政(SingPost)不会发送链接,要求收件人提供个人或银行资料,以收取额外费用。

公众若要汇款给新邮政,也只能通过新邮政的手机应用、SAM自助机,或亲临新邮政分行完成。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电信诈骗是全球都在面对的问题,骗子擅长抓住人性弱点,令人防不胜防,大家也只能尽量提高警惕,并熟悉骗子的伎俩,避免受骗。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