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海鲜舫将离港 还有哪些港片里的香港符号正在消失?

更新:
2022年06月03日 16:21
珍宝海鲜舫将离港 还有哪些港片里的香港符号正在消失?
香港街道上的霓虹招牌(左)及珍宝海鲜舫(右)。(红蚂蚁制图)

时代的眼泪

香港的娱乐文化,过去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华人世界中占据重要的一角。

香港独特的地标和文化,也随着港片、港剧、音乐MV输出,形塑了外界对香港的印象。

然而,就像其他地方一样,近年来,香港一些充满历史感的地标及场景,也逐渐不敌时代洪流而消失。

以下盘点几个经常在香港及国外影视作品中出现,却又几乎绝迹,或濒临消失的香港文化符号。

或许未来,我们都只能在影视作品中,回味那个逝去的“东方之珠”。

珍宝海鲜舫

(珍宝海鲜舫)

无论在现实中或在银幕上,珍宝海鲜舫都是香港当之无愧的地标场景。

看过周星驰1996年主演的电影《食神》的蚁粉,应该都对影片结尾那场经典的食神比赛记忆犹新。

那段戏码,正是在珍宝海鲜舫取景。

李小龙1973年的《龙争虎斗》、1974年的好莱坞007占士邦(James Bond)系列《铁金刚大战金枪客》(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及《无间道2》等电影亦曾在此处取景。

经典港片《食神》的最后一幕在珍宝海鲜舫取景。(电影截图)

珍宝海鲜舫建于1950年代,最早由商人王老吉投资。1971年发生一场严重火灾后,辗转由澳门赌王何鸿燊及新世界发展创办人郑裕彤合资买下,并斥资3000万港元重建,最终在1976年落成现时的样貌。

珍宝海鲜舫楼高三层、面积达4.5万平方英尺,可容纳超过2300名宾客,有“世界最大的海上食府”之称,曾招待过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及好莱坞巨星汤姆克鲁斯等多国政要和名人。

不过,自2013年起,珍宝海鲜舫持续亏损入不敷出,冠病疫情更成为压倒它的最后一根稻草,从2020年3月就一直停业至今。

期间,珍宝海鲜舫的母公司香港仔饮食集团曾试图将之无偿赠予有意接手的企业,但却始终不得要领。

最终,该集团无奈决定本月将珍宝海鲜舫移离香港,物色新泊位减轻成本之际,也进行检查和维修,并静待新的经营者出现。

尽管香港有舆论呼吁当局协助保留珍宝海鲜舫,但即将卸任的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早前已明确表示,港府不会勉强耗用大量公帑介入。

珍宝海鲜舫这个盛极一时的香港地标,极有可能就此从香港仔避风塘消失了。

珍宝海鲜舫
曾辉煌一时的珍宝海鲜舫已熄灯两年。(中通社)

天星小轮

(海峡时报)

天星小轮从1898年起,便在香港维多利亚港两岸提供渡轮服务,载送港人及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往于港岛及九龙。

1970年代海底隧道建成以前,天星小轮曾是港人赖以穿梭两地的交通工具。在怀旧港剧中,自然不难见其踪迹。

1960年的美国电影《苏丝黄的世界》(The World of Suzie Wong)据称是最早在天星小轮上取景的外国电影。

影片中,讲述一名外国游客邂逅香港女子的爱情故事,正是从天星小轮上展开。

电影《苏丝黄的世界》的男女主角在天星小轮上邂逅。(电影截图)

在好莱坞动作男星巨石强森2019年主演,以香港为背景的电影《摩天大楼》(Skyscraper)中,天星小轮亦扮演了颇为吃重的“戏份”。

《摩天大楼》剧照。(电影截图)

1999年,《国家地理旅游杂志》曾把天星小轮列为“人生50个必访景点”之一,美国旅游作家协会(Society of American Travel Writers)则在2009年将之评选为“全球十大最精彩渡轮”之首。

天星小轮自1898年起即穿梭于维多利亚港两岸提供渡轮载客服务。(法新社)

不过,碍于近年来载客量大减,加上冠病疫情等诸多环境因素打击,陷入亏损及负债的天星小轮近日已面临巨大经营危机。

曾见证香港起落的天星小轮,恐怕难逃从维多利亚港抹去的命运。

皇后码头

(南华早报)

1925年落成的皇后码头在英殖民时期,曾是香港主要官员及英国皇室的专用码头,过去也曾是不少香港情侣拍拖的好去处。

不少港剧和港片中,相识相遇相惜、谈心、定情、分手的情情爱爱场面,也都取景于此。

皇后码头在经典香港电影《最佳拍档》、《暗战2》,经典港剧《烈火雄心》、《大时代》、《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等都曾“露面”。

然而,尽管被列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皇后码头在2007年仍难逃清拆命运。

在民间反对拆除的声浪中,香港当局当时曾表明,日后会考虑重建皇后码头,同时也已将码头的顶盖等组件保存起来,以备日后重建使用。

但时至今日,皇后码头的重建方案仍未有定案。

现实和银幕上的“拍拖圣地”是否重见天日,犹未可知,但逝去的情怀或许已不可追。

充满英殖民色彩的皇后码头不敌时代洪流,于2007年被拆除。(互联网)

霓虹招牌

(互联网)

夜幕低垂,香港狭窄的街道上,垂直及横向的霓虹招牌,纵横交错成一道鲜艳夺目,乱中有序的美丽风景,勾勒出香港夜晚的形状。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是影视作品、明信片、杂志封面中,专属于香港的视觉符号。

外界对香港作为“东方之珠”的想象,离不开街道上霓虹招牌堆叠而成的瑰丽夜景。

有人说,霓虹招牌之于香港的意义,就如同红色电话亭之于伦敦一般。

弥敦道两侧的霓虹招牌是其重要标志。(Getty Images)

霓虹灯可以是野性、欲望乃至罪恶的符号,也能用来营造迷离的氛围。

在香港名导王家卫导筒下的知名作品如《重庆森林》、《堕落天使》和《旺角卡门》中,由霓虹招牌交织而成,华丽鲜艳、绚烂夺目、浪漫迷离的画面,是诉说故事的重要元素。

外国电影乃至电玩游戏也经常利用这道独特的文化符号来刻画香港。

《旺角卡门》里的霓虹招牌街景。(互联网)

不过,随着更便宜、更容易安装的LED灯问世,加上香港当局以安全为由,对霓虹招牌祭出严格的管理规定,霓虹招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走向没落。

据报道,从2010年起,每年平均有3000块不合规定的霓虹招牌被当局拆除,至今香港已有90%的霓虹灯消失于城市中,霓虹灯制造业亦随之凋零。

取而代之的,是LED灯构筑而成的新街景,虽看似简洁许多,但不少人亦认为,霓虹夜色逝去后留下的空洞,也象征着港人的集体记忆,从今往后将更为模糊、更为空泛。

1960年与2014年的西九龙区旺角亚皆老街对比。(互联网)

大排档(大牌档)

(互联网)

在上世纪80、90年代制作的港剧,有非常多描写小市民普通生活的影视作品。作为香港的平民美食,大排档自然成为这些剧中经常出现的场景。

人声鼎沸的大排档,食客大口吃饭大口喝酒,伙计大声吆喝的特色,带出了那一代香港人勤劳、拼搏的时代精神。

大排档起源于二战后的香港,当时有人开始在街头摆摊售卖熟食。起初,客人是买完就站在旁边,或蹲在旁边把食物吃完。

后来,一些商家开始摆放一些可折叠的座椅,并用铁皮或帆布搭建起来,大排档由此初现雏形。

1950年代,当时的香港政府为进一步规范摊贩,发出了“固定摊位小贩牌照”。

申领到牌照的摊贩需把牌照挂在显眼处,因此这些摊位也就开始被称为“大牌档”。

后来,由于大牌档外总是排着一排排的桌子,也开始有人将之误称为“大排档”,并约定成俗成为今日人们较熟悉的叫法。

在刘德华(左)和郑秀文(右)主演的2017年电影《盲探》中,两人坐在大排档大啖美食。(《盲探》剧照)

不过,到了1980年代,卫生条件欠佳的大排档显然已跟不上香港高速发展的节奏。

港府当时针对大排档实施“自然流失政策”,规定持牌人或其配偶过世后,其牌照不能由家属继承,同时也停止再发新的牌照。

然而,随着大排档逐渐走向绝迹,香港社会也开始出现了要求保存这种香港饮食文化的呼声。

港府亦于2015年宣布,将在附加条件下发放新牌照,同时考虑放宽牌照继承条件。

无论如何,大排档逐渐消失的趋势明显。据悉截至2013年底,香港仅余下26家持牌大排档。

这种具有时代精神且独特的饮食文化,或许也将如其他香港的文化符号一般,慢慢凋零、消失。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