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痛热症病例连续七周攀升 旧组屋居民更要小心!

更新:
2024年01月24日 21:19
灭蚊
屋外的盆栽,除了要浇水,也别忘了清除积水。(联合早报)

二度染病会更严重

当大家还在担心冠病和流感的时候,另一个“共存多年”的病毒正悄悄地蔓延开来。

新加坡的骨痛热症病例已经连续七周攀升。国家环境局的数据显示,七个星期前,那周只有143起新病例。

不过,今年1月14日至20日就有410起新病例,是一年多来的单周最高。

骨痛热症
2023年的单周最高纪录是342起骨痛热症病例。2024年才步入第三周,就打破了这个纪录。(国家环境局网站截图)

每年6月至10月是新加坡骨痛热症的传统高峰期,但光是今年首三周的累计病例就已经多达1110起,相当于平均每天54起。

比起冠病平均每天新增1700多起病例,骨痛热症似乎“小巫见大巫”,因此坊间的关注度并不高。

但可别小看骨痛热症的杀伤力:

2023年有六人死于骨痛热症,2022年则有19人。

新组屋的骨痛热症病例 比旧组屋少一半

环境局指出,本地目前有83个骨痛热症活跃区,其中19个被列为红色警戒(即超过10起病例)。

以下是病毒传播最快的几个“黑区”,住在这些地区的蚁粉可要多加留意:

  • 文礼坊(Boon Lay Place,216起病例)
  • 巴西立71街(119起)
  • 惹兰仄卡(Jalan Chegar,88起)
  • 巴西立52街和53街(83起)
  • 武吉巴督21街(60起)
  • 宏茂桥1道(41起)

环境局呼吁住在骨痛热症活跃区的居民,立即采取行动抑制伊蚊滋生,并在稽查行动中与环境局人员配合。

骨痛热症
看到这个红色警戒布条,绝对不是好事。(海峡时报)

本地住宅和公共场所的五大伊蚊滋生处包括:

排水沟、花盆托盘、花瓶、家用水桶和废弃容器,以及有地私宅外的垃圾桶。

值得关注的是,一项本地研究发现,旧组屋似乎更容易成为伊蚊的温床。

这项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展开的研究,旨在调查2014年至2020年间,环境和人为因素如何影响新加坡全岛的骨痛热症发病率。

研究结果显示,比起屋龄至少29年的组屋,较新的组屋出现的骨痛热症病例少了一半。

为什么以29年作为标准?原来那是新加坡公共住房的平均屋龄。

领导这项研究的国大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助理教授狄更斯(Borame Dickens)指出:

“旧组屋有较多磨损和裂缝,扁平的屋顶和竹竿架也更容易积水。”

组屋
旧组屋的竹竿架容易积水。(海峡时报)

相较之下,较新的组屋屋顶倾斜,排水功能也较好,并以晾衣架取代竹竿架,“对蚊子没那么友善”。

人往高处爬 蚊往低处飞

研究也发现,住在较低层的居民,更容易被伊蚊“叮”上。

本地组屋的平均高度是12楼(约37.5米高),而感染骨痛热症的居民多数住在2楼到5楼(约6.5米至15米高)。

狄更斯解释,因为体型的限制,会叮人的雌性伊蚊一般只在较低的高度飞行。

组屋
楼层较低的旧组屋,更容易被伊蚊“叮”上。(海峡时报)

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传染病系主任许励扬教授指出,这是新加坡第一项结合大量环境和建筑数据来分析骨痛热症传播风险的研究,但这项研究仍有它的局限。

“除了屋龄和建筑高度,还有许多因素会影响伊蚊的繁殖数量,例如降雨量、风速和空气污染。”

新加坡的气候时而炎热、时而潮湿,容易缩短伊蚊的成熟周期,并提高繁殖量,导致蚊子数量迅速增加。

不过,许励扬预计,近日的大雨可能把积水中的伊蚊幼虫冲走,接下来几周的骨痛热症病例应该会减少。

下雨
大雨快快来,伊蚊快走开。(海峡时报)

一生中可能感染骨痛热症四次

骨痛热症病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型、第二型、第三型和第四型。

过去五年,每一到两年就会换不同的病毒类型轮流当“老大”。

2019年以第二型病毒为主;2020年,第二型病毒仍占多数,但比例开始下降,第三型逐渐增加。

2021年和2022年都由第三型病毒主导。

2023年上半年,第一型病毒远超第三型;但从9月至今,第二型病毒引发的病例已超过一半。

坏消息是,新加坡人口对这四种病毒类型的免疫力仍然很低。

伊蚊
看了都觉得痒。(海峡时报)

一个人一辈子只会被某一型的病毒感染一次。也就是说,每个人一生中最多可能感染骨痛热症四次。

亚太临床微生物学与传染病学学会会长淡马亚(Paul Tambyah)教授警告,第二次染病的症状最严重。

“第一次染病后,身体会产生抗体,但在遇到不同类型的病毒时,这个抗体可能不足以完全消灭第二种病毒,反而会引发免疫系统过度反应。”

到了第三和第四次染病时,体内的抗体已能发挥交叉保护、中和新病毒的作用,所以情况不会那么糟。

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一次都不中。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