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国家做法不先进? 不禁止罗厘载工人背后的“公说公有理”

更新:
2023年08月04日 23:01
先进国家做法不先进? 不禁止罗厘载工人背后的“公说公有理”
使用罗厘接载客工是不少本地建筑业者的惯常做法。(联合早报)

“说到底,都是为了钱”

新加坡或许有不少令人称许的地方,但在维护客工权益这部分,仍有不少尚待商榷之处。

例如,当全新加坡都在追求提升交通安全之际,马路上却不时川行着载满客工的罗厘。

没有座位、没有安全带,客工们就这样挤在原本用来载货的车厢中,冒着比一般交通工具使用者更高的风险,往返于宿舍及工作地点。

如此与新加坡先进城市形象格格不入的景象,虽已经历无数争辩,却似乎没有抹去的迹象。在新加坡的交通法规中,始终留存着允许罗厘载送客工的特殊条款。

7月中旬,本地又发生了两起涉及罗厘的交通事故,造成37人受伤,其中大多数为客工,让这已吵过无数次的议题再度浮上台面:

罗厘载送客工到底该不该被禁止?

7月18日克兰芝快速公路(KJE)发生三辆罗厘连环撞事故,26人受伤送院,其中大部分伤者为客工。(读者提供)

53个社区及民间组织上周三(7月26日)联合发声,呼吁政府禁止雇主用罗厘载送工人。

他们认为,罗厘的设计本是为了载货,而非载人。用罗厘载送工人非但不安全,还侵犯工人的尊严,让他们不仅暴露在高温与大雨中,每次搭乘还得怀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担忧能否平安抵达目的地。

人权组织为客工发声的声明出来不久后,25个相关行业的商会很快发表联合声明,反对当局实施禁止罗厘载送客工的规定。

商会组织称,颁布相关禁令将对业界,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造成挑战。

商会声明指出,禁止罗厘载送客工将对相关行业造成深远影响,除了导致工程延误,也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工人的生计。

双方声明一出,进一步引起社会舆论正反意见的激辩。

长期关注本地客工权益的新加坡巡回大使许通美教授就直斥,商会担忧禁令对业者造成冲击的声明,说到底都是为了一个钱字:

“他们采取恐吓战术来支持自己的动机,说是会造成工程延误和交通拥堵,但追根究底他们反对的真正原因,就是为了钱。”

许通美说,商会组织更担心的,是他们得为此付出更多营运成本。他希望公众别被商会组织的宣传误导:

“首先,客工的生命和新加坡人的生命一样可贵。”

“其次,我们应该像对待自己一样,同等对待他们。”

“第三,作为第一世界国家,我们应该废除那些早已和我们的地位及声望不相称的老旧做法。”

许通美表示,新加坡大概是全球富裕国家之中,唯一一个仍允许雇主利用没有座位及安全带的罗厘来载送客工的特例。

国大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则在推特指出,商会组织根本没有提出证据说明,使用其他交通方式接载客工为何会导致工程延误及交通堵塞,因此相关说法充其量也只是一种猜测而已。

无论如何,也有另一派意见认为,直接禁止业者用罗厘载送客工在实务上恐怕窒碍难行。

《联合早报》交流版有数篇投稿阐述了这种观点。

其中一则投书指出,禁止罗厘载送客工是谈易行难,并列举三大理据,包括用巴士取代罗厘不符成本效益、客工宿舍停车位不足及额外增加的成本恐怕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另一则投书则建议,与其禁止罗厘载送客工,还不如加强罗厘司机的驾驶技术,并透过降低罗厘速限,来提高安全性。

面对社会上正反意见的拉锯,交通部和人力部等各政府部门周三(8月2日)发出联合声明强调,当局清楚知道安全接载工人的重要,但也明白若禁止用罗厘接载工人,会给企业带来挑战,因此政府鼓励企业安排其他方式接载工人,但不会强制禁止企业用罗厘载人。

简而言之,就是保持现状。

先进国家该有先进国家的“样子”

人权组织的诉求、商会组织的反弹和当局的回应,似乎让一切又回到原点,但并不令人太感意外。

新加坡为了塑造亲商环境,劳工条件与一般先进国家原本就存在一些落差。在处理帮佣休假、客工住宿等问题上,新加坡也被视为保护雇主多一点,政策更倾向资方。

但这也是新加坡的两难之处。我们除了有面向国际的跨国大企业,也有不少运营观念上仍未和国际脉动同调的中小企业。

那份商会声明中就特意强调了这点:

许多大型公司都已完全或部分停止用罗厘接载工人,但大部分中小企业仍面对实际的挑战。

政府不想顺得哥来失嫂意的立场不难猜测,但若只是“鼓励但不禁止”,选择维持现状,即意味着新加坡未来仍会持续受到质疑:

新加坡已是第一世界国家,为何仍留存着无法保障客工安全的落后做法?

客工们挤在毫无安全性可言的罗厘后车厢。(海峡时报)

或许商会组织的反弹不无道理,直接禁止罗厘接载客工,会让企业陷入生存的困境。

但无法一蹴而就,并非什么都不做的借口。若连第一步都没踏出,遑论抵达终点。

除了“鼓励”,为禁令的实施设下时间表,要求相关中小企业逐步改善,至少在涉及成本的观念上必须先进起来,再辅以适当补助,增加其改进的诱因,不啻为可行做法。

新加坡社会也应逐渐建立共识,体认改善客工权益,势必得付出一定代价。

即便这可能意味着,无法与时俱进的中小企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即便这可能意味着,消费者得付出更高的价格。

在此套句新加坡社会学者Shannon Ang严厉却又不失道理的话:

“如果新加坡的建筑业只有透过压榨客工才能永续经营,那一定是某方面出了差错。”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既然新加坡已位列第一世界,就该勇敢在维护客工权益方面大刀阔斧,用更高的标准来严己律人,拥有先进国家的担当。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