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必须与冠病共存,但一些人似乎只想“回到疫前的自在”

更新:
2023年04月17日 19:22
与冠病共存
新加坡上周每日约有4000起确诊病例,相较一个月前翻倍。(海峡时报)

莫忘抗疫的牺牲与代价

卫生部长王乙康上周五(4月14日)揭露,新加坡过去一个月正在经历新一波疫情,确诊病例从一个月前的每日约1400起,激增至上周的每日约4000起,当中约三成属再度染疫。

其实不只新加坡,多个国家近期也出现冠病病例暴增的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目前正在紧密关注一个新的冠病变异毒株XBB.1.16。

除了新加坡,印度、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也都相继出现这个毒株。有研究员指出,该毒株的传染性较高。

王乙康说,任何一波疫情的关键在于病状的严重性,以及确诊病患是否有入院。新一波疫情迄今未有证据显示,现有的XBB毒株会造成更多严重疾病。

他说:

“如今所发生的,正是我们这一路走来的最佳示范。即便像现在出现新一波冠病疫情,我们依旧如常生活,而不是过度关注确诊数字,也不必持续探讨这个趋势。这就是‘地方性疾病’(endemicity)的真正含义。”

与冠病共存
卫生部长王乙康说,新加坡目前正经历新一波疫情。(联合早报)

话虽如此,王乙康还是吁请社区伙伴和医生们帮忙向家人、朋友和病患宣导意识:

不舒服就待在家并戴上口罩,若属于染疫风险较高群体,或年龄介于60岁或以上,每年应定期接种疫苗。

一些国人“脱罩”后就不想再戴上

今年2月,新加坡政府宣布放松一系列防疫措施

与人民最息息相关的一项宣布就是: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时不再强制性需佩戴口罩。但是在与病患有接触的医疗场所,戴口罩的条例维持不变。

话虽如此,卫生部依然鼓励民众,尤其是年长者和免疫功能较弱的国人,在人潮拥挤或与容易受感染的亲友会面时继续戴口罩。当局也吁请那些出现冠病症状或其他呼吸道疾病感染症状的公众,外出时尽量戴上口罩。

问题是,这一番提醒与我们目前在公共场所看到的景象,似乎有出入。新加坡步入后疫情时代,是否意味着有些国人看待冠病的心态,也随之松懈下来了?

《海峡时报》今天刊登了一篇读者来函,投函者相信是一名医生。

与冠病共存
(海峡时报)

他在文中针对近期新一波疫情写道,从今年2月起,新加坡人在大部分公共场合已无需戴上口罩,因此很多人都除下口罩,呼吸自由的空气。

但是,在医疗和家庭护理设施,如医院、医疗中心、综合诊疗所等,还是必须戴口罩来保护病患、访客以及医疗工作者。

他认为这样的防疫措施,在现阶段出现新一波疫情时,显得格外重要。

他说,很多诊所都张贴告示,提醒访客戴上口罩。

一些病患虽然没有看到告示,但在诊所范围内还是会自发配合戴上口罩,但不是人人在听到温馨提醒时,都会乖乖照做。

“一些人(被要求戴口罩时)变得有些挑衅,开始对医护人员大喊、威胁、甚至辱骂他们。一些案例尤其严重,需报警处理。”

他补充说,确保身上有口罩,并在必要时戴上是每个人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医疗场所若有充足的口罩,一般会免费提供。病患还是应该自备口罩,或者到附近药房购买,而不是强行向诊所索取。

诚如这名投函者所观察到的那样,虽然大部分新加坡人在没有强制规定下,依然懂得如何保护好自己和他人,尽到社会责任,但还是有一些国人自行认定,过去三年的抗疫苦日子已结束,不必再履行任何防疫责任。他们奉行的是“别人生病关我何事”?

抗疫教会我们的良好习惯都成过眼云烟?

与冠病共存
有评论员问道,经历了三年的抗疫过程,一些新加坡人是否已忘记从中学到了什么?(海峡时报)

另一家新加坡媒体《亚洲新闻台》也刊登了一篇题为《没戴口罩就频频咳嗽和打喷嚏,显示我们并未从冠病疫情中学到任何东西》的评论。

该评论写道,自从政府在今年2月放宽所有防疫规定后,部分新加坡人的社会责任感明显下滑。

“朋友和同事投诉说,巴士和地铁上有乘客没戴上口罩就咳嗽和打喷嚏,有些人明明身体不适,还是坚持要去公司上班。”

该作者还分享说,自己日前在等孩子下课时,旁边坐着一位家长,对方时不时就擤鼻涕、咳嗽,却始终没戴上口罩。两天后,她发现自己也“中招了”,不仅喉咙不舒服,还发高烧和鼻塞,卧病在床几天。

她说,可能自己是被那位家长传染,也有可能病倒只是巧合,但这个经历让她意识到,曾几何时在疫情期间非常重要的社会责任感,在后疫情时代似乎都退居幕后了。

她因此问道:

“自疫情来袭后,三年过去了,我们经历了病毒阻断措施、店家被迫暂停营业、居家学习、社交距离防疫措施等,难道我们都忘了自己学到了什么吗?”

“为什么有些人身体不适却不待在家?如果他们真的必须出门,为何不自动戴上口罩?”

她进一步指出,社会责任感下滑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导致上班族或学生必须请几天病假,也让各种病毒在社区内传播开来。

她举例说,一名在中学教书的朋友透露,近期班上的缺席率上升,曾经一天内有超过10个学生缺课。

与冠病共存
新一波疫情肆虐,一些学校的缺席率有上升的趋势。(联合早报)

新加坡人“苦熬多时”,终步入与冠病共存时代,许多民众迫不及待想恢复疫情前的生活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虽然病例数字不再引起强烈关注,却不代表冠病病毒已就此消失。这次“小宝贝”变异毒株和伙伴们带来的新一波疫情,就是最佳例子。

政府解除防疫条例,是将防疫的责任和自由行使权下放,交由人民自行判断什么时候该戴上口罩,而不是等有关当局作出相关呼吁,才愿意配合戴口罩。

后疫情时代,过往抗疫的艰辛可以让它成为历史,但那段期间培养的良好习惯应该维持起来,甚至成为肌肉记忆才对。

这么做,才是对“与冠病共存”最正确的解读与体悟。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