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高而且可能被“绑死”? 想赚第一桶金不一定要买公寓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20:58
门槛高而且可能被“绑死”? 想赚第一桶金不一定要买公寓

还有其他投资工具

众所周知,在土地稀缺的新加坡,政府组屋是多数人的栖身之所。

购买相对昂贵的公寓,常被视为是一种阶级流动的象征。

与此同时,由于本地私宅市场交易火热,转售价近年来节节攀高,购买公寓来投资致富,也逐渐成为一种颇受欢迎的说法。

日前,社媒平台Reddit就有一名用户发问,“从组屋升级至公寓,是否是建立财富的必要途径”?

据这位账号名为“Adept_Cash6394”的Reddit用户描述,她和丈夫有意卖掉数年前购买的预购组屋,转而搬到和家人更靠近的转售组屋,但身边却有好友建议他们应该购买公寓。

“亲近的朋友一直告诉我们,从理财的角度来看,搬到另一个组屋单位是错误的,这会让我们再次被五年最低居住年限(MOP)所约束。”

这名用户声称,她为此做了一些功课,结果发现,购买组屋看起来更像是一项“强制储蓄计划”,或是一种权衡风险的赌博,赌的正是私宅市场上升的趋势会不会持续。

为此,她希望了解,想要建立财富,是不是非买公寓不可?

有网民在Reddit提出是否该购买公寓的疑问。(Reddit截图)

有其他绩效相似的投资工具

这个提问引来不少热心网民回复。

其中一则获得最多赞的留言就指出,购买公寓并不是累积财富的必要途径。

留言的网民指出,这是因为其他投资工具,如购买挂牌基金(ETF)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且门槛更低,也更能保障个人的资产流动性。

不过,这名网民也强调,这视乎个人在理财方面是否足够自律。

“如果你不打算动用你的钱做任何事(投资),只是单纯放在存款户口,那用这笔钱来购买房产,的确会比把钱放着什么都不做更理想,尤其在最坏的情况下,你可能会把钱花掉,而不是存起来。”

反之,如果某人在投资方面能持之以恒,保持自律,那把这笔原本准备购买公寓的钱拿去投资,其实亦能取得可观回报,也就不必透过买下公寓来“强迫”自己储蓄。

“关键是,你在长期投资中能否持续保持纪律?”

根据全球股市的历史纪录,若一名投资者长期把钱投入全球股市市场,平均下来每年有望取得9%至10%的收益。

相较之下,新加坡近十年来公寓转售价格的年化增长率则为4.21%。

历史纪录显示,以美国为主的全球股市长期来看呈上扬趋势。(路透社)

其他投资方式的财务压力较小

此外,也有不少网民提到,购买价格较高昂的公寓,可能削弱个人的资产流动性。

这就必须谈到购买公寓的高昂“入门票”。

以购买一个售价200万新元的公寓为例,假设一个人首次购屋,其贷款与价值比率(loan-to-value ratio,简称LTV)的顶限为75%,余下的25%款项必须以现金及公积金普通户头支付。

其中,这25%余款又有5%是必须以现金支付的头期款,即50万新元。这尚不包括买方印花税(BSD)等额外费用。

上述例子还是以首次购屋为例子,若买家并非第一次买房,其LTV顶限也将随之下调,意味着买家要准备更多头期款。

购买公寓,意即要历经以下人生:

先砸一大笔钱,然后接下来的20-30年得每月不间断缴付一定数额的房贷,加上每年价格不菲的产业税。

公寓的“入门票”价格不菲。(联合早报)

挂牌基金等投资标的前期成本则相对较低,现今普及的各类投资平台允许投资者每月分批,定期小额投入,并随时依财务状况调整,手边可留下的现金更多,财务压力自然比每月背房贷高额房贷轻松许多。

此外,临时需要一笔钱应急的时候,其他流通性较强的投资标的也可在短时间内套现,且可选择只脱售一定比例,而非全部出清。

反之,若将大部分身家投入购买公寓,除了得担心遇到有价无市的状况,导致无法快速寻求脱手,更不用说,房子只能整套出售,不能只出售一部分来筹措应急资金,若当下房市不景气却又急需用钱,就只能被迫认赔出场。

无论如何,最后还是得强调,没有最佳的理财方式,只有最合适的理财方式。若评估自己手头够宽裕,对私宅市场也有信心,购买公寓也未必不是个好选项。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