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博物馆访客人次10年来翻倍 有一类展览最受欢迎

更新:
2023年12月28日 19:20
博物馆访客人次
国家博物馆和文物机构的访客人次,从2012年的280万人次增至2019年的570万人次。图为圣淘沙名胜世界举办的“梵高:沉浸式体验”艺术展。(海峡时报)

既能参观也能参与

说到新加坡热门的旅游景点,一般人第一时间会想到环球影城、或最近迁至新址的飞禽公园,但坐落于新加坡不同角落的大大小小博物馆,吸引力也不容忽视

早在2009年,新加坡旅游局和国家文物局就联合展开了一项调查,研究文物局博物馆圆桌会(Museum Roundtable)旗下博物馆和文史机构的访客人口统计,以及游客对这些场馆的看法。

调查发现,本地博物馆有37%的访客来自海外,而且当中有约一成到访超过一次。

数据也揭露,2008年到访新加坡的1000万名旅客中,将近100万人曾参观这里的国家博物馆。

《新加坡文化统计报告》的新数据显示,国家博物馆和文物机构(heritage institutions)的访客人次10年来翻倍,从2012年的280万人次增至2019年的570万人次。

其中,国家文物局旗下的九个博物馆,包括本地历史最悠久的新加坡博物馆,以及亚洲文明博物馆等,同期访客人次也从200万人次上升至300万人次。

2015年开幕、不属于国家文物局管辖范围的国家美术馆,去年访客量也达150万人次,比前一年多出一倍,达到2019年疫情之前约九成的水平。

入场免费是一大卖点

博物馆访客人次
今年的新加坡仲夏夜空艺术节,国家博物馆外观的一系列投影,让公众追溯新加坡的早期岁月。(海峡时报)

虽然《文化统计报告》的数据并未分析有多少访客是新加坡人,但相信也为数不少,因为上述博物馆有一个共同点:

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入场免费。

曾有网站列出国人能免费入场的博物馆至少有10个,除了上述三个博物馆,还包括印度传统文化馆、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等。

不过,这些博物馆大部分都会向海外游客收取入门费。

2013年,时任文化、社区及青年部代部长的黄循财宣布,自当年5月起,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将能免费参观博物馆。当时设立那个措施的一大考量是,新加坡人似乎对参观博物馆兴趣缺缺。

黄循财引述调查指出,尽管75%的新加坡人认为,参观博物馆和参与文化活动很重要,但真正会这么做的只有20%。

随着过去几年来博物馆访客量增加,这两者之间的差距预料已变得越来越小。

有公众接受《海峡时报》访问时说,同过去相比,本地博物馆如今仿佛更具吸引力,“而新加坡人可以免费入场,绝对是一大卖点。”

博物馆访客人次
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参观大部分博物馆时,都能免费入场。图为亚洲文明博物馆去年推出的特别展览。(联合早报)

与此同时,国家文物局去年发布的文化遗产意识调查结果,也反映出新加坡人对博物馆的观感确实有所改善:

  • 89%的受访者认为,博物馆有助于增进新加坡的活力,比2018年的调查多出15个百分点;
  • 93%则同意本地博物馆有助于促进国人对新加坡历史、遗产和文化的了解,比2018年多出8个百分点。

编按:该调查评估2018年至2022年新加坡文化遗产计划的成效,向2020名15岁及以上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收集反馈。)

沉浸式展览带动新趋势

无须自掏腰包买入门票,的确让参观博物馆成为许多新加坡人愿意进行的活动。

然而撇开费用不谈,博物馆也得推陈出新,举办不一样的展览和活动,才能让访客人数维持在一定的高水平。

如今科技日新月异,本地博物馆近年来就借助科技举办沉浸式艺术展(immersive art exhibitions),这类展览普遍都大受欢迎。

顾名思义,沉浸式展览不只能让访客看展,他们还能与展出的文物及艺术品“互动”,走进博物馆像是身历其境般,被带入另一个奇幻空间和世界。

博物馆访客人次
“梵高:沉浸式体验”两层楼高的360度虚拟科技(VR)展厅,荧幕上重复播放长达40分钟、有关梵高生平的投影。(海峡时报)

曾在全球30多个城市举办的“梵高:沉浸式体验”艺术展,今年3月登陆新加坡,于圣淘沙名胜世界展出。

展览最大的装置是两层楼高的360度虚拟实境(VR)展厅,荧幕上重复播放长达40分钟、有关梵高生平的高清投影。

该艺术展目前已停止展出。虽然展出期间公众须购票入场,但人气依然相当高涨甚至还“加时再展”,截至今年8月已吸引超过24万名访客前去观展。

这样的艺术展览风潮并非第一次出现。2017年,国家美术馆首次引进日本当代艺术家草间弥生的展览,是新加坡大型博物馆首个互动式展览,也造成了轰动。

当时,美术馆的四个画廊展出草间弥生风格古怪的艺术品,如多面镜室和南瓜装置等,短短三个月内就吸引23万5000名访客,创下新纪录。

博物馆访客人次
2017年,国家美术馆首次引进日本当代艺术家草间弥生的展览,三个月内吸引23万5000名访客。(海峡时报)

据悉,沉浸式展览的趋势是从2015年开始在新加坡逐渐热起来。

针对这种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艺术界专家接受新加坡媒体访问时说,有鉴于人们已习惯使用社交媒体并在各个平台上互动,沉浸式艺术很容易就能被一般公众接受。

“当我们滑手机上的社交平台、点赞和分享时,我们现在也会对艺术做同样的事,不只能参观也能参与。”

今年5月,国家文物局推出新加坡文化遗产计划2.0,旨在弘扬和保留新加坡的多元文化遗产。

文物局发言人介绍说,在该计划下,新加坡博物院下来将会提供更多实体和线上的沉浸式体验,让文化遗产持续保持关联和便利、增添展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也为不同方可群体提供便利,更具包容性。

例如,2016年起在本地推出的“文化遗产社区关怀计划”,目的就是为了让特需人士参观国家博物馆和文遗机构时,也能享有同等的体验。该计划至今已让超过7万5000名访客受惠。

博物馆访客人次
国家美术馆外观。(海峡时报)

担任网络艺术杂志联合创办人的官委议员乌莎拉妮(Usha Ranee Chandradas)接受《海峡时报》访问时说:

“新加坡艺术和文化界要蓬勃发展,必须获得新加坡人的支持,要做到这一点,博物馆等场所必须让本地公众轻易参访。”

新加坡博物馆要增强吸引力,除了免付费的好康,举办有意义的展览并能照顾不同社会群体,也十分关键。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