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地面进攻加沙在即 几个因素恐让行动难度不小

更新:
2023年10月16日 23:39
以色列地面进攻加沙在即 几个因素恐让行动难度不小
以色列在加沙边境集结重兵。(路透社)

可能陷入血战

自哈马斯上周突袭以色列造成逾千平民及军人伤亡后以来,以巴冲突持续升温。

除了日以继夜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走廊地带展开空袭,以色列军方也在加沙边境集结重兵,并多次明示将展开地面进攻。

一切蓄势待发,余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摊开双方军事数据,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以色列有17万常备军,近日还因局势紧张动员了36万战备军人,配备各式西方先进武器

相较之下,哈马斯据估计只有1万5000至20000名武装分子,且没有坦克及战机等进阶战力。

但纵使战力如此悬殊,以军此次“铁剑行动”(Operation Swords of Iron)未必一帆风顺,甚至可能还得付出不小代价。

哈马斯不按常理出牌的战术、国际对冲突加剧施加的压力,以及战后加沙的管治问题,都加大了以色列地面进攻加沙的难度。不少分析指出,以色列军队恐怕得做好陷入血战的准备。

哈马斯常用平民及人质作为“人肉盾牌”

加沙是世界上其中一个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这也是为何以军透过广播及空降传单要求加沙北部巴勒斯坦人撤离到加沙南部。

哈马斯过去则因擅于使用平民作为人肉盾牌而臭名昭彰。

据以色列瑞赫曼大学(Reichman University)地下军事专家里奇蒙·巴拉克博士(Daphné Richemond-Barak)指出,哈马斯可能会将无辜的平民置于建筑物顶部,迫使以色列取消空袭。

这意味着,以军必须逐栋扫荡哈马斯武装分子,无可避免将陷入变数更大,风险更高的巷战。

同时,哈马斯武装分子对以色列的地面进攻会有所准备,包括提前设置爆炸装置及采取伏击计划等。

以军进入加沙后,恐怕血战难免。(路透社)

哈马斯手上的各国人质也可能让以军投鼠忌器。

根据以色列军方最新数字,目前被哈马斯绑架的人质共有199人。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这199人当中有至少13名孩童、年过六十者有八人,包括至少两名年逾80岁的长者。

除了以色列人,人质中还包括美国、英国及泰国等国公民。

哈马斯先前已扬言会枪毙人质,作为对以色列进攻的威慑。

以色列特种部队在情况未明下,未必有办法全数解救被关押在多处的人质。

家人遭哈马斯武装分子掳走的以色列人召开记者会呼吁开通人道走廊,以让人质获得所需的医疗。(路透社)

加沙地下宛如迷宫的隧道

更大的挑战是,哈马斯在加沙地带还设有极其复杂的地下隧道,以色列当局将其称为“加沙地铁”网络,哈马斯武装分子很可能通过这些地下隧道来伏击以军。

据哈马斯高层说法,这些地下隧道总长500公里。

错综复杂,宛如迷宫的隧道过去在以色列和埃及对加沙展开封锁时,是哈马斯及其他激进组织走私商业货物、燃料和武器的通道,但后来也开始作为军事用途。

哈马斯领导人据悉就藏匿在隧道中,那里有该组织的指挥和控制中心,配备了电力和通讯系统,哈马斯武装分子也从该处向以色列发射火箭。

以色列国防军(IDF)一位发言人指出,外界可以把加沙地带的地表想象成是平民的住处,下一层则是哈马斯所在地,而以军将“试图攻入哈马斯建造的那一层地底隧道”。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建造隧道,哈马斯被指挪用了外界给予加沙的援助金,以及数万吨原本用于战后重建的水泥。

地下军事专家里奇蒙·巴拉克指出,若以军贸然攻入,就有可能直接掉入哈马斯设下的陷阱,遭遇炸弹袭击、面对缺氧、乃至被迫与敌人一对一肉搏。

一名以色列军人在2014年走访被指哈马斯武装分子用来展开跨境攻击的地下隧道。(法新社)

国际社会基于人道主义对以色列施加压力

此外,以军必须面临的另一变数是国际社会能否持续容忍以色列的进攻行动,使其“难做人”。

在以军频密的空袭下,加沙已有近2700人死亡,幸存者则面临缺水、缺电、缺食物的人道危机。

近期外界对以色列自称出于自卫的军事行动是否越界已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争辩,一旦人道危机加剧,国际社会要求以色列撤军的呼声恐会加剧。

哈马斯在2014年以色列最近一次对加沙展开的地面行动中就曾利用过这点。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一个由数名退伍军事官员组成的工作小组曾指出,当年哈马斯透过煽动并扭曲在合法军事行动中的附带伤害,即平民伤亡,挑起国际社会对以色列进攻正当性的质疑。

此外,在以色列和黎巴嫩接壤的北部边境,由伊朗资助的另一激进组织黎巴嫩真主党亦蠢蠢欲动,以色列必须思考多线作战的可能,避免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不少加沙平民在以色列的空袭中伤亡。(路透社)

加沙之后由谁来管理?

即使最终如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所言,全歼哈马斯,也远远谈不上尘埃落定。

一般预料,早在2005年就将所有军事力量及犹太定居者撤出加沙地带的以色列并无意重新占领该地。

美国总统拜登也强调,以色列“再次占领加沙地带将是一个错误”。

但现实问题是,一旦哈马斯被歼灭,也形同摧毁加沙地带的治理机构,当地将陷入无政府状态。

有些说法认为,早年在内战中遭哈马斯逐出加沙地带的另一巴勒斯坦政治势力法塔赫可能回归,后者目前实际控制巴勒斯坦另一块领土——约旦河西岸地区。

但在加沙人民看来,这恐怕会产生一种法塔赫是藉着以军重返该地的印象,使该组织坐实一些巴勒斯坦人认为法塔赫是特拉维夫当局“傀儡”的罪名,其在加沙的管治恐怕名不正言不顺,毫无公信力可言。

别无他法下,以色列当局或许得暂时在加沙驻军,但以军在当地驻扎,又势必会在当地引起更多反弹。

这即意味着,这场军事行动将会旷日持久。

令人悲观的是,纵使以色列攻克加沙,全歼哈马斯,让后者为其屠杀平民的行为付出代价,充其量也只是解决眼前事。

除非能有一个军事选项,能让以军在没有大量巴勒斯坦平民伤亡及陷入人道危机的前提下瓦解哈马斯,否则长远来看只是种下更多仇恨的种子。

英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的中东专家埃尔哈山(Hasan Alhasan)坦言,加沙230万人口对此次暴力冲突的记忆,将是未来伊斯兰极端主义招募新血的宣传利器,哈马斯恐怕“会在一代或两代人的时间复辟”。

以巴的百年宿怨,又将周而复始,一代又一代地循环。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