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成为家暴受害者的情况“并不罕见” 施暴者年龄也越来越轻

更新:
2023年08月15日 22:15
父母被家暴
孩子对父母施暴的案例不时在社会各个角落上演。(海峡时报档案照)

两个原因使受害者选择隐忍

说到家庭暴力案件,一般人先联想到的可能是毫无还手之力的孩子遭到虐待,施暴者也很可能是孩子的父母。

这类案件近年来在本地的确有上升的趋势,一经报道,多半引起许多人在网上留言表示愤怒。

但更不为人知的却是:“角色对调”的案例,即孩子对父母施暴,其实也在社会上演,接受媒体访问的专家甚至直言: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目前虽然还没有新加坡父母被子女家暴的具体数字,但有数据显示,纵观全球,类似的案件预计在5%至21%的家庭里发生。

儿童产生暴力倾向,与耳濡目染有关

今年6月,本地就有一名16岁少年承认三项殴打母亲的控状,以及一项以菜刀威胁要杀她的罪名。

案情显示,该少年早在12岁至13岁期间就频频对母亲施暴,但后者从未因此而报警,直到2022年11月时情况进一步恶化,少年把母亲打到肋骨骨折、嘴唇流血,还试图用菜刀砍向她的胸口。

父母被家暴
专家指出,一些孩子可能是在成长过程中亲眼目睹周遭的人被施暴,以致长大后“有样学样”。(新明日报示意图)

不少心理学家和从事反家暴相关职业的专业人士认为,孩子产生暴力倾向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在成长过程中,亲眼目睹周遭的人被施暴,因而“有样学样”。

由加拿大心理学家亚波特班度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观察理论”就提及,儿童会从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和模仿他人行为,尤其是迈入青春期之前的儿童。

也就是说,如果他们看到暴力事件,甚至被施暴,就可能对他人施加暴力。

第二个原因则与社交媒体和网络游戏等平台有关。

新加坡反家暴协会会长丹尼尔洛佩兹日前在一篇评论中指出,青少年接触这些平台上的暴力内容,会显著影响他们的行为,促使他们使用暴力来实现目标或表达自我。

他引述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一项研究说,含有暴力元素的电子游戏,与孩子展现攻击性行为有着密切关系。

父母被家暴
研究显示,含有暴力元素的电子游戏,与孩子展现攻击性行为有着密切关系。(海峡时报)

该研究显示,接触暴力电子游戏可能会造成名为“敌意归因偏差”(hostile attribution bias)的心理状况,使青少年将一般的社交互动视为对方具有敌对意图的行为。

洛佩兹认为,在家庭的环境中,这种认知偏差可能让孩子将父母所设下的各种管制(如限制孩子的屏幕时间)视为敌意行为,最终演变为孩子通过暴力行为向父母反抗。

2016年的一宗法庭案件就体现了这一点。

据报道,本地一名16岁的中学生向父亲要2000元,但父亲不给,该学生于是用餐刀刺伤和砍伤父亲,还对他拳打脚踢。他最终被控上法庭,承认对父亲造成严重伤害的罪名。

中国今年初也发生类似事件。

一名父亲没收儿子的手机,并禁止他玩电子游戏后,儿子竟一边拿刀作势要砍向父亲,一边嚷着“把手机还给我”。

父母被家暴
(视频截图)

父子俩对峙的画面被电眼拍下,并在网上疯传。即使影片中的儿子没有真的伤害到爸爸,但小小年纪就有这种念头,已令人不寒而栗。

许多家长选择默默忍受

问题是,即使可能长期遭到家暴、被打得遍体鳞伤,很多受害父母往往都会默不吭声,选择独自承受伤痛。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父母成为家暴受害者的趋势,都会有关注度和报道不足(under-reported)的现象。几年前由伦敦市长减少暴力部门主导的一项研究就指出:

2011年至2020年间,伦敦有高达四成家长和看护人曾被家暴,却拒绝通报。

洛佩兹对此举出两个原因:

  1. 爱子心切:即使身为家暴受害者,父母还是可能不愿看到亲生骨肉受到法律制裁;
  2. 面子问题:父母虽是受害者,但对他们施暴的子女一旦罪成,就是社会眼中的问题少年,自己也会因而蒙羞,因此选择隐瞒实情。

在新加坡,如果被孩子施暴,父母其实可以通过多个管道求助,其中一个方法就是申请个人保护令。

家事司法法院的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的2841个保护令申请中,平均8%是家长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孩子施暴而申请的。

相比之下,为避免父母向孩子施暴而申请的保护令只占4%,少了整整一倍。

父母被家暴
(家事司法法院视频截图)

另外,被家暴的父母也可向法庭提出“家庭指导令”(前称“不受父母管教令”,Beyond Parental Control)的申请。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数据显示,这类申请在2018年达到新高,那年的108份新申请中,大部分都是针对13岁至14岁孩子。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暴力行为都不应被纵容。

要减少父母被家暴的案件发生,除了创造一个让父母觉得有能力寻求援助,却不会感到内疚或羞耻的环境,也得在管教和尊重青少年之间取得平衡。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