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蟋蟀等昆虫为你补充蛋白质  大家ready了吗?

更新:
2022年10月17日 17:11
食品局批准了16种可食用的昆虫
包装精美的昆虫零食,已在泰国市场上出售。(叶孝忠拍摄)

食品局批准了16种可食用的昆虫

油炸蚱蜢或是用蟋蟀磨成粉制成的饼干,在你看来,是“真心话大冒险”游戏的惩罚还是营养含量高的食品?

新加坡食品局预计会在不久的将来,批准那些能作为人类食物以及动物饲料的可食用昆虫,进口到本地市场售卖。这些昆虫的食用法包括油炸,或是磨成粉制作成高蛋白质的能量棒、饼干等。

获得食品局批准的16种可食用的昆虫有:

  • 蚱蜢
  • 蚕蛹
  • 欧洲蜜蜂
  • 蝗虫(美国沙漠蝗虫、非洲飞蝗)
  • 飞蛾(蜡蛾、小蜡螟)
  • 蟋蟀( House cricket、Banded cricket、Common/field cricket、Two-spotted cricket)
  • 甲虫(巨型犀牛甲虫幼虫、White grub)
  • 黄粉虫、小粉虫、面包虫。
     
食品局批准了16种可食用的昆虫
(海峡时报)

以上哪一种你最不害怕能放进嘴里吃呢?

食品局也明白,食用昆虫在我国是相当新的概念。

但当局说,食用昆虫在一些亚洲国家已是多年传统。例如,韩国有人食用蚕蛹,泰国有人吃蟋蟀。

食品局批准了16种可食用的昆虫
柬埔寨街边售卖的炸蚕蛹和蟋蟀。(互联网)

我国参考了欧盟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和泰国等地的做法,在完成全面科学评估后得出的结果是,一些已被人类长期食用的昆虫种类可以食用。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也称,目前可食用的昆虫多达1900多种。

换句话说,上述16种昆虫,是当局精心挑选出来的,其他国家已替大家当了“白老鼠”,吃过且没问题。

而且,飞蛾都已经用在制作冠病疫苗上了。

食品局批准了16种可食用的昆虫
本地公司Asia Insect Farm Solutions,将蟋蟀磨成粉,用于面粉或饼干中,以提高这些食品的蛋白质含量,目前销售给美国和英国的客户。等了四年,他们终于有机会在本地出售蟋蟀粉。(Asia Insect Farm Solutions)

食品局正在探讨允许业者在本地饲养或进口可食用昆虫。当局10月5起展开为期两个月的咨询活动,邀请食品和动物饲料业者就昆虫及昆虫制成品的进口条件和相关执照要求提交反馈。

为了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当局规定业者须符合特定条件,才会获准进口或饲养供人们直接食用或作为动物饲料的昆虫。

这包括提供文件证明进口的昆虫都是在食品安全受到严格管控的场所内饲养;饲养昆虫所使用的基质(substrate)也不能含有病原体或有害污染物。

也就是说,给你吃的昆虫,都不是从野外捕捉回来的。这样,会让你比较放心吗?

当局的探讨工作一旦有了正面结果,公众就能在本地购买和吃到这些食品。

食品局说,当局向来留意食品生产和创新的最新发展,至今有10多家公司对进口昆虫食品或饲养可食用昆虫表示兴趣。

食品局批准了16种可食用的昆虫
本地公司Altimate Nutrition,将蟋蟀磨成粉,再加入天然水果、植物等成分调味,制作成含有丰富蛋白质又不失美味的能量棒。然而因为本地的监管条例,他痛失了好几宗大订单。等了两年多,公司的产品终于有机会出售。(联合早报)

为什么我们要开始吃昆虫?

随着全球对蛋白质的需求不断增加,单靠传统的动物养殖方式将加重环境负担,因此我国必须以创新的方式,更有效和可持续地生产高蛋白食品。

粮农组织指出,昆虫不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和矿物质,排放的温室气体也比牛或猪还要少,饲养时所需土地和水也较少。

当局指出,粮农组织近年来推动一些昆虫饲养活动,这些昆虫可供人们直接食用或作为动物饲料,这个领域也逐渐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然而,网民似乎对食用昆虫还有“虫虫”疑虑。

男网民Sem说,世上有很多种类的蛋白质,昆虫显然是其中一种,但我们并没有把所有物种吃光,无需走到吃昆虫这一地步吧。

食品局批准了16种可食用的昆虫

 

另一网民直呼:吃昆虫也太恶心了吧!这世界上又不是没有其他食物可吃。

食品局批准了16种可食用的昆虫

 

不少网民也说,宁愿从此吃素都不要吃昆虫。

有网民也感叹说,人类真可悲,又回到古时代饥荒时期。

这让红蚂蚁想起在非洲看过当地的小孩子徒手捉飞蚁吃,不够粮食的他们,从小就被教育飞蚁是富含蛋白质的。

食品局批准了16种可食用的昆虫


不少网民也调侃说,或许可以让部长议员亲身试吃昆虫,就像打疫苗,吃低钠食物那样,给国人做个榜样,大家也许能比较容易接受。

食品局批准了16种可食用的昆虫

 

红蚂蚁在中国吃过蚕蛹,当时还觉得挺好吃,但已有10多年没吃过了,现在大概也不敢再尝试了。

以前跟朋友到中国和东南亚旅游时,也试吃过街边卖的炸昆虫,但都是在朋友互相壮胆和怂恿下才敢吃。

红蚂蚁从来没想过,我们竟然会有这一天,需要学习吃昆虫,来作为替代肉类的蛋白质。

年轻一代的新加坡人,因为居住环境干净,接触大自然比较少,与昆虫打交道的机会不多,特别是女性,似乎都特别怕昆虫。

国人在外头吃饭,发现碗里有菜虫和蚂蚁,必定会和老板据理力争。如今要他们吃昆虫,真的是一大挑战。

或许把昆虫粉“浑水摸鱼”掺进我们的食物,大家会比较容易接受?

既然我们这一代不敢吃昆虫,如果下一代必须开始吃,红蚂蚁要认真考虑,开始喂未满两岁的女儿吃昆虫粉,毕竟她还不了解食物种类,应该很快就习惯了。

不过有个更现实的问题,这些昆虫食物并不便宜,就像培植肉一样,1公斤的蟋蟀粉要价40元,一块蟋蟀能量棒就要5新元,昆虫食物已经这么难入口,大家又怎么会买得下手呢?

估计昆虫食物要在新加坡市场立足,还要走一条漫长的路。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