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把“please”挂在嘴边未必是礼貌,更可能是有求于人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21:44
“Please啦!”

“Please啦!”

从小父母、老师就教我们做人要有礼貌,请求别人帮忙要说“please”(英语“请”的意思,用来客气地提出请求)。

轮到我们自己做父母,也同样要求自己的孩子以礼待人,常提醒他们常说“please”。

但蚁粉也可能听过一些人在烦不胜烦的时候,喊声“Please啦!”宣泄自己的不满,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一项最新研究就发现,一声“please”未必就代表说话的人有礼貌,而且无论哪个年龄层的人在做出请求时,也只有7%用上了“please”这个字眼。

常让孩子说“please”的大人,有以身作则吗?

简而言之,没有。

研究发现,当孩子们向大人要东西时,有10%的概率会说“please”,而大人在向孩子们要东西时使用这个词的概率仅有8%,在向其他成年人要东西时更下降到6%。

以上的数据是研究员分析了17个小时视频片段得出的结果。视频录制了超过1000名参与者,在家中用餐和棋盘游戏时与家人互动,以及理发店或零售商店的员工和顾客交谈等活动。

新加坡没有类似的研究,因而没有相关的数据。

但美国是单一语言及英语系国家,我们或许可以从此推断,当地使用“please”的频率会比有四大官方语言(除了英语,还有华语、马来语和淡米尔语)的新加坡稍微高些。

在华语的语境中,我们当然较少说“请”,通常以“麻烦”、“谢谢”、“劳烦”等词语来代替。不过使用这些词语都跟“please”的用意一样。

女性会比男性更有礼貌,常说“please”?

“Please啦!”
我们请求别人帮忙时,一般会客气地说“please”。(pexels)

UCLA研究员指出,根据早前的研究,他们认为女性会比男性更频繁地说“please”。

但研究结果显示,男性(6%)说“please”的频率和女性(7%)差不多。

有趣的是,任何性别的人在拜托男士时都更常使用“please”。

研究没有进一步的阐述背后原因,难道大家都普遍认为男士较好面子,自尊心比较强,更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哪个种族、性别、民族群体和社会经济地位,都不经常说“please”这个单词。

我们说“please”很多时候不是出于礼貌,而是有求于人

“Please啦!”
台湾偶像剧《王子变青蛙》剧照。(TVB)

研究院Andrew Chalfoun解释说,在大约一半的情况下,当有人说“please” 时,他们是在“试图克服抗拒或意愿”,来完成一个请求。

实际上,“please”在更多时候是用来向对方施压,要对方遵守协议。   

他举例子说,在这项研究中,一名女儿在遭母亲拒绝后,用“please”继续请求母亲为她买一件连衣裙。

研究员认为,当我们提出一个不应该提出的请求时,我们会使用“please”这个单词。

从这个意义上说,使用“please”更多的是为了私利,而不是礼貌。

Andrew说,这其实是承认自己请求是有问题的,几乎就像是事先道歉,但提出要求的人还是把自己的需求放在首位。因此,研究员不把说“please”视为有礼貌的象征。         
 
美国康乃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社会心理学教授凡妮莎(Vanessa Bohns)则说,

我们把“please” 作为一种施压手段,来获取我们想要的东西,这与我们不愿意拒绝别人有关,因为我们知道,拒绝一项请求一般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

因此,提出要求的人在请求中加上“please ”时,实际上是在提醒对方:

“别忘了,你要以礼待人噢。”

研究员:小孩更应学习处事待人

“Please啦!”
(海峡时报)

研究结果表明,说“please”未必是有礼的表现,尤其是在耐心等待其实更为理想的时候,说“please”其实更像一种战略工具。

Andrew指出,这意味着严格要求人们一定要说“please” 和“谢谢” ,且必须说“no thank you”(不了,谢谢)表示婉拒,不能直接说“no”(不),都不一定是最礼貌的行为。

说“please”究竟是一种礼貌的表现,还是施压的方式,完全取决于具体情况。

因此,他建议在教导孩子的时候,与其要求孩子遵守一套既定的规则,不如教导他们处事待人的原则,如培养他们的耐心、提醒他们为他人着想,而不是口里说着“please”,实际上却是要对方即刻满足自己的要求。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