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轻人找不到工作 在家当“全职儿女”向父母领薪水

更新:
2023年06月23日 20:03
求职
中国就业市场竞争加剧,16岁至24岁的青年失业率今年5月上涨至20.8%的历来新高。(中新社)

做生不如做熟?

每天在家办公,工作时间灵活,包吃包住,不必应征就直接录取。

这样的全职工作,是不是很羡慕?

其实这份工作,人人都能做,就要看你的父母同不同意,因为每月发薪水的“老板”正是他们。

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帮父母准备三餐、洗衣拖地、取快递、解决电子产品问题等。

  • 给父母打电话=商务洽谈
  • 跟父母外出旅游=公费出差
  • 买菜记账=财富管理

等等,这些不是子女本来应尽的责任吗?怎么父母还得给钱,才可享有这些“服务”?

中国的“全职儿女”会告诉你:要怪就怪经济不好。

中国统计局上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中国青年失业率(16岁至24岁)今年5月上涨至20.8%的历来新高,相当于每五个青年中就有一人无业。

雪上加霜的是,同样刷新纪录的1158万名大学毕业生将在今年夏天步入职场,比去年多出82万人。中国就业市场正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大学毕业
今年夏天,中国1158万名大学毕业生将步入职场,比去年多出82万人。(中新社)

大城市的工作机会稀缺,又不想下乡“自找苦吃”,这些毕业即失业的年轻人只能闲在家里当“全职儿女”。

根据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前程无忧”发布的《2023“考公人”求职观察报告》:

13.3%的受访者承认自己是父母的全职儿女,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似乎成了一种隐形枷锁。

通过劳动换取父母的经济支持

红蚂蚁只听过“全职主妇”和“全职奶爸”。究竟“全职儿女”是怎么流行起来的,还取了这么一个清新脱俗的职称?

原来,中国社媒豆瓣去年底出现了一个“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小组,短短半年就有近4000名成员加入。

当中不乏学历高但求职无门的年轻人,还有不少是学成归国的留学生。

小组把全职儿女定义为:

年轻人脱产寄居父母生活,并通过付出一定的劳动换取经济支持,同时保持学习,尝试找到职业目标,考公考研上岸。

(“考公”指的是公务员考试,“考研”则是研究生考试)

群组

群组
(豆瓣网站截图)

从群组里的小故事可以看出,全职儿女的生活并非“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也没有一般人想象中的轻松惬意。

有的得面对长辈生病或自己精神状况不佳,有的则陷入无业的焦虑彷徨中,感觉自己“价值感很低”。

群组
(豆瓣网站截图)
群组
(豆瓣网站截图)
群组
(豆瓣网站截图)

父母退休金不多 做全职儿女只能是权宜之计

选择成为全职儿女的中国年轻人,并不全是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也有一些是20多岁至30多岁、事业陷入瓶颈的上班族。

原本在北京从事游戏策划工作的朱莉(29岁)就是其中一人。

她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访问时坦言,多年来的频繁加班让她吃不消,“活得像个行尸走肉”。

“我经常早上9点出门,凌晨1点才回来。晚上不吃安眠药就睡不着,做梦都是在公司里,梦的内容也跟工作有关。早上醒来又马上去工作,感觉24小时都在工作。”

疲劳
多年来的频繁加班让朱莉吃不消,活得像个行尸走肉。(示意图)

今年4月,朱莉跟退休的父母商量后,决定辞职回家陪伴两老,同时为人生下一阶段好好规划。

朱莉说,日常生活开销主要由父母承担,但家里其实也不需要她帮太多忙。从来不做家务的她,现在会自动自发收拾房间。

父母对她的要求也不高,只希望她“保持正常生活状态,不要太晚睡,不要过于放纵自己”。

朱莉认为,做全职儿女只能是权宜之计,因为父母每人每月的退休金只有几千元人民币。

她也给自己定下目标:吃喝住行以外的消费,不能用父母的钱。

过去一个月,朱莉向招聘中介投出了40多份履历,但只有两个收到面试通知,而这两次面试最终还是败给了名校毕业生。

“我在辞职前就感觉工作不好找,但真正辞职后,发现工作更不好找了。真后悔当初没有去国外考个研究生。”

“躺平”只是表象 焦虑才是常态

有网友觉得,与其花钱请保姆照顾年迈的父母,不如把保姆的酬劳付给全职儿女,还能鼓励儿女多花时间陪父母,简直两全其美。

不过,跟父母一起住,还靠父母补贴生活开支,这不就是“啃老”吗?

父女
与其花钱请保姆照顾年迈的父母,不如把保姆的酬劳付给全职儿女?(海峡时报)

不不不,这些全职儿女坚持自己不是啃老族,声称这只是“空档年”(gap year),让他们有时间在家好好沉淀,整顿未来人生方向。

不过,据红蚂蚁所知,空档年不是这么过的吧?

看看新加坡的年轻人,都是趁着空档年到海外游历、实习或当义工,丰富生活阅历。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助理教授陆曦指出,选择空档年的年轻人一般有非常明确的打算,对未来职业生涯也有非常强烈的预期和信心。

“相比之下,中国的全职儿女大部分是被迫待在家里,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在家待着也不能积累社会实践。”

“即使通过了公务员或研究生考试,也可能面临失业市场更大的挤压,未必能够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这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不容小觑。”

陆曦说,在这种情况下,成为全职儿女只是自我价值无法获得社会肯定和接纳时的一种自我麻醉

他建议这些年轻人尝试创业,或把目光转向海外市场,到东南亚国家寻找机会。

表面看似“躺平”的职业儿女,内心其实充满了焦虑和不安。正如其中一名“职业女儿”所说:

“如果能找到理想工作挣高薪,谁会愿意在家躺平?”

父母出于爱护子女的本能,为他们挡风遮雨,让他们暂时逃离生活的捶打。

不过,父母护得了一时,护不了一世,子女终究要学会自己面对,靠自己找到出路。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