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边站就是靠边站 “两全其美”随时可能演变成“两头受害”
乱世更须有强外交
公共服务统筹部长兼国防部长陈振声9月初接受《联合早报》的专访中,抛出了一些金句,掷地有声,发人深省。
金句(一):选边站就是靠边站,靠边站就得选边站
陈振声说,我国必须有立场,保持成功和提供价值,才能与各国保持关联,由此减少被迫选边的风险。
这是新加坡一贯的立场阐述,小国如新加坡若是个无足轻重的国家,只能随着大国的音乐跳舞,甚至邻国也会对我国内政说三道四。
今天,大国很在意新加坡的立场,这显示了新加坡在国际上的分量。新加坡若被拉到一个阵营,可加强这个阵营的号召力。但新加坡也因此失去外交上的自主能力,久而久之,在国际上便没戏唱了。
选边站就是靠边站,就像戏台上跑龙套的小兵小将,走进走出,就是没有说和唱的份。
过去一直有一种论调,以为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国最好在国际上宣布为中立国,明哲则可保身。中立就是一切没有立场,凡事都与我无关。
但是,你不找事,事情就会找上你。
中东小而富的卡塔尔,一向在中东事务上摆出中立姿态,甚至以此为优势,扮演中东纠纷调节人的角色,同时,其国土上还有美国空军基地。意思是说,它的中立是得到美国的加持。
近日,以色列一次闪电式定点空袭,干掉了在那里开会的几个哈马斯组织高层领导。美国却没有强烈反应,只是惺惺作态地批评几句。美国如果说以色列事前没有跟它通报一声,大概没有人会相信。
所以,卡塔尔的中立给了它虚假的安全感,以色列的不给面子是一记警钟。卡塔尔尝到了“靠边站”的滋味。
外交部长维文医生9月3日在中小型企业大会暨资信商业大会(SMEICC)上致辞时说,新加坡过去赖以生存和成功的全球环境,正在发生剧烈震荡。
对于既受益于美国企业在全球的快速发展,又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加坡而言,一旦在日益加剧的大国竞争中站错位置,原本的“两全其美”随时可能演变成“两头受害”。
在中美竞争不断上升中,选错边的代价也跟着上升,企业界最先深受其害。
金句(二):目前最重要的其实不是关税本身,而是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
美国的高关税是一把刀,又引来中国和其他大国的报复。在刀光剑影中,其他没有能力报复和自卫的小国家,前路是一片阴霾,很难制定一个长远的策略。
金句(三):新加坡不是大国之间的传话人
陈振声说,新加坡不做传话人,只能不断重申我们以遵守国际规则,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列明的,各国不论大小都平等享有过境通行权以及进入海上航线和空中航道的权利。
大国的竞争结果就是划定新的势力范围,小国的利益会受到照顾吗?小国不做传话人,但必须发声,小国若以为自己是小国便都自求多福,即使不选边也同样是“靠边站”。
金句(四):不能单凭一场阅兵仪式就作过多解读
9月3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阅兵式,引起了全球高度关注。
近日来,甚嚣“网”上的一个论调是对新加坡没有派出最高领导,而是由正在访问广州、深圳的副总理颜金勇“顺便”出席检阅礼,深感不满。
另一方面,国务资政李显龙访问大版,接受日本的勋章。
而黄循财总理则访问印度,显然令不少中国社交媒体上的爱国主义者感到不爽,追问新加坡这么做是什么意思?
这种过度的解读,忽略了中国的大检阅是为了“记念”过去的抗战胜利,不是在于发起新一轮的抗战。
新加坡的最高领导没有出席大检阅,并不表示新加坡已经“选边站”。而新加坡两个邻国的领导,马来西亚首相安华和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的亲自捧场,也不表示马、印两国已经“亲中”了。
马、印两国都在大力发展基础建设,争取中国的参与,出席大检阅如果能为此加分,何乐而不为!
话说回来,选边站可能变成靠边站,哪里凉快哪里坐,也可能变成坐错边,因为国际形势如全球气候,说变就变,没有一处地方一直凉快着。
国防部、外交部以及国家安全协调处在9月15日公布了政府施政方针附录,主题是“在变化的世界中维护新加坡的地位”,强调“全民的投入和支持”,凸显国人才是确保国家安全的关键。
新加坡可以在强化武装部队方面作出足够的投资,而人的因素,包括国人对国防和外交的充分理解是无形的资产。尤其现在是网络时代,我们必须致力抗拒网上不利于国人团结和防卫心理的负面消息。
别忘了,信息战、宣传战也是一种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