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竟遭以色列空袭 境内的美国空军基地是干啥的?
新加坡还无端被网民点名
卡塔尔是中东的一颗明珠,什么事惹毛了以色列?
9月9日,以色列针对身在多哈的哈马斯高层进行“精准打击”。
空袭发生时,哈马斯谈判代表团正在讨论一份由美国提出的最新停火方案。六名遇难者中包括哈马斯首席谈判代表哈亚的儿子、哈亚的办公室主任和三名保镖。此外,哈亚的妻子和儿媳以及多名家人也在空袭中受伤。
这项肆无忌惮的空袭行动,令世人震惊。
美国的安全保护伞受质疑
卡塔尔是美国的主要盟友,也是美国在中东最大空军基地乌代德基地的所在地。
卡塔尔在加沙地带停火调解努力中一直扮演鲁仲连角色,经此一击,卡塔尔还有戏唱吗?
俗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以色列连美国的盟友都敢炸,美国的面子往哪儿放。因此,这个突袭多哈行动,引来几种解读。
首先,这个事件,令中东阿拉伯领导人开始质疑美国的安全保护伞是否靠得住。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中东和北非项目副主任杰兰马耶赫说:
“如果你是个境内有美国基地的阿拉伯国家,或像土耳其这样的北约成员国,在美国的主要盟友卡塔尔遭袭击后,你会开始对自己花大价钱得到的美国安全保护伞深深地感到怀疑。”
一个后果是,这可能促使阿拉伯国家加速与其他大国建立更牢固的经济、政治与军事联系,以实现联盟多元化。
科威特侦察研究中心创始人安杰里认为,以色列袭击卡塔尔使中东国家意识到,“美国安全保护伞的覆盖不再全面,它无法抵御以色列,而这是无法改变的”。
中东国家必须面对的抉择是:
一个强大的伊朗,或是一个强大的以色列,谁更可怕?
其他中东国家坐得住吗?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中东的关键外交政策目标,是削弱伊朗,促进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进一步融合。
但以色列盛气凌人的军事姿态,其他中东国家受得了吗?寻求与伊朗关系正常化,接下来可能是沙特、阿联酋和巴林等国必须认真考虑的选项。
哈马斯于2012年首次在卡塔尔设立政治办公室,多哈表明,接纳哈马斯的决定,是应美国的请求。
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指责以色列此次空袭是“国家恐怖主义”。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引述消息报道,卡塔尔已指示一个法律小组,探讨对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发起国际诉讼的可能性。
美国在此次空袭扮演什么角色?
美国在此次事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恐怕是个不解之谜。
美国总统特朗普撇清关系说,这是以色列自己的行动,与他无关。他的语气温和,不像是一个动不动就要制裁别人的老大哥样子。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15个成员国包括美国,星期四(9月11日)一致谴责星期二(9日)攻击卡塔尔事件,但却未直接点名以色列。
路透社报道,这份由英国和法国起草的安理会声明说:
“安理会成员国强调缓和局势的重要性,并表达对卡塔尔的声援。安理会成员国强调支持卡塔尔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然而,声明却不针对以色列。一纸谴责恐怖袭击的声明,文字如此扭扭捏捏,很显然是美国在幕后发挥的影响力。
卡塔尔给美国提供空军基地,一旦遭空袭毒手,美国却不能大义凛然地为它主持公道,卡特尔如何能吞下这口气?
新加坡与卡塔尔坚定站在一起
新加坡外交部在事件发生后,随即发声明说,这一恶劣且危险的行动,破坏了正在进行的加沙停火和人质释放谈判,以及卡塔尔为达成协议所做的不懈努力。外交部强调,“新加坡与卡塔尔坚定站在一起”。
同为区域小国,新加坡对卡塔尔的遭遇感同身受,小国在越来愈紧绷的国际关系中求存,既努力对区域和平作出外交贡献,又尽力避免选边站,考验我们的智慧与勇气。
网上平台总可以看到一类吃饱后在做春秋大梦的人,如此次有人对卡塔尔遭空袭极其幸灾乐祸,乘机批评像卡塔尔和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在大国竞争中“不选边站”赢取红利,还以为这是小国的智慧。
结论是,本区域国家,新加坡又再被点名,应该站在中国这一边,才能避免卡塔尔今天的命运。
其恐吓威胁之意溢于言表,也许是中国最近在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亮出犀利军事科技后,导致部分中国网民的头膨胀起来。
卡塔尔受以色列袭击,以色列没受谴责,卡塔尔反成了嘲笑对象。如此黑白不分、是非混淆,我们能靠向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