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SERS来了VERS 百万组屋爆量的时代老组屋还有盼头吗?
要让老居民安得其所
住房问题一直都是最牵动新加坡人心弦的课题之一。
过去几年的国庆群众大会,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和前总理李显龙,也多次利用这个场合,揭晓组屋相关的重要政策方向。
这包括去年宣布单身者在申购靠近父母的预购组屋享有优先权,2023年公布了新的组屋分类法。
至于对新加坡组屋有划时代意义的,则少不了2018年国庆群众大会由时任总理李显龙首次提出的自愿提早重建计划(VERS)。
上述计划,显然是为一些已逐渐“迈入晚年”的老组屋量身定做。
然而,VERS计划的概念虽已提出多年,相关细节却始终只闻楼梯响。
国家发展部长徐芳达上周二(8月5日)接受本地媒体采访时,才终于给出比较明确的时间表。
据他透露,当局会从2030年代上半期开始遴选几个地点试行VERS,并在2030年代末逐步扩大推行。
必须注意的是,自愿提早重建计划(VERS)和缩写只有一字之差的选择性整体重建计划(SERS)是不同计划,两者区别可参考下列图表。
简单来说,两者针对的问题点不尽相同,
SERS针对的是地点好,具重建潜力的组屋。
由于这些组屋屋契可能还很长,当局除了按市价赔偿,原屋主还能以津贴价格购买99年屋契的替代组屋,并额外获得最高达3万新元的补贴。
换言之,获选加入SERS的屋主有可能在不必自掏现款的情况下,买到相似房型或面积,而且屋契更长的替代组屋,多少有点“中马票”的意味。
选择性整体重建计划(SERS)的“选择性”是关键词,物以稀为贵,只有5%的组屋能获得SERS的“青睐”。
政府也已挑明,今后预料不会再有旧组屋列入SERS。
但组屋“老龄化”的趋势,势必需要另一项政策来因应,更具普遍性的VERS,预料是未来数十年的核心措施。
VERS项目其中一个已知条件,是在老组屋屋龄满70年或以上时启动,这是为了避免等到大批组屋99年屋契到期后才进行处理。
1970年代和1980年代,由于当时住房需求较高,曾有不少老组屋区集中在当时建成。
若全部组屋都等到99年“寿终正寝”后才规划重建,恐怕会在2070至2080年代引发大规模重建潮,届时不仅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还会加重建屋负担。
因此,政府将在2030年代开始逐步针对一些“年迈”的组屋展开VERS计划。
如何避免加入VERS的屋主亏本?
必须注意的是,尽管徐芳达交代了VERS可能开始推行的时间点,该计划的其余详情仍属未知,如需要多少比例的屋主同意,才能展开计划。
徐芳达强调,拟定和完善VERS的制度框架,是本届政府接下来的重要功课,这包括设定遴选地点的参数、确保有足够替代组屋供居民搬迁使用,以及为居民制定公平的赔偿配套。
民众最关心的,自然是被列入VERS过后,是否会变相吃亏,或没有赚头?
但一般预料,和犹如“中马票”的SERS相比,VERS恐怕无法复制贴上所有丰厚待遇,包括以津贴价购买全新替代组屋,和优渥的补贴等。
加入VERS计划的老组屋只剩30年或更短屋契,以市价赔偿的话,在屋契贬值的影响下,金额估计不会太高。
如此一来,VERS计划还会不会提供类似SERS,即以津贴价出售的替代组屋选项,预料会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若当局没有提供津贴价出售的替代组屋,或津贴比例不足,居民在VERS计划下迁出老组屋后,是否还有能力购买其他组屋,将成为VERS计划成败的关键。
另一边厢,转售组屋市场持续火烫,橙易集团(OrangeTee Group)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共有415个组屋单位以超过100万新元的价格成交,和去年同期相比,足足爆增了75.8%!
有观点甚至指出,到了2030年代,百万组屋可能随手一抓就有。
房屋市场的火热情况,难免会让人们在选择是否接受VERS计划时顾虑再三:
加入VERS计划后,手上拿到的赔偿金,是否足以让他们负担新组屋的价格,更别说转售组屋的价格到时是否会冲高至令人望门兴叹的境界。
距离2030年只剩5年时间,如何提出相关配套措施,确保老组屋居民加入VERS后,仍能安得其所,是本届政府的重中之重。
不尽然要使VERS成为像SERS那样的“生财工具”,但至少应避免居民在过程中变相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