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大家庭的虐童案中,这些孩子最可能受害

更新:
2023年08月29日 18:26
鞭打孩子
示意图。(联合早报)

即使孩子都是亲生,父母也可能大小眼

最近几天,新闻版面都被总统选举的最新发展占据,能突出重围,引起读者关注的新闻还在少数。

其中这样一个新闻话题,就跟兀兰坊馨乐园幼儿女教师涉嫌粗暴对待学童有关。涉事的33岁女教师在警方接获报案的六小时内被捕,并将于8月30日控上法庭。

事情引起广泛关注,与父母爱子之心不无关系,但一些孩子遭到虐待,施虐者竟然是自己的父母

过去几年较广为人知的虐童案件包括:

2016年:24岁狠毒父母在5岁亲儿出生几个月就送给他人收养,接回来1年后就开始对虐待他,不仅把他关进猫笼,还反复用钳子夹他臀部与大腿、用烟蒂灼伤他、用衣架打他等,最终甚至把亲骨肉活活烫死。两名被告育有数名孩子。

2017年:43岁的被告与前任妻子生下一对儿女后离婚,2015年再婚,同年被告被指开始虐待儿女,把他们裸身禁锢在厕所,还在厕所安装电眼监控他们,最后虐死了5岁亲生大女儿。被告和现任妻子也生了一对儿女。

2019年:33岁男被告和32岁女被告涉嫌于2014年3月,在振瑞路租赁组屋谋杀年仅两岁半的亲生女儿。夫妇俩育有七名儿女。

2020年:一名11岁女童持续遭29岁亲生母亲和28岁继父虐待,继父甚至用运动铁杆将女童暴打致死,目睹暴力过程的女童的母亲却见死不救。两夫妻还有3个儿子,一个是两人所生的,另外两个是妻子与前夫所生。

这些案件都有一个共同点:发生在育有多名孩子的大家庭。

但是,大家庭真的较可能发生虐童事件吗?

专家说:不一定。

多种因素相互造成虐童行为

接受《今日报》采访的专家认为,没有研究证据表明,有三个或更多孩子的家庭,会比只有一、两个孩子的小家庭,更容易发生虐童事件。虐童是多种因素相互导致的。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工作系助理教授Gerard Chung则说,虽然有研究发现大家庭是导致虐童案发生的一个因素,但它的影响还不及社会支持、家庭功能(即一个家庭里各成员的情感联系、家庭规则、家庭沟通以及家庭能否有效应对外部事件等),或父母的心理健康等其他因素。

关怀机构(Care Corner)社工Lydia Tan也认为,父母滥用药物或有攻击倾向这些因素,比大家庭还更可能导致虐童事件。

承诺心理保健(Promises Healthcare)高级法医心理医生June Fong指出,只有在添加了家庭成员后,给家庭系统增加了压力,才会增加发生虐童案的风险。

但家庭人数多或者贫穷都不是直接导致虐童案的原因,而是这些因素给父母带来的影响

“对于一些父母来说,如果困难超出了他们的资源和能力,无法应对养育子女和继子女的变化,他们可能会采取他们所知道的最快、最方便的方式,也就是通过暴力来获得服从、维护权威或恢复权力。”

虐童事件
为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家庭提供支持的计划,如新生儿诞生或孩子上学这些重要的里程碑,可能有助于防止虐待。(联合晚报示意图)

June说,一些父母如果无法应对孩子的行为,也可能会虐待孩子。 

“研究还表明,孩子表现出的行为越难应付,就越难控制,这就是为何看护者可能会忍不住以体罚来迫使他们服从。”

譬如,最近的研究表明,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儿童遭受虐待的风险更高。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数据显示,儿童保护服务处调查的虐童案件从2012年的383起,激增至2021年的2141起。

非性侵犯、性侵犯或疏忽照顾儿童的个案,均有增加。其中,去年调查的虐童案件比前年多828起,主要是因为社区合作伙伴(如家庭服务中心)转介了更多个案。

为什么某些孩子更可能遭父母虐待?

1. 头一胎育儿经验不足,老大较容易遭殃

很多人都说,老大是最幸福,不仅使用的东西都是新的,也能得到父母全部的注意力。

其实不然。

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NIE)的国立教育学院心理学和儿童及人类发展学系高级讲师Kit Phey Ling博士指出,缺乏育儿经验可能会导致父母对孩子有不切实际和无法实现的期望。

例如,当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期望时,他们可能会惩罚孩子。

“这种情况更有可能发生在家里的第一个孩子或继子女身上,因为父母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对孩子的期望是不现实的。”

“然而,当父母更熟悉自己的育儿角色时,他们可能会意识到孩子的行为是正常的,并相应地调整他们的育儿方法。”

“不过,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们行为的原因和后果,即使在有了其他孩子之后,他们也可能继续虐待第一个孩子。”

虐童案
社会若接受体罚,可能会导致虐待形成。(新报)

2. 即使亲生也可能会大小眼

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说,父母之所以只虐待其中一个孩子,而不是其他孩子,是因为它们与一个孩子关系不够亲密,或者与其他孩子更亲密。

父母可能会因为共同的兴趣、或孩子的相貌、气质、行为等多种原因,而对某个孩子产生更亲密的关系。

3. 灰姑娘效应导致继子女较可能被虐待

童话故事不完全都是骗人的。

在一些虐待案件中,继父母也虐待继子女。心理学家说,这可以归因于所谓的灰姑娘效应。

灰姑娘效应(Cinderella effect)是一个演化心理学术语,指继子或继女受到其继父母虐打、性虐待、忽视、谋杀等其他虐待的比率明显高于亲生父母亲子关系的现象。 

灰姑娘效应一词来源于童话《灰姑娘》,在故事中灰姑娘受到了其继母和继姐们的残酷虐待。

专家称,之所以产生“灰姑娘效应”,一些原因包括:缺乏共同的基因和出生时的依恋,以及要像照顾亲生孩子一样照顾继子女而产生的怨恨。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