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确诊病例连续第三天减低 病危者减少治愈者增至24人

更新:
2020年02月17日 23:21
竹脚妇幼医院
今天确诊的一岁男童是至今第三名被确诊送入竹脚妇幼医院隔离治疗的孩童,三人当中已有一人(两岁女童)在2月14日治愈出院。(联合早报)

四个好消息。

三、八、九、五、三、二。

放心,红蚂蚁不是在给蚁粉们出彩票真字,而是在罗列过去五天加上今日(2月12日至17日)的新加坡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新增确诊病例的增幅。

从情人节当天(14日)的巅峰值(单日新增九起)至今,我国的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三天下降,呈下跌趋势,这是个好现象,也是今天卫生部公布的“三大好消息”的其中一项。

新加坡今天新增的两个确诊病例当中,一人(第76例)是一岁大的新加坡籍男童。他是2月9日从武汉乘坐第二趟酷航包机回返新加坡的174名新加坡人当中,首名被确诊的。他是在抵达我国8天后被确诊。

另一人(第77例)是一名35岁的新加坡籍男子,曾与2月12日被确诊的星展银行职员(62岁的新加坡籍男子)有过接触。

17 Feb 2020 sg new cases.png
(叶安琪制图)

第二个好消息就是:在加护病房接受治疗的病危患者已从五人减至四人,今天又有一人离开加护病房,转到普通病房接受隔离治疗。

第三个好消息则是:今天有多达五人治愈出院。至今累计康复出院的总人数多达24人。本地首名治愈者是在2月4日康复出院。(详情如下)。

edited 1-6 discharged.png
(叶安琪制图)
7-12 discharged.png
(叶安琪制图)
13-18 discharged.png
(叶安琪制图)
19-24 discharged.png
(叶安琪制图)

截至2月17日中午12时,已经有1277人结束了14天强制隔离期,目前还有1081人在隔离当中。

有鉴于接下来还会有更多人从中国回返新加坡,我国政府今天也宣布从明晚(2月18日晚上11时59分过后)开始收紧冠病的隔离条例,用具法律约束力的14天居家通告(Stay Home Notice)来取代现有的14天缺席假(Leave of Absence)。

过去14天曾到过湖北以外的中国地区的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长期准证和工作证件持有者,回返新加坡后都会接获14天居家通告,隔离期间严格要求留在家不得外出,否则须面对重罚。他们在居家隔离期间一概不能像休缺席假者那样,可暂时出门用餐、打包食物或购买日用品。

联合领导跨部门抗冠病工作小组的国家发展部长黄循财今天在透露这项强化措施时指出,违反居家通告的外国人很可能会直接吊销工作准证或长期准证,违例的新加坡人则可能在我国传染病法令(Infectious Diseases Act)下被提控。

哈佛大学:新加坡的冠病确诊检测是“全球黄金标准”

今天其实还有第四个好消息。

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一组流行病研究人员在2月13日发表的最新报告,直接将新加坡的“输入性”冠病病毒的确诊检测工作标榜为“全球的黄金标准”。

该研究报告的四名作者写道:

“我们认为新加坡在2月4日就检测出18起确诊病例,是一个几乎完美的黄金标准。”

根据《今日报》今天的报道,上述研究人员指出,如果全球其余190多个地区都能达到新加坡的黄金标准,将能在全球范围内检测出多三倍的冠病确诊病例。他们认为,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目前的检测能力,只达到新加坡的38%。

20200217-changi airport.jpg
樟宜机场。(海峡时报)

去年在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简称EIU)发表的“防疫准备”名单上,新加坡针对重大传染病的防疫准备只排名全球第24,比泰国(全球第六)和马来西亚(全球第18)来得低

不过,在2月13日发表的这份哈佛报告中,在“防疫准备”榜上超越新加坡的澳大利亚(全球第四)、泰国和韩国(全球第九)却被哈佛这组研究人员列为:只达到新加坡的“输入性病例”检测能力的40%(稍稍高于38%的全球平均值)

哈佛大学的这份报告也补充说,非洲国家和中东国家这些在“防疫准备”榜上原本排名就低下的国家,只达到新加坡的“输入性病例”检测能力的11%。

换句话说,目前还有许多冠病确诊病例仍未被检测出来。用哈佛研究人员的话说就是:

“全球真正感染了冠状病毒的人,至少是目前已知确诊病例的2.8倍。”

不过,哈佛研究人员也同时指出,新加坡的检测能力并非100%有效,因为根据哈佛模型的演算,在新加坡目前已确诊的病例之上,应该还有1.8倍的确诊病例仍未被检测发现。新加坡目前已出现多起近期没去过中国的本地感染确诊病例,就是证据。

“新加坡和其他国家一样,采用的是发病症状和出行历史来进行筛选检测,因此究竟有多少起仍未出现发病症状或症状轻微的确诊病例没被发现,依然是个未知数。”

哈佛大学的这份报告目前还未进行同行评审。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