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新闻特写视频

在不同平台获取最新新闻

wechattiktokfacebookyoutubetelegram

取消考试 父母能接受吗?

花菲卫理小学小四学生在课室看书。(海峡时报)
花菲卫理小学小四学生在课室看书。(海峡时报)

家长们请不要那么怕输。

教育部长王乙康宣布,从明年起,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无须参加考试与计分测验。 校方将通过平时的课堂作业、 活动和小测试等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中一学生也不必参加年中考试,年底考试则保留。

此外,各校会在2020年至2021年分阶段,让小三、 小五和中三这些还不必参加全国性大考的学生,免考年中考试, 以便让他们有更多时间适应。

 2012年11月,南洋小学的学生和家长在等着小六会考成绩的揭晓。(海峡时报)
2012年11月,南洋小学的学生和家长在等着小六会考成绩的揭晓。(海峡时报)

坊间的反应褒贬不一,不难想象,教育工作者会欢迎这个改革, 大部分学生相信也会欢迎,因为学习的压力可能会减轻, 可能对改革有疑虑的,恐怕还是怕输的家长。 就如一些家长既要孩子考入提供直通车的学校( 因为不少都是社会心目中的“名校”), 又担心自己的孩子在选读直通车课程后, 因为无需参加中四普通水准会考,而少了一张文凭, 以及少了一次大考的实战经验一样,本次改革如果会遇到阻力, 大多会来自抱有这种心态的家长。

这些家长可能也会对本次改革的另一个内容不满, 学校今后将简化成绩单,除了不再计算考试分数的小数点, 也取消排名,不公布学生在全班和全级的名次。 这有助于减轻学生之间攀比成绩的恶性竞争压力, 但是却让家长失去了评估自己孩子进入名校、 成功申请奖学金等的概率。圈子里有孩子的家长, 不少已经发出类似的担忧。

公平地说,这次改革的确能够减轻学生的压力。这种实际的改革, 才能真正落实此前“少教多学”的改革方向。从更高的层次, 这也是为了让学生不会对学习产生负面情绪, 甚至进一步培养对学习的乐趣和热情。智能科技一日千里, 意味着未来人类必须终身学习,才能不断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如果年轻人的学习热情,在高压锅的学校考试环境里消磨殆尽, 一毕业就觉得解放,不必再学习, 最终将同终身学习的目标背道而驰。

 2011年10月,南山小学老师给学生上补习班,以应付小六会考。(海峡时报)
2011年10月,南山小学老师给学生上补习班,以应付小六会考。(海峡时报)

家长已经内化了残酷竞争的价值观

必须说,在激烈学校竞争环境里脱颖而出的“成功”家长, 已经内化了这种残酷竞争的价值观, 觉得学习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用功,比别人聪明,比别人厉害。 这种竞争的本能,也延续到对待自己孩子的学习上面, 下意识地把孩子的成绩当作自己竞争努力的结果。

所以,本次教育改革的成功,除了教育部和学校的坚持, 还少不了家长的支持。但是我们知道, 价值观和心态的改变是最困难的。 如果家长不能意识到减轻孩子压力的重要性, 把不良的竞争因素慢慢排除在学习环境之外,再多的改革, 恐怕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家长可能会认为减少考试, 只是让老师的工作更轻松,而怀疑改革的真正用意。

教育部和校方因而有必要花一些功夫,慢慢教育家长, 通过坦诚的交流,说服他们接受改革的用意。家长必须清楚, 改革的真正受益者是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别人,减少考试竞争的压力, 不但会让学习生涯更为多姿多彩, 也可能降低孩子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患上心理疾病的可能性。

深入阅读

深入阅读

深入阅读

请勿错过我们的更新内容与资讯。
加入我们吧!

tiktokfacebookyoutubewechattelegram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 antseditorial@redants.sg

Red Anthill Ventures Pte. Lt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