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新闻特写视频

在不同平台获取最新新闻

wechattiktokfacebookyoutubetelegram

市道好不好,看看房屋转售量就知道?

经济数据显示新加坡前景不错,但房屋转售市场中买家的谨慎,却透露出另一种不同的信号。
经济数据显示新加坡前景不错,但房屋转售市场中买家的谨慎,却透露出另一种不同的信号。(联合早报)

这种谨慎并非坏事

新加坡贸工部今日(21日)调高了今年的经济预测,预估我国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将成长约4%,较早前预测的1.5%至2.5%高。

经济情势看来不错,市面上却似乎透露出稍微不一样的信号:

本地公寓及组屋转售市场在今年10月不约而同“出现了一丝凉意”。

房地产经纪公司ERA研究和市场情报,以及市区重建局的数据显示:

  • 今年10月只有753个公寓单位转手,较前一个月减少35.3%,已是连续第三个月下滑,并且是2024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房地产网站99. co和新加坡房地产联合交易网(SRX)的数据则显示:

  • 转售组屋今年10月的交易量仅有1347宗,较前一个月下跌38.4%,更是2020年以来的新低。

根据亚洲新闻台报道,部分房地产经纪也透露,如今房子从上架到卖出的等候时间,要比过去延长不少。

本地组屋及公寓的转售交易量皆在10月出现较大的跌幅。
本地组屋及公寓的转售交易量皆在10月出现较大的跌幅。(联合早报)

观望心态从何而来?

在东方社会的观念中,购买房子,有个栖身之所,可谓是人生大事。

从数据来看,本地经济明明前景不错,人们却对买房裹足不前,这或许意味着,对于经济前景,人们心中所想的可能是另一幅光景。

一方面,今年10月本地有许多新公寓项目推出市场,这可能是公寓转售市场冷飕飕的部分原因。

但另一方面,对未来信心不足,显然也会让诸多潜在买家思考再三——担心经济放缓,害怕饭碗不保,万一有个闪失,背下的房贷恐怕会“吃不了兜着走”。

国际调查公司舆观(YouGov)上个月公布的一项调查,就揭示了新加坡人的这种心理。

调查发现,

  • 仅有四成新加坡人有信心保住现有工作;

  • 六成对保住饭碗缺乏信心的受访者,则把经济不确定性(47%)列为最令他们担心的因素。

本地职场目前确实处于这种氛围。

招聘咨询公司华德士(Robert Walters)本月的一份调查显示,每五名新加坡专业人士当中,就有四人因担心失去工作保障而不敢换工作。

新加坡人力部数据也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的月均辞职率仅为1.1%,是当局1998年开始追踪辞职率以来的最低水平。

有六成新加坡人对现有工作缺乏安全感。
有六成新加坡人对现有工作缺乏安全感。(联合早报)

舆观的调查也揭露,新加坡人对本地经济前景的看法不一,乐观、悲观、心里没底者皆有之:

  • 25%受访者认为,本地经济接下来半年里可能面临衰退;

  • 31%相信我国经济仍可维持稳定;

  • 约26%认为经济走势难以预测;

  • 19%相信新加坡经济会呈现增长。

此外,即使对新加坡经济有信心,但同一批受访者对全球经济走势却大多不表乐观,43%认为未来半年全球经济会陷入衰退。

换言之,许多人目前都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警觉。

这或许就解释了,为何新加坡转售组屋及公寓的交易量开始放缓。

生活成本上涨仍然是不少新加坡人最关切的经济课题。
生活成本上涨仍然是不少新加坡人最关切的经济课题。(联合早报)

新加坡并非唯一经济数据良好,但人们对前景依然戒慎恐惧的国家。

美国经济在人工智能(AI)的荣景推动下,即使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等不确定性,今年以来仍开出了不错的成绩单。

但即使AI相关企业如英伟达业绩持续飙高,人们对AI泡沫的担忧却始终挥之不去,美国消费者信心更在11月降至三年来新低。

荣景之下,不少人都担心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进而在消费支出方面更保守谨慎。

这可被理解为一种有备无患、未雨绸缪的心态。

在新加坡,这种警觉心也并不罕见。

新加坡经济持续看俏(至少经济师是这么认为的),但如果问问身边周遭的人,对经济缺乏信心、对工作没有安全感、担忧生活成本问题的人肯定不少。

但某种程度而言,只要不过度影响消费导致通缩,人们这种如履薄冰的谨慎,并非坏事。

因为它意味着,即使暴风雨来临,大多数人就算难免“被雨淋湿”,也能全身而退。

请勿错过我们的更新内容与资讯。
加入我们吧!

tiktokfacebookyoutubewechattelegram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 antseditorial@redants.sg

Red Anthill Ventures Pte. Lt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