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新闻特写视频

在不同平台获取最新新闻

wechattiktokfacebookyoutubetelegram

在新加坡开餐饮店 必须撑过五年才有可能熬出头?

几乎每个本地商场的大部分店铺都是餐饮业,图为福南商场。
几乎每个本地商场的大部分店铺都是餐饮业,图为福南商场。(海峡时报)

比“七年之痒”还难熬?

在新加坡经营餐饮店,如果撑不过五年,基本上就玩完 Bye Bye 了。

为何这么说呢?

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11月5日,以书面的方式答复议员符策翔(丹戎巴葛集选区)的口头询问时指出,

从今年1月至10月23日,共有2431间餐饮店结束营业。其中有63%经营不超过五年,而在这当中,高达82%的业者在历年的报税记录中从未录得盈利。

换句话说,平均每个月就有243家餐饮店倒闭,相当于每天约有8家关门大吉。

进一步细分来看:

  •  约882家(占36.3%)营业未满三年;

  •  另有650家(占26.7%)营业时间介于三年至五年之间。

看来,“五年”真的是餐饮业的一道迈不过去的坎。

似乎只要能熬过这段关键期,倒闭的几率就会显著降低。

根据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制局(ACRA)的数据:

  • 经营五年至10年后结束营业的餐饮店占17.2%;

  • 经营10年至20年后歇业的占13.8%;

  • 至于营业超过20年后才停业的仅占5.9%。

值得一提的是,ACRA并没有企业实际营运时间的记录,注册年限指的是企业从注册日期到注销日期之间的年数差距,因此他们的实际营运时间可能更短。

“餐饮业者”的定义包括餐馆、咖啡馆、快餐店、食阁、小贩中心、咖啡店、食堂、以外带或外送为主的食品与饮料摊位、酒吧、售卖熟食与饮品的摊位,以及餐饮供应商。

今年本地有哪些餐饮逃不过关门命运?

坐落于青木道,经营了五年的餐馆“家嫂”今年9月关闭。
坐落于青木道,经营了五年的餐馆“家嫂”今年9月关闭。(新明日报)

光是今年,本地就频频传出餐饮店关门的消息,不仅是本地品牌餐馆、新进场的餐饮业受到打击,就连名厨坐镇、明星加持或米其林金字招牌餐馆,都难挡倒闭潮。

红蚂蚁列出其中的一些:

  • 成立于2020年的Superfood Kitchen,于8月31日宣布关闭位于来福士城(Raffles City)的最后一家门店;

  • 成立于2017年的餐饮集团Prive,于9月1日宣布关闭旗下仅剩的五家门店;

  • 成立于2011年的知名蛋糕连锁店Twelve Cupcakes,于10月29日宣布旗下34个分店全部停业;

  • 拥有超过85年历史的“家嫂”,三年前因疫情冲击,先后关闭了厦门街老店瑞记(家嫂)鱼头米粉(开业25年)和欧南旗舰店(开业20年)。其位于青木道(Greenwood Avenue)、经营了五年的最后一间门店也于今年9月熄灯。

至于“过江龙”品牌方面,2012年进入新加坡的Eggslut、Burger & Lobster、Manhattan Fish Market、Prata Wala以及Poise、Shinji等八家米其林一星餐厅,也在今年年头相继停止营业。

好一些餐馆,红蚂蚁都还没来得及去品尝,就已经倒闭了。

餐饮店倒得快也开得快

位于新达城的绿茶餐厅。
位于新达城的绿茶餐厅。(sethlui)

要撑过五年,资金储备显然不能少。

尽管在今年1月至10月23日期间有2431间餐饮店停止营业,但同期也有3357间新店开张。

换句话说,平均每个月就有约335间餐饮店开业,相当于每天约11家。

这背后原因也很直观,餐饮业门槛相对低,开店资金容易筹集,加上外卖平台和新消费趋势的推动,让许多人敢于创业。

同时,新加坡的餐饮市场需求大、更新快,也让新店不断涌现。

当然,新开业的餐馆中也少不了“过江龙”,毕竟它们资金雄厚,扩张能力强。

  • 泰国的Lee Place云吞面今年6月登陆新加坡,获得被誉为“泰国本土版米其林”的Shell Shuan Shim认证,俗称“绿碗公”;

  • 中国拥有500家门店的浙江菜餐厅绿茶,于9月在本地开张;

  • 马来西亚米其林必吃美食“海脚人”,也于9月在新加坡开业;

  • 主打台南关庙面的台湾面食品牌老妈拌面进军新加坡,于今年4月和8月分别开设了两家门店。

但本地餐饮业供过于求导致竞争激烈、租金与人力成本高、难请员工、运营经验不足,使得不少店家难以撑过五年。于是,“倒得快,也开得快”成为市场的常态。

请勿错过我们的更新内容与资讯。
加入我们吧!

tiktokfacebookyoutubewechattelegram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 antseditorial@redants.sg

Red Anthill Ventures Pte. Lt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