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区域的甘榜精神”! 新马泰菲用户跨境点餐为印尼送餐员送暖
来点正能量
大家提起手机点餐时,除了祭祭五脏庙,还是给朋友送点好吃的,有没有想过也可以给素未谋面的外国送餐员雪中送炭?
印尼8月底发生大规模暴乱之后的几天,就有好些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等国家的人为印尼的送餐员送暖,甚至在东南亚带红了一个主题标签:
#SEAblings。
标签将东南亚的英文缩写SEA嵌入英文单词siblings(兄弟姐妹、手足的意思),带出东南亚各地网民之间犹如手足的互相关怀。
《雅加达邮报》9月11日刊登的一篇评论也指出,这种跨境声援仍在持续,虽然最终可能随着印尼局势平息下来而消散,却显示数码平台能在没有任何政府或人道组织参与的情况下,促进不同国家的人民之间的团结。
网民分享跨境点餐步骤
私召电单车骑士Affan Kurniawan在8月28日被镇暴车意外撞死后,印尼民众示威就从首都雅加达蔓延至多个省市,并进一步演变为暴力冲突。
综合媒体报道,东南亚不同国家的网民几天后便开始鼓励彼此通过送餐应用,为印尼送餐员送上食物和必需品,以示支持。此举在短时间内便获得广泛响应。
有网民制作视频,几乎是手把手传授相关步骤:
将送餐应用的界面转换印尼当地界面,并选择目的城市
将送餐地点设定在当地一座地标,如商场、酒店等
订购食物或物品
下单前,注明该订单是送给外送员的,或者请外送员分发给有需要的人
付款后,还可以打赏小费,给予外送员额外援助
也有细心的网民提供了另一些小贴士,例如:
外送目的地越靠近取餐地点越好,让外送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递送
选择食品时输入“warung”(路边摊),让开设路边摊的小贩受惠
由于多数印尼人是回教徒,最好订购清真食物
除了食物,网民也建议查询个别地区人民的需求,为当地人订购食水或医疗用品等物资。
一些印尼的外送员收到这种另类援助后,在社交媒体上向来自区域国家的外送平台用户致谢。
其中,署名aktaasli的印尼送餐员红着眼眶说,当地暴乱导致道路、学校和办公场所关闭,使他接获的订单锐减,影响他的生计,并感谢外国人士对印尼外送员所展现的关怀。
视频中也可以看到他与友人会面,分享一名新加坡用户为他们订购的饮料。
“跨境声援”因科技才行得通
《雅加达邮报》评论分析这个现象时指出,这种“跨境声援”之所以行得通,主要是因为外送平台允许来自不同国家的用户,在其覆盖范围内的国家下单。
声援行动一共有多少人参与目前还不清楚,但路透社称,Grab表示来自印尼以外的订单,尤其是东南亚和东亚国家,的确有所增加。
另一个外送平台Gojek也告诉《海峡时报》,该公司在印尼推出让用户购买套餐、向送餐员表示感谢与支持的选项,广受顾客欢迎。
铄翼国际事务高级分析师穆斯塔法博士(Mustafa Izzuddin)接受《海峡时报》访问时则将这一现象形容为“本区域的甘榜精神”,并可能为东南亚未来的跨境合作定下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