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新闻特写视频

在不同平台获取最新新闻

wechattiktokfacebookyoutubetelegram

又当实习生又当设计师 新加坡中学生告诉你什么叫后生可畏

实习生向来是高等学府的学生,近来却有年轻化的趋势。图为《逗号》2022年实习生章楚颖(左)随记者外出采访。(联合早报)
实习生向来是高等学府的学生,近来却有年轻化的趋势。图为《逗号》2022年实习生章楚颖(左)随记者外出采访。(联合早报)

英雄出少年

“实习次数越多越好,每个学校假期实习一次,升上大学的时候,就累积五、六次实习经验了。”

莱佛士女中四年级生莎拉(化名)这样对亚洲新闻台说。

中四对红蚂蚁来说虽然已经是尘封的记忆,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年只知道学习、练习、复习,电视看多了还知道新加坡武装部队定期在南部岛屿举行军事演习,演习时会使用空弹和雷光弹......

实习?对不起,完全没有概念。

两年前,我们还在说累积实习经验成了大学生之间的军备竞赛,没想到一转眼这股风潮已经吹到十五、十六岁的中学生了。

不单如此,现在的中学生还成了设计师,当人们还在烦恼墙上钻洞产生的大量灰尘如何清理,他们早已找到了答案。

实习生:累积经验比薪水更重要

寻求实习机会的中学生目前虽然还不多,但亚洲新闻台指出,他们的人数正在增加,且往往是无偿实习,目的是及早探索职业道路,并累积工作经验。

淡马锡中学中四学生Aloysius Lim今年三月的学校假期选择不去跟朋友打球,而是到社企Make the Change报到,参加一个星期的实习计划,代表该社企参加青年活动,并主持工作坊讨论。

结果,Aloysius为了完成一个项目,在假期结束后的两个月里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实习。

即便如此,Aloysius起初也没想到中学生也能参加实习计划,而是与学校的教育与职业辅导员谈过之后,才决定申请到Make the Change实习。

“我们必须明白,可以为自己创造这些机会,不必等待学校为我们安排好一切。”

Make the Change今年六月录用了四名来自华中国际学校的实习生,“将自己的特长和活力贡献给团队”。(取自Make the Change网站)
Make the Change今年六月录用了四名来自华中国际学校的实习生,“将自己的特长和活力贡献给团队”。(取自Make the Change网站)

文首提到的莎拉,也抱持这同样的心态。志在医学的她早在去年就申请到一个家庭诊所实习,今年的六月假期则在一家牙科诊所实习,接触不同的医药领域。

莎拉称,自小就“痴迷”于卫生课题,中学一、二年级便对医学产生兴趣,因此决定在这个领域寻找实习机会,日后报读大学时,也可以借此展现自己攻读医学的决心。

莎拉的两段实习虽然都只有五天,但她认为这已经足以让她深入了解这两门专科。

两人获取实习机会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莎拉被多家医院和诊所拒绝后,父亲才通过一名相熟的医生为她牵线;Aloysius则是在正式申请后,通过两轮面试才获录取。

她和Aloysius都是无偿实习,但两人都异口同声地告诉亚洲新闻台,从实习中获得的经验更有价值。

青少年工作须符合哪些条件?

莎拉和Aloysius都是16岁的中四生,但新加坡雇主在这些条件下,可以雇佣13岁至16岁的青少年:

13岁到15岁的青少年

  • 只可在非工业场所从事轻松的工作,如递茶倒水或清洁工作

  • 须有家人同时在场工作,才能在工业场所工作,如建筑业和制造业

15岁到16岁的青少年

  • 可在非工业和工业场所工作,但若是后者,雇主必须通知人力部,并在聘请青少年之后的30天内呈交体检报告

通过设计解决日常问题

即使不在积极寻找实习机会,新加坡的中学生也可能从日常生活汲取灵感,设计出一些美观实用的工具,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

来看看教育部今年设计与科技奖的得奖作品,他们包括育德中学(Edgefield Secondary School)、基督堂中学(Christ Church Secondary School)、励志中学(Pasir Ris Crest Secondary School)和立才中学(Commonwealth Secondary School)四所中学的毕业生所发明的工具,有的能为你清洁梳子齿间的缝隙,有的确保液体倒入任何瓶罐都不会溢漏:

Loading embed...

有网民指出,这些得奖作品严格来说不算“发明”,市面上已经有许多类似的产品。

但红蚂蚁还是觉得,上述各位同学的创意和毅力还是值得大家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勇敢前进。你们说是吗?

深入阅读

请勿错过我们的更新内容与资讯。
加入我们吧!

tiktokfacebookyoutubewechattelegram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 antseditorial@redants.sg

Red Anthill Ventures Pte. Lt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