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新闻特写视频

在不同平台获取最新新闻

wechattiktokfacebookyoutubetelegram

副业不再只是捞外快 更开明的老板允许员工做“斜杠青年”

这些年轻人拥有一份正职,也从事副业。(TOFU TOFU, JOEY CHAN, 海峡时报)
这些年轻人拥有一份正职,也从事副业。(TOFU TOFU, JOEY CHAN, 海峡时报)

光明正大赚外快

以前瞒着雇主打第二份工,往往只是为了赚点外快,也被视为不正当。

疫情过后,越来越多新加坡人开始从事副业,不仅是为了拓展收入来源,也希望在工作中实现创意表达、追求个人满足与成就感,并塑造自己的个人品牌。这一趋势在千禧一代和Z世代中尤为明显。

副业更被重新定义,贴上更积极的标签,例如“拼搏工作”(hustling)、“多重职业”(polyworking)、“斜杠人生”(slash career)或“组合式职业”(portfolio career)。

有些员工仍然低调行事,但也有越来越多人公开经营副业,甚至还获得雇主的支持与鼓励。他们的老板也比以往更开明,只要本职工作表现不受影响,便不加以干预,认为员工可因此带来的新视角与技能。

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简称ACCA)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新加坡受访者中有33%表示他们目前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还有从事额外的工作。

这份报告涵盖包括新加坡在内、来自175个国家的万余名受访者。报告指出,随着越来越多来自东南亚的年轻人接触社交媒体和科技,他们的观念可能因此改变,更愿意从事副业。

新加坡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区域经理梁俊然指出,社交媒体无疑在推动创业常态化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本地的教育体系一直积极鼓励理工学院和大学生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思维。这种从学生时期就开始的引导,让许多年轻专业人士即使已有全职工作,也更有信心尝试创业。”

爱动物的Z世代把上门照料毛小孩当副业

提供毛小孩保姆服务的Joey Chan。(Joey Chan)
提供毛小孩保姆服务的Joey Chan。(Joey Chan)

26岁的Joey Chan是一名动物爱好者,目前在纸板游戏主题咖啡厅“The Mind Cafe”担任全职业务拓展经理,同时也经营着一份与毛孩有关的副业。

她留意到,许多宠物主人在出差或旅行时,常为无人照看宠物而烦恼,便萌生了提供上门照护服务的想法。

Joey的服务包括上门为毛小孩喂食、清理排泄物,必要时也会协助喂药。她也提供遛狗服务,协助因工作繁忙而无暇亲自带宠物出门的主人。

她告诉《海峡时报》:

“很多客户后来都变成了固定客户,有些甚至把家门钥匙长期交给我,好让我在他们需要时随时上门帮忙。”

在假期等需求高峰期,她有时一天要跑五六个住家。为了兼顾副业与正职,她严格把服务时间安排在下班后或周末。

她说:

“虽然真的很累,但我之所以坚持,是因为我真心热爱这份工作。这不仅仅是一份副业,更是我个人的使命。”

以Joey为例,她的雇主就非常支持她从事宠物照看服务的副业。

“我们之间有一个共识,只要不影响我的工作表现,我也能继续履行职责,那就完全没有问题。”

大学时创业,踏入职场后仍继续经营

Jonathan Tan(左,手持相机)与Tok Wei Cheng(右)是Acuppa联合创始人。(海峡时报)
Jonathan Tan(左,手持相机)与Tok Wei Cheng(右)是Acuppa联合创始人。(海峡时报)

有些人将副业视为小型兴趣项目,另一些人则希望将其做大做强。

28岁的Tok Wei Cheng和27岁的Jonathan Tan在大学时期共同创办了一个专门收录新加坡居家生意的线上目录平台Acuppa。

目前,平台已有超过140家商户入驻,且无需支付上架费用。这些商家大多拥有全职工作,主要在周末或平日晚间营业。

这个平台帮助小型商家与附近居民建立联系,带给两位创始人极大的满足感。虽然两人分别在行销和科技领域拥有全职工作,但他们仍会利用业余时间拜访商户,为他们拍摄宣传影片,并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平台。

Tok Wei Cheng表示,Acuppa的发展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平台已具备商业化潜力,但两人仍在审慎考虑下一步计划,因为要真正实现规模扩张,他们必须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

许多居家卖咖啡的都有正职

在勿洛住家卖抹茶拉铁Tofu Tofu以及榜鹅住家卖咖啡的That Day At Home就是例子。

Tofu Tofu的老板Tris Su(34岁,市场营销专业人士)从今年3月开始在家售卖时下流行的抹茶拿铁,销售量已从每个周末约15杯增加到现在的60多杯。

“我真的很享受整个制作过程,从打发到包装,一点也不觉得麻烦。”

她低调经营她的周末副业,与她的全职工作“完全分开”,以避免利益冲突。

Loading embed...

That Day At Home的店主LX(35岁,在科技业工作)匿名接受《海峡时报》访问时说,她和丈夫有一次同游曼谷时,偶然走进一间氛围温馨、音乐迷人的小酒吧,便萌生了在自家邻里打造类似氛围的念头,这也成为她在榜鹅开设居家咖啡馆的灵感来源。

她和丈夫在正式营业前不断尝试不同的咖啡豆与冲煮方式。

“光是抹茶,我就花了一年时间尝试不同品牌和配比,才调出让我觉得刚刚好的味道。"

她感激雇主对她这项小事业的支持。

“我是出于兴趣才经营这个项目,这样做的好处是它让我们可以坚持初心,专注于做好每一杯饮品,在过程中与社区建立真实的连结。”

Loading embed...

每个雇主对副业的容忍度各不相同

多位专家接受《海峡时报》访问时表示,只要员工在本职工作中达标,雇主通常不会反对他们从事副业。

不过,雇主对副业的接受度仍会因员工资历、行业性质及工作本身的特点而有所不同。

会计与企业服务公司Berru.C 联合创办人Jeffrey Li表示,他乐见员工通过副业培养新技能,并应用在本职工作中。比如,一名助理会计员就协助公司建立了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简称CRM)系统。

他说:

“我们有几位会计员在经营自己的线上小生意,或帮家人打理网店,这些经验为他们带来了新视角与实用技能,而这些能力是传统会计工作难以培养出来的。”

人力资源顾问公司Emplifi创办人Juliet Tan也指出,有些雇主甚至会投资员工的副业,成为他们的股东。

不过,在某些行业,例如零售与餐饮,雇主通常不鼓励员工从事副业,因为他们希望员工能在休假时好好休息。

“副业可能影响员工表现,原因包括休息不足和注意力分散。”

信约律师事务所的董事兼雇佣纠纷律师许存涵则指出,员工与直属上司之间的关系也是关键因素。

“如果员工表现良好甚至超出预期,雇主通常会正面看待他们的副业。反之,若员工表现不佳,雇主就可能将问题归咎于副业,甚至以此为由,试图让员工离职。”

他也表示,如果雇佣合约中没有明文禁止员工从事额外工作的条款,法院通常也不会轻易施加限制,去阻碍员工在空余时间增加收入的权利。

温馨提醒,根据国内税务局(IRAS),从副业中获得的收入,即使该业务未在会计与企业管制局(ACRA)注册,仍属于自雇收入,须依法缴税。

纳税人须申报上一年度的副业收入,若符合以下任一条件:

  • 年收入超过2万2000元;

  • 副业净利超过6,000元;

  • 属于在新加坡有收入的非居民。

在申报副业收入时,纳税人可扣除相关的可抵税业务支出,如包装材料和食材成本,以减少应纳税收入。

梁俊然指出,只要在明确界限下负责任地经营,副业才会越来越被社会接受,甚至受到肯定。

“简单来说,副业本身并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管理。”

深入阅读

深入阅读

深入阅读

深入阅读

请勿错过我们的更新内容与资讯。
加入我们吧!

tiktokfacebookyoutubewechattelegram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 antseditorial@redants.sg

Red Anthill Ventures Pte. Lt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