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百货公司难道只能被时代淘汰,进入倒计时模式?

更新:
2022年08月04日 20:33
奥奇搬迁
奥奇公司宣布结束在乌节坊的营业,未来将转战邻里零售市场。(新明日报)

乌节路零售版图的挑战不小

朋友上周下午邀我去逛街,因为位于乌节路乌节坊经营十八年的奥奇百货公结束营业,在十月关闭前举行大减价,我带着一丝“或许能买点什么”的空泛期望去了。

其实,我更想看本地仅存的百货公司老字号之一如何在网购大行其道的时代毅然离场。也许,这仅仅是迎接新挑战的开端而已?

奥奇
许多人都趁着乌节坊奥奇百货分店结束营业前,前去淘打折商品。(新明日报)

奥奇公司其实是乌节坊的业主,于2001年购入,2004年开业至今。公司宣布结束营业时,表示未来将转战邻里零售市场,奥奇目前还保留牛车水和雅柏广场两家分店。据称,原址将出租给新鲜食品和杂货公司,也许这样更有利于其主业百货业的未来发展。

从事件本身,我们看到本地的购物黄金地段乌节路的频频“失血”。一个接一个的百货公司纷纷放弃零售据点;近年撤离市中心的百货公司老字号包括美罗、罗敏申和John Little。

美罗
长堤坊的美罗在1996年开业。(美罗集团)

最大的原因之一是网购大军已经势不可挡,新冠疫情数年来长久肆虐更是加剧这个步伐,疫情至今还没有到头,然而网购的影响力已从年轻一代蔓延到中生代,现在连老年人网购也已经是轻而易举、稀松平常的事。

网购已不是一种生活习惯,而是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生活选择和方式。回过头看,传统百货业难道真的只能进入倒计时,返魂乏术?

大环境确实艰巨,全球的零售商店都难以幸免,乌节路从疫情的惊魂尚未恢复过来,也情有可缘,然而零售业本身有没有跟上时代步伐进行改革才是问题的另一面向。

乌节路是曾经的购物天堂,然而随着邻里商场遍地开花,乌节路一代商圈除了顶级奢侈品牌之外,从餐饮到一般的零售需求,还有什么是邻里商场所不能提供的?换句话说,乌节路零售版图的挑战比想象中还大,我们真无需再自欺欺人,旅游资本和竞争力的削弱已经昭然若揭。

乌节路人潮
乌节路上的人潮。(海峡时报)

在那一个人流冷清(除了慢条斯理抢购的中老年奥奇客户之外)、阳光却灼热刺眼的乌节路午后,我特地从奥奇乌节分店走出去,去隔壁先得坊(Centrepoint)驻足在又熟悉又陌生又感觉特别空洞的楼面,缅怀过去零售业打折时人头攒动的巅峰与辉煌景象。

曾经,先得坊“罗敏申时代”的圣诞灯饰可以亮起一条街和广袤的夜空,可以带旺整栋商场人气的光景已不再复返。

百年老字号罗敏申在2014年先撤离先得坊,美罗接手五年后,在2019年也难敌颓势而关闭。罗敏申在2021年初也彻底在本地结束营业(仅剩网站操作),美罗目前只剩下百利宫和兀兰两家分店。

罗敏申
罗敏申在2021年初彻底在本地结束营业。(海峡时报)

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我理解大环境带来的挑战,理解越来越多百货商场终究会消失,但是情感上我还是希望传统百货业能百折不挠,可以销售长虹,留得一个是一个。

这是由于身为中生代,我始终对百货公司怀有童年的温暖记忆,以及因此积累和养成的购物习惯和偏好。我当然拥抱网购带来的便利,然而我更喜欢实体购物体验带来的新鲜感、服务品质以及“出门逛街”的社交选择。

你不要跟我说,你的人生轨迹里没有百货公司的踪迹?

我永远记得先父买给我的第一个小学用的书包是在诗家董(Tangs)买的,红色的长方形书包,上面有个彩蝶的图案。

小时候,我们没少去伊势丹和曾经的八佰伴。妹妹身高和我几乎一致,父母每次买的衣服一定成双成对的买;弟弟的第一套乐高玩具和火车模型也在那里买。

伊势丹百货
伊势丹。(海峡时报)

小时候,百货公司对我们而言装载我们的期盼,实现我们的小小梦想,带来永难磨灭的喜悦以及和亲人朋友连结的甜蜜回忆。

一个人,即是社会动物,生活再简朴也是购物的动物,除非你选择住在山洞里。传统百货业能生存至今,必有其人性化与合理的地方,它便利的在一个场所提供包罗万有的商品,唯一必须变更的是它必须满足现代人更精准、更少时间购物的需求,以及与更多的购物选择竞争。

我始终认为本地零售百货业似乎一直太自满,没有太多长足的改进,并没有充分和积极转型,及时融合及开发线上线下购物渠道、提升和刺激网购时代的整体购物体验而已。

本地成功的例子,我认为是日本的高岛屋(Takashimaya)和诗家董。它们至今依然称霸乌节路,人潮不断,品牌选择多元。其线上线下的宣传毫不马虎,一个限时折扣和会员优惠的温馨简讯和电邮,会把人兴奋得马上换衣出门抢购,甚至不惜排队守候也毫无怨言。

高岛屋
高岛屋义安城的外观。(联合早报)

未来,网购的便利性会继续令商品廉价化和普遍化,拥有地势便利的百货公司再也不能从价格上竞争,否则只会越低价就越迷失方向,简直是浪费租金而已。

他们必须是从商品的独特性(例如多支持和扶持本地品牌和引进各国不同的品牌)、提升和开发购物体验和空间的多元性(例如独有的餐饮食肆、互动体验)、服务的精致化(会员制度)和温馨的人性化来下手。

要斗价格,你斗不过薄利多销电商平台;要斗速度,你斗不过快递专送的便利,你还能拿什么去推动和吸引人到你的百货公司走一趟?

说起购物经验,我记得第一次逛英国Harrods百货公司简直惊为天人。1849年以杂货店起家至今的公司已经不是一个商业存在,而是一个横跨数百年、傲视全球的文化符号,一个icon,一个institution。

1997年,我毕业带家人游英国,当时它的厕所因经过豪华工程(1994年完成)的打造,一度要收费一英镑入门费,后来才被取消。我爸爸在好奇心驱动下拿着一英镑上厕所去了,在马国工作以马币兑换英镑来花的他,永远没有忘记上一个厕所的钱可以买六、七包一元马币的Nasi Lemak。

官方当时甚至自傲地说,其厕所还可能成为旅游景点。姑且不论白人自以为是的趾高气扬,一个百货公司能这样的成功,号称集结5000个品牌于一室,且持久数百年经营的成就,还是值得期待的。

那天离开奥奇时,我朋友从顶层四楼买走满满当当实用的家庭用品,我仅仅买了一包可笑到只打折两毛半,内陷为野莓子的可口巧克力,没等到出大门就打开来吃,打发一下深沉和无味的寂寥吧!

那里的商品对我而言没有太大吸引力已不是一两天的事了,但是我内心还是期待本地的百货公司能眼观八方,与时俱进,突破重围,让我未来数十年,到年老之时还有百货公司可以逛逛,而不是再缅怀多一个百货公司的消逝。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