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未必就是金!新加坡年轻人不爱“煲电话粥”,或隐藏更严重问题

更新:
2024年04月22日 22:52
短信沟通
(联合晚报档案照)

“电话焦虑症”造成的问题可大可小

大部分年轻一辈手机不离手,众所周知,但对科技的依赖往往也带来各种问题。

经常使用手机不仅可能有损健康,太习惯使用某一种手机通讯功能,有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超过七成年轻人宁可以短信沟通

本地媒体日前针对35岁或以下年轻人进行的一项小型调查发现,75%自认用手机传短信是他们和友人的主要沟通方式,只有四分之一倾向于打电话聊天。

这种“发简讯少通话”的现象,在国外年轻人当中也相当常见。

澳大利亚一家电信公司去年展开的调查揭露,超过1000名介于18岁至26岁、属于Z世代的年轻人中,只有一成更喜欢通过电话和家人朋友交谈。

其余不爱打电话的受访者当中,约49%坦言讲电话会让他们感到紧张,每10人也有六人抗拒拨打或接听电话。

短信沟通
调查发现,75%的新加坡年轻人自认用手机传短信是他们和友人的主要沟通方式,只有四分之一倾向于打电话聊天。(海峡时报)

早在2011年,美国智库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也显示,美国12岁至17岁的青少年平均每天发出及收到60封手机简讯,比起2009年的平均每天50封稍有增加。

与此同时,相较于2009年的38%,2011年仅有26%的受访青少年还在和朋友通话聊天。

新加坡社会学家也指出,除了Z世代,千禧一代(现年27岁至42岁)自2009年起就养成常发简讯保持联络的习惯和偏好。

梳理思绪派 VS 直截了当派

这种沟通方式有什么好处?

综合一些本地受访年轻人的看法,发短信的一大好处是,能让发送者事先梳理自己的想法。

一名26岁的新加坡年轻人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差异:

“我不爱打电话(谈天)……因为对于不确定的事情我会更感到焦虑。我喜欢按部就班,尽所能做好准备。”

“手机短信或电邮至少是书写的通讯模式,能让我有时间去思考该如何回复,以及自己要说的话。若是和对方通电话,很难预料(谈话内容)会如何发展。”

她还补充说,如今当遇到非通电话不可的情况,自己也会事先把想说的要点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方便在通话时参考。

短信沟通
年轻一代觉得,发短信能让用户事先梳理自己的想法,但年长一辈却认为,直接通电话聊天省去了很多麻烦。(联合早报示意图)

反之,一些年长一辈在使用手机时,对于发短信就不太能适应。

不仅是因为聊天应用上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外星语”表情符号,让一些年长者摸不着头脑,他们一般也认为直接通电话聊天方便得多。

一名59岁的本地妇女坦言,如果是使用网络版的聊天应用还好,但如果是在手机上打字发短信,字体有点小不这么容易读。

“打电话因此更直截了当,想说些什么、让对方知道什么,一通电话的时间就能搞定。”

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是使用手机的聊天应用,一些长辈也只用其录音功能,“话多字少”的交流模式与年轻人形成强烈对比。

育有20岁和18岁孩子的一名狮城妈妈表示,两个孩子经常以手机短信沟通,即使和家人也不例外,她就常常提醒他们,如果要和她说什么,最好打电话。

“我真的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生活中任何大小事都是发短信处理,感觉他们不怎么和周围的人社交。”

“可能是我比较传统和古板吧,但总觉得拨电聊天,双方就有一种联系,发短信聊天相对乏味单调了一些。”

短信沟通
即使是使用手机的聊天应用,一些长辈也索性只用录音功能,主张“话多字少”的交流模式。(海峡时报)

太常发文打字,久而久之变得“社恐”?

上述妈妈的看法,也得到本地专家认同。

一家公关公司的经理认为,有时要集思广益进行讨论、或澄清某些事情,通电话可能比较方便,也因能听到对方说话的语气和音调,而避免产生误会,这是在短信聊天中做不到的。

种种迹象显示,年轻人若偏好通过手机短信和他人相处,日常生活在某程度上也会受到“牵连”。

这是因为排斥打电话听电话,让他们成为“电话焦虑症”(phone anxiety)一族,这个问题更延伸至日常生活当中,让他们变得不擅与人面对面交流。

短信沟通
超过一半的本地年轻人说,他们与别人面对面聊天时会感到紧张。(海峡时报档案照)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简称IPS)日前发表的一项调查结果发现,21岁至34岁的受访者中,有56%表示与别人面对面聊天时会感到紧张。

IPS调查就指出,53%的受访者坦言,在网上和别人聊天,要比在线下和人交谈容易得多。

主要原因包括,网上谈天时能隐藏社交恐惧感,若有任何方面的不足也能轻易掩盖,毕竟大部分应用都允许用户删除或修改已发出的短信内容。

对此,学者认为,这些年轻一辈自小都是“数码原住民”,在网络平台上自然更能轻松自如地表达看法。

然而,专家仍不鼓励年轻人过度以短信聊天。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家陈恩赐就说,过度依赖短信,可能使年轻人无法获得脸部表情等社交提示(social cues)而产生更多误会,他们也会因此少了很多学习和练习社交技能的机会。

陈恩赐也说,只爱发短信的年轻人若接到了来自长辈的紧急来电,却又习惯性选择不接电话,后果或许不堪设想。

短信沟通
专家认为,过度依赖发短信意味着他们缺乏“表情管理”等社交提示,也会少了很多学习和练习社交技能的机会,结果在与人相处时不免会出现摩擦。(海峡时报)

短信沟通可说是把双刃剑,虽能避免人们“说话不经大脑”,但遇到需要交际的真实情况,说不定因为感到不安,就不自觉想躲进没有声音和情绪的文字世界里。

蚁粉在日常生活中,又是短信派还是直说派呢?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