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学历已不再吃香? 中国雇主如今更青睐国内名校毕业生

更新:
2021年12月08日 11:09
中国毕业生
复旦大学毕业典礼。(路透社)

“土鳖”翻身,“海归”掉价?

出国深造喝过洋墨水,捧着一纸西方大学文凭归国,就意味着一个人能够胜过其他同侪,被名企另眼相待,还能轻轻松松获得薪资高待遇好的工作机会?

放在几十年前的中国,情况也许确实如此。

当时“海归”瞧不起“土鳖”。在国外读过书的留学生往往自视清高,认为那些在中国升学的毕业生日后只有替自己当跟班的份儿。于是,有能力的家庭通通都把孩子往外送。

然而时过境迁,随着中国大学在世界排名攀升,当地雇主的首选雇用对象已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反而更看重国内著名大学的毕业生。

如今的中国就业市场,洋学历不再炙手可热,甚至还成为一些人的求职负担。“海归”的就业之路,可说是“非常黯淡”。

示意图。(iStock)

外国的月亮没有比较圆?

据《南华早报》报道,过往中国社会普遍存在“西方最好”的心态,如今已逐渐被打破,找工作时亮出外国学历不一定占尽先机。

2018年毕业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社会学系的陈熙雨(译音,金融新闻编辑)表示:

“我不认为我们会比国内的毕业生有多少优势,特别是申请国内或较小规模的公司。这些公司的招聘部门似乎更熟悉中国大学,例如985和211。”

985和211指的是中国中央政府分别在1998年和1990年推出的重点建设项目,为的是让当地若干学府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据统计,985大学有39所,211大学有115所,其中不乏一些耳熟能详的知名大学,如清华、北大、复旦等。

中国经济腾飞,上门求职的人变多了,企业招聘主管于是更倾向把工作机会留给985和211大学的优质人材。陈熙雨说:

“前公司的负责人根本不清楚(我毕业的学校)是什么来头。西方名校在这里,并不像一些人所期望的那样被广泛认识。”

海外大学毕业生示意图。(路透社)

同在布里斯托大学就读的吴文希(译音)则认为,如今中国与海外大学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

“那些能够进入985和211名校的人,确实是这个国家最有能力和最拼搏的一批人。一些国内企业甚至认为,那些在海外攻读硕士学位的人,是因为没有能力而试图逃避研究生入学考试。

据中国教育部的数据显示,1978年至2019年间,有超过650万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其中近90%的人在学成之后回国发展。

留学归来找工作竟四处碰壁

如果以毕业后的就业水平来衡量,中国大学生近几年已越来越受全球雇主青睐,文凭“含金量”丝毫不亚于西方大学。

由法国咨询公司Emerging主导、泰晤士报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发布的《2020年大学生就业水平排名》显示,中国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在全球排名第五,同比2010年上升了六位。英国只领先中国一个名次。

中国大学毕业生。(法新社)

不少求职者也发现,自己在外求学多年,结果回到中国,缺少当地人际网络的他们,在找工作时反而四处碰壁。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的许顺利教授说,一些特定的职位要求应试生必须熟络国内事物,有人际网络渠道的人更易脱颖而出。而且近来雇主都普遍表现出想聘请中国名校毕业生的心态,离开中国许多年再回来的人会比较吃亏。

被当摇钱树,海外留学工作失去光彩

洋学历除了越来越难成为就业“敲门砖”,中国学生在外留学遭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口耳相传”,也促使更多人决定留在祖国发展,而非前往海外捞金。

可以预见的是,日后211和985入学标准将越来越高,家长们希望把孩子送入中国名校,而不是抢破头非要挤进西方知名大学。

示意图。(iStock)

许顺利教授直言,国际学生常受到海外学府的剥削。

“很不幸地,国际学生总是被当成摇钱树(cash cows)。西方大学十分依赖留学生支付的学费,然而有些大学收了钱,却无法提供同等价值的服务。”

不少像陈熙雨和吴文希的“海归”后来都选择回到中国成家立业,不愿在国外就地扎根。陈熙雨说:

“我更喜欢中国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人们对我更友好,更容易相处。”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