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旋风来访新加坡 快闪两天一夜取到哪些“经”?

更新:
2022年12月21日 22:40
柯文哲访新
台北市长柯文哲上周访新。(联合早报)

相互学习

即将卸任的台北市长柯文哲,在任期尾声于12月15日安排了一趟“新加坡两日游”。

在新期间,他陆续拜访了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贸工部、教育部等政府单位,旨在了解新加坡双语教育及数位化发展等议题。

除此之外,到了晚上,柯文哲也参访了位于金融区的老巴刹,大啖沙嗲及甘蔗汁等美食。

期间还陆续被几名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民众认出。来自香港的民众更是热情地大喊"柯先生,你是我的偶像"并要求合照,人气可见一斑。

亚洲的华人社会不乏指标性的国际大城市,诸如北京、上海、香港等。柯文哲在任期的最后一刻,偏偏挑了新加坡作为参访对象,在某种程度上,恐怕也是认同对于台北而言,新加坡是很好的学习对象,有值得取经之处。

美食文化

就拿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小贩中心来说,新加坡可是坐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环。

相比之下,台湾的夜市虽也属于类似定位的市井美食发源地,却无此殊荣。

难怪柯文哲笑称:“起码研究一下你们怎么包装的。”

新加坡小贩中心与台湾夜市,光论美食恐怕是各擅坛场、难分伯仲。

柯文哲访新
(联合早报)

但柯文哲也坦承:

“当然台北市像宁夏夜市是做得还不错……但不可否认的是,台湾大部分比较local的这种夜市比较不干净。”

这点是输新加坡的。

但相较之下,台北的相对优势是禁用一次性餐具,因此台湾夜市对比起新加坡小贩中心,相对环保。

数位转型与双语教育

在数位化方面,柯文哲也大叹过去三年疫情确实是全球危机,但危机也是转机。

当疫情席卷全球时,新加坡相当成功地抓紧机会做出漂亮的数位转型。

对于电子化(E化)、Deserialization(序列化)的实行都卓有成效。相对的,台北就很可惜,没能利用这个危机成功做出转型,错失了改变的机会。

柯文哲也举例称,国际评比E化程度上,台北市是全亚洲第二名。

“第一名你知道是谁?就是新加坡。所以敌人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在双语教育的议题上,柯文哲提及,以前向新加坡教育部官员请教“为什么新加坡能成为国际形城市”时,对方给出的答案是“双语教育”。

因此台北市大可借鉴新加坡的优势,推行双语教育的趋势。

目前台北市的236所学校中,已有78所学校采用双语教育措施,执行面上的定义是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课程,采取英文教学。

最好的老师

1960年至1990年间,曾有“亚洲四小龙”之说,指的就是当时飞速成长的四大经济体:台湾、韩国、新加坡和香港。

如今30多年过去了,曾位居亚洲四小龙之首的台湾在经济上已输给新加坡。

以2021年人均GDP的数据来看,新加坡为6万6263美元,台湾仅有3万8701美元,如今在当初的四小龙中屈居第三。如此的差距,代表着新加坡肯定是有过人之处。

柯文哲访新
新加坡商业区。(海峡时报)

笔者近年于新加坡、台北两地从事人力资源及金融相关服务。以个人观点看来,新加坡优胜的是,有着一个极具商业头脑的政府领航,坐拥一批优秀的精英人才,能在国际情势中左右逢源,也有能力在瞬息万变的局势中找到机会,或是修正经营路线。

新加坡近几年在疫情下成功推行数位转型,甚至在香港这颗明珠黯淡时,新加坡也能一跃成为亚洲第一金融中心。从这几点看来,未来十年新加坡仍大可期待继续稳占亚洲经济发展的鳌头。

相对的,台湾目前仍夹在美、中之间的角力,政治局面的稳定先天就不如新加坡。

台湾虽号称亚洲具代表性的民主社会,但却浪费了许多精力在互相攻伐等内耗上。政府单位无论是执行力或廉洁程度,都输新加坡一大截。

因此笔者认同,新加坡的成功经验,确实会是台北的好老师。

如果走访两地的话,不难体感出虽有不少差别,但仍有相当多的相似之处。

柯文哲访新
(路透社)

同样是繁忙的都会区,虽然还不及新加坡金融区耀眼,但台北信义区仍是高楼大厦栉比鳞次、众多优秀企业以及大外商进驻的一线战场。

虽然台北人不似新加坡人有那么强烈的“怕输”特质,仍有众多优质、英文流利的人才在职场上踏实打拼。

柯文哲卸任后,料想近年内新加坡仍会是新的政府团队亟力想学习的对象。

某种程度上,频繁交流也相当利于教学相长。相信台北也有许多优点是值得新加坡学习的。像是浓厚的人文气息以及相对悠闲的生活环境,而且捷运(地铁)也不怎么故障。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