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雨伞到保护盾 新一届政府站得高还要看得远
不是“漫威英雄”
黄循财总理8月17日国庆群众大会演讲说要与国人共撑一把雨伞,总统尚达曼9月5日在国会发表政府施政方针则说,要为国家构筑三层“保护盾”。
从雨伞到保护盾的比喻,政府的用心又提高了几个层次,涵盖了国家、社会与个人。各个层次里,政府也制定了具体治国攻略。
在国家层面上,包括了防务、外交和经济韧性三个领域,说的是新加坡的生存与发展,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新加坡从来不相信“小国无外交”、“小国无国防”的宿命论。
今天新加坡在国际上是个品牌,因为我们在国际外交上占有一席之地,有强大的防卫能力。每当经济危机来袭,新加坡最终都能化险为夷,也显示我们已发展出经济的韧性。
当今两大强国,美国与中国的竞争已从经济、科技扩大到军事实力的竞争。
特朗普“以美国人优先”、“叫美国再次伟大”,使得原有的国际竞争游戏和局面大为改观。各国都在忙着调整姿态,审时度势。如何在险恶的新形势新环境下继续保持我们生存发展的韧性,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尚达曼总统说:
这些并非短暂的逆风,而是浪潮的根本转变。前方的大海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颠簸和不可预测。”
新加坡必须在两强的激烈竞争狭缝中求存,不能随波逐流,但要有潜水、冲浪的本事。
应付诸如恐怖主义、诈骗、毒品,包括现在流行的电子烟等,是外来也是内在的问题。内政不只是关乎执法效率或社会和谐,信任与凝聚力是跨部门课题,这是新一届政府未来施政的重中之重。
总统指出科技扮演着关键角色,科技不仅是能提升效率的人工智能,气候变化相关的减碳和海岸防护技术,也将帮助我国应对生存挑战。
可以预见的是,新加坡在科技发展方面,将会更加给力,而这须要加强新加坡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从“我”到“我们”
施政方针里出现了一个关键词“我们”,黄总理在817的演讲里便已提到“我们为先”的概念。
我们现在是在社会层面上讲“我们”。人人都有发言权,要让奉献和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哪怕是小小的日常举动,比如在地铁上让座、在别人需要时伸出援手扶一把,都是把社会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这样具高度亲和力的温情社会,社会大众的自动自发更重要。
给个人提供的保护盾下,政府承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给予支持:帮助年轻人做好就业准备;让家庭能负担得起住房与托育服务;协助年长者继续工作、积累足够退休储备,并能健康积极地安度晚年。
国家经济不断成长,个人的保护盾才有保障,“低收入家庭拥有住房的比率依然是世界最高”,这是前三任政府的努力成果。
新一届政府站在新高点上可以看得更远,未来的目标也更加崇高。政府不只是要为年轻一代建新一代的组屋,更须要满足不同年龄层对更好组屋品质的要求。
几天前,建屋局宣布,在已划入大巴窑市镇范围内的快乐山兴建的首个预购组屋项目将在下个月推出,提供约1350个单位,包括二房式灵活单位和四房式单位,还有270个租赁单位。总占地33公顷的快乐山预计将建约6000个新组屋单位。
快乐山为各年龄层和不同收入阶层兴建组屋,可视为第四代政府给“我们”的一个见面礼。
第四代政府的保护盾,不期然让人联想到美国好莱坞取材自动漫故事拍成的漫威英雄片集里的美国队长(Captain America),他手握的武器就是一个可攻可守的神盾。
我们的第四代领导不是超级英雄,他们手上没有神盾,必须撸起袖子好好做事,不能把人民的委托当作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