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非洲的新加坡”的卢旺达 受新加坡建国之路所启发?
与社会、国家和世界共同进步
一进入八月,全国到处国旗林立,炎炎烈日下迎风飘扬,荡漾着昂扬欢快的气氛。
建国60周年是一个重大里程碑,举国大鸣大庆是一年一度必要的相互肯定、提醒、鼓舞和对集体未来许下的期盼和愿景。
当然,这是外在的官方宣扬,以物质和非物质性的色彩、信息和口号植入来挑引国人惯常性肃穆、稍微锁眉、多虑和毫无笑颜面容下深沉的喜悦、热情和自豪感。
对于务实的新加坡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国庆前夕个人户头捎来各种现金补助能带来更多喜悦。
例如,财政部上个7日宣布,拥有不超过一个房产,可估税收入不超过3万9000元的21岁及以上国人,将可获得450元或850元的消费税补助券——现金补助。估计150万名符合条件的新加坡人,已经自8月6日起感受到来自这个“国庆红包”的喜悦。
向新加坡学习的卢旺达
我重复阅读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的回忆录1965-2000》,开宗名义第一章节就是打好基础(Getting the Basics Right),尤其是一甲子的发展和积淀,如今看到它简直就是一部建国的秘籍宝典。
当年的施政方针包括从零建立起国防力量、建立金融中心、吸引和培育人才、双语政策、绿化工程等都是伟大的发展步伐,既改变了我们的国运,也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今日,这些政策在我们的国土上一一兑现之余,更启发着发展中国家。
经过长久内战的卢旺达(Rwanda)就是一个例子,近年被称为“非洲的新加坡”。
该国的发展途径跟新加坡接近,例如通过好施政、基础建设完善等,致力于营造亲商及利商环境,让外资容易进驻,作为基点接触非洲大陆其他地区。
2000年上任的卢旺达总统卡加梅曾说过:
“我们优先考虑发展基础设施,这包括发展能源设施。能源是推动一切的关键,企业需要能源。”
因此,卢旺达投资在能源设施也让一般民众受惠。2009年,卢旺达只有约6%的家庭能享有稳定的电供,这一数字今年已上升至75%。
卡加梅过去几年数次来新考察参访,曾多次提到新加坡的成功之道对卢旺达有广泛参考意义,包括政府投资于人民、制定良好政策及秉持对人民负责等原则。他出任总统后,致力提升人民的教育、加强国家身份认同和凝聚力、实行唯才是用的理念及提高政府部门的问责度等。
其实,卢旺达跟新加坡在历史背景、地理位置以及多元宗教和多种语言并存方面有相似之处。同样是小国,与其他国家为邻,它地处非洲中东部,西接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邻乌干达,东面和坦桑尼亚接壤,南部与布隆迪交界。
卢旺达处在赤道以南几个纬度范围内,属内陆国家,首都为基加利(Kigali)。
据2023年人口普查,卢旺达人口1409万人, 不算密集,国土面积26,338平方公里,比新加坡大多了(735.2平方公里)。官方语言为卢旺达语、英语、法语和斯瓦希里语;居民56.5%信奉天主教,26%信奉基督教新教,4.6%信奉伊斯兰教。
卢旺达经历德国(1897年起)和比利时(1916起至1962年独立)两段长时间殖民,其种族政策埋下日后种族灭绝的种子。
实上,此前世人只记得发生在1994年4月7日至7月19日的卢旺达大屠杀或内战。仅仅100天内,全副武装的胡图族军人大肆屠戮部分温和派胡图族人、特瓦族人以及作为少数族裔的图西族人。
根据当地首都基加利大屠杀纪念馆的数据,种族灭绝死亡人数超过100万人,被欺凌的女性多达50万人。
短短三十年,一个非洲国家就奇迹般地华丽转身。
发展稳健的非洲国家之一
我第一次“看”到卢旺达被誉为“非洲的新加坡”,是上个月在油管(YouTube)上,由一名阿塞拜疆的旅游博主大卫(Davud Akhundzada)介绍它为“最干净和安全的非洲国家”。卢旺达也被喻为非洲大陆上最少贪污的前三名国家之一,看了内心感到骄傲。
卢旺达是博主参访的第四个非洲国家,因此具备参照和比较的价值。
令他称奇的是,抵达首都机场即被问是不是有塑料袋,并指导游客在国内只能使用环保塑料袋或纸袋。这是连新加坡都还没做到的。卢旺达甚至更进一步,还设立了“全国无汽车日”,鼓励人们环保,多选择脚踏车等。
根据这个今年上半年拍摄的最新视频,可以看到卢旺达的城市和马路规划非常整齐,环境干净,人民非常守法,尤其是普遍以摩托车当的士的乘客和骑士,都一定戴上安全帽,否则罚款。
有远见的领导人也打造高端旅游业,例如吸引富裕的国际“追猩族”,到卢旺达的原始森林追寻山地大猩猩的踪迹(据博主说比邻国乌干达贵一倍)。
喻为“千山之国”的卢旺达山峦起伏,天气宜人,众多豪华酒店的选择,再加上安全和干净的环境,具备巨大的旅游潜能。
在博主大卫的视频中出现的的当地人(售货员、店主、侍应生和偶尔无礼的路人)英语水平非常好(连骂人都用英语脏话),几乎跟新加坡无异。他所到的露天咖啡厅(让你想到花柏山眺望远方的的咖啡厅)、餐厅和商店也非常时尚与现代化。
如今,卢旺达为消弭内战带来的伤痕,国内人士不强调自己的种族,游客被劝谕别问当地人属于哪一个族群,而是共同奔赴一个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强劲的未来。
博主大卫拜访大屠杀博物馆出来,神情哀伤分享所见所闻(馆内不准拍摄),其残忍程度超乎想象,深深震撼之余,也惊叹一个国家在英明的领导下作出许多正确的选择,才得以走出自己的道路。
他举例,女性受高等教育,甚至高踞企管管理工作,路上也确实多见女性安心自在的走着,可说摆脱传统思想的枷锁,贯彻人人平等的治国理念。
数据显示,卢旺达2024年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年实际GDP同比增长8.9%,比上一年加快0.6个百分点,五年平均增长6.4%;人均名义GDP达到1032美元(约1326新元)。
若按富裕程度论资排辈,很多非洲国家都早已迎头赶上,卢旺达连前二十大都排不到,但其发展进度还是非常可观。
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每逢国庆日前后,我们总会静下来扪心自问,验收过去一年的悲喜、得失、未竟的梦想和必须实践的项目。
老掉牙的一句话再度响起: “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这是美国已故前总统约翰 F.肯尼迪于1961年1月20日就职演说最被世人紧记的一句话。
小时候上学即被教导长大后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当时听来似懂非懂。
其实是因为“有用”,我们才能自力更生,具备谋生技能,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尽一己之绵力,换取我们期盼的生活水平和方式。
这样的社会契约公式也建立在公平、公正和人人平等的金科玉律上,再加上早期领导人的务实、远大眼光和大胆规划,排除万难,才让我们享有今日远近闻名的国家——新加坡。
对照卢旺达的国家发展,我们应该感到自豪之余,也谦虚地看到他国的强处,或者也有我们相互学习的地方,包括彻头彻尾严禁塑料袋的“狠劲”。连非洲都做到,我们还停留在软性的鼓励和以金钱解决的层面(必须购买塑料袋等措施),他日如果被非洲赶超,我们就难堪了。
此刻享有八月盛夏岁月静好之时,不能忘记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荣誉往往是金光灿烂,闪耀发光的,容易令人飞扬跋扈和洋洋得意,这是我们最不想却最可能恒久自陷的状态。
致敬前人曾有的那股解决问题的冷静、魄力和狠劲!
人人该自勉至美至善,发挥最大的才能与能量,与社会、国家和世界共同进步。
新加坡,祝愿妳国庆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