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万人因一死穴“卡关” RTS未来多会载人也无济于事?
地铁跑了,人却还没上车
除了国家体育馆,还有哪里最能体验到演唱会般万人空巷的感觉?
不妨到关卡试试。
事缘马来西亚陆空关卡的外国旅客自动通关系统上周五(18日)中午开始瘫痪,一直到隔天周六晚上10时才恢复正常。
事发当下,正值周末新加坡“吃喝玩乐大军”挺进新山的高峰时段,柔佛两个陆路关卡,即新柔长堤的新山关卡及第二通道的振林山关卡皆陷入“大卡关”。
入境大厅人头攒动的画面在社媒上疯狂流传。
据马国边境管制与保护机构总监苏海里透露,自动通关系统宕机,单单在新山关卡就影响了38万名外国旅客。
38万人当中,估计新加坡人占了多数。
据悉,这是马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通关系统故障,故障原因为马国移民局和国际监管机构的对接出现问题,导致审核流程延误。
马国当局还指出,由于涉及技术问题,未来不保证不会再发生。
如果有人以为2026年底新柔地铁(RTS)通车后,新柔两地来往不通畅的沉疴能迎刃而解,那上周末的38万人大卡关事件,不啻是个敲响警钟的“梦醒时分”。
RTS改善的是运载量而非通关效率
近年来,新马两地的边境关卡逐步迈向数码化,人工通关柜台大幅缩减。
毫无疑问,自动通关系统提高了通关的整体效率,但也并非没有短板:
系统只要打个喷嚏,可能就要全场遭殃。
新加坡2023年也曾发生过系统故障。
当时,由于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进行通关系统升级测试时发生技术故障,樟宜机场及两个陆路关卡通关出现长达四个半小时的阻滞,8万5000名旅客受影响,21人还因此错过班机。
这类系统故障带来的挑战是,纵使交通再便利,巴士或其他交通工具的运载量再充足,人们到了关口,都只能望门兴叹,有关过不得。
上周末新山关卡的爆量人潮就显示,跨境巴士的运载量并非主要问题,关键是人们抵达关卡后,就被“卡住了”。
同理,新柔地铁上路后,这类情形,或许也将导致新柔地铁运量再大,也无用武之地。
新柔地铁所解决的,是运载量问题。
每小时单向可运送10,000名乘客,从早上6时开到午夜12时,全程5分钟,高峰时段列车间隔时间为3.6分钟。
上述数据看似美好,但乘客若过不了关,恐怕一切都是白搭。
根据计划,新柔地铁将采取“一地两检”的通关机制,意即在新加坡的兀兰北站和新山的武吉查卡站分别设有新马两国的检疫设施。
乘客只须在出发时在出发站点“过两关”,到了对岸便能直接下车走人。
然而,若新马两国的通关系统有其中之一闹脾气,新柔地铁的两个站点,恐怕仍会重演和上周末如初一侧的大爆塞场景。
届时便是地铁继续跑,人却卡关上不去。
针对2023年新加坡关卡的严重宕机事件,当局已为此道歉,并检视未来的升级程序,避免事件重演。
马国方面,针对上周末的卡关事件,柔佛州务大臣翁哈菲兹再度吐露失望之情,认为相关疏忽除了对公众出行带来不便,更有损马国国际形象。
他强调,柔州需要稳定高效、可全天候运作的通关系统。
目前,作为全球最繁忙边境的新柔长堤每日平均有约30万人通关,接下来随着新柔地铁的落成,以及柔新经济特区的发展深化,通关人数预料将进一步攀高。
新加坡移民局估计,到了2050年,新柔长堤每日通关平均人数将超过40万人次。
通关人数只会多不会少,新柔地铁已见雏形,让不少人为之兴奋,但通关系统的稳定性也务必要跟上脚步,避免缓解两地来往堵塞问题的美梦,又是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