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新加坡人还是爱阅读 你今天看书了吗?
期待有一天能相互问候:你看书了吗?
一天24小时,你愿意花多少时间阅读书本?
如果根据国家图书馆的最新调查,一年里,近80%的新加坡成年人至少阅读一本书。一年平均一本书,这是什么概念?我们在世界上占怎样的排名?新加坡作为发达国家表现如何?
即使线上读物丰富,调查显示绝大部分读者原来还是以阅读书本为主,意味书本依然是无可替代的阅读来源。
为何阅读还是一个值得大大鼓励和实践的生活习惯?
解答这些问题之前,看看这个调查告诉我们什么?
原来我们还是爱阅读
数据显示,国人的习惯性阅读水平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81%的青少年和89%的成年人每周阅读多次。
由于阅读习惯的改变,更多人阅读线上的资料,调查定义的阅读内容包含书籍、新闻文章和线上内容,不包括教科书和通信,如电子邮件、WhatsApp和Telegram消息。
即使线上阅读的时间多了,线上阅读内容越来越受欢迎,但实体书本还是广受欢迎。
75%的成年人阅读实体书籍,而55%使用电子书,14%听有声读物;83%的青少年阅读书本、54%阅读电子书,8%听有声读物。
全国阅读习惯调查(NRHS)是由国家图书馆委员会每三年进行一次的研究,一共有4623名读者参与,包括3725名20岁以上的成年人和898名13至19岁的青少年。
如果书本的地位依然屹立不倒,那书店的地位也一样,这对书店和作家都应该是一大鼓舞。
实体书店依然是购买书籍的首选,62%的青少年和54%的成年人在购买文学作品时会首选书店。如果不买书,最可靠和节约的方式是到图书馆借书,尤其是青少年,58%从国家图书馆借书。
老年人也越来越多转向数码世界,35%的60岁以上的读者现在使用电子书, 2018年只有27%。
读书最多排行榜 新加坡未进世界前十
论热爱阅读,我们远远不是世界第一,但是在亚洲,新加坡仅排在台湾之后,紧跟后面的还有香港和中国大陆。
全球排名前五名是美国,平均每年阅读约17本书;其次是印度16本、英国15本、法国14本和意大利13本。
接下来是俄罗斯(11)、澳洲(10)、西班牙(9)、荷兰(8)、瑞士(6.9)。
新加坡排在第14位。
数据源自美国《CEOWORLD》杂志去年进行的独家调查,它针对 102 个国家的读者进行访问,据称调查进行了 650 多万次访谈。
根据这个世界性的调查,新加坡人一年看6.72本书,跟台湾(6.83)还是相当接近,跟第十名的瑞士有得一拼。只要政府和文化机构不断努力,新加坡有望挤入世界前十名。
阅读益智长寿 该大力推广
虽然本地图馆局调查显示大众对阅读的好处有强烈的共识,例如拓宽世界观和提高批判性思维,但是从阅读得到乐趣的数据却表现一般。
调查中有70%的人表示他们觉得阅读愉快,但只有56%的青少年和66%的成年人觉得阅读可令他们放轻松。
这意味着本地的阅读土壤还大有努力空间,让阅读成为从小培养的习惯,使之变得更为有趣,成为生活牢不可分的一部分。喜见本地各机构举办的阅读节、阅读俱乐部和独立书店生机勃勃,大力推动、形塑本地的阅读风气。
事实上阅读甚至早已进入跨学科的研究领域,证明阅读对于提升智慧、身心和寿命都有极大帮助。
2016年,美国耶鲁大学三名学者集体公开研究成果,受调研对象多达3635人,并撰文“每天一章-——读书与长寿的关系” ,披露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和生存能力及寿命的关系。
此前研究已进行12年,结果显示阅读书籍带来的生存优势明显高于阅读报纸或杂志。与不阅读书籍的人相比,阅读书籍的人在12年的随访中死亡风险降低了20%。
很明显,阅读书籍可以延长寿命。
该文章引述多方学者的成果,综合呈现阅读书籍的多重好处。据分析,阅读会涉及两个认知过程,首先,它促进了“深度阅读”,这是一个缓慢的、身临其境的过程;当读者将材料的其他部分联系起来、发现外部世界的应用并就所呈现的内容提出问题时,就会产生这种认知参与。
认知参与可以解释为什么词汇量、推理能力、专注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会因为接触书籍而提高。其次,书籍可以促进同理心、社会感知力和情商,这些认知过程可以提高生存能力。健康行为的改善和压力的减少可以解释这一过程。
阅读丰富生命
未来,我们相互问候的语言再也不是:你吃饱了吗?最近有没有出国?或者可以是:你今天看书了吗?最近看了什么书?也许一个个有趣、有深度、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对话可悄然开展,从而加宽加深加厚我们意识、认知和生命的维度。
尤其是目前数码世界凌驾于现实生活,人心被短视频、短视野、浅认知迷惑的年代,心智真需要静一静、沉一沉。花更多时间在线上,意味更短的时间阅读;要扭转这个趋势,书本可能是我们最沉默但是最有力的伙伴。
不难,从一天一章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