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红包讲行情又冷冰冰 是时代改变还是传统流失?

更新:
2023年01月19日 19:42
红包
长辈给予后辈红包,象征祝福。(联合早报)

别让“只是一个心意”沦为空话

每逢农历新年,你是不是也烦恼着红包该包多少钱,然后尝试上网找答案?

红蚂蚁也这么做了,答案不知是否真的找到,令人咋舌的数字倒是找到了一些。

原来提供红包“行情”的网站还不少,但这些所谓的行情坦白说还有点挺令人难以接受。

以红蚂蚁整理出的新马两地红包行情为例:

行情
(黎晓昕制图)

若取新加坡行情各个组别的平均价位,再做出以下假设:

  • 一对育有两名孩子的夫妇
  • 夫妻俩各有一名未婚的兄弟姐妹
  • 双方父母都健在

那么,这对夫妇一年的红包开销就已经超过了4000元。

而且,我们还没算上送给堂表兄弟姐妹、要好朋友的孩子、路上巧遇的老朋友等人的红包。

如果考虑到新加坡2021年的中位数家庭收入是9520元,这个数字在目前样样起价的情况下,会不会有些吓人,对结婚不久、事业刚起步的夫妇是否尤其如此?

网上这类“红包行情”相关的文章不少,且流传甚广,在某种程度上虽然为读者提供参考,却也不免令人怀疑,是不是也给大家制造了一定的压力?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自己只给未婚的兄弟姐妹包了28元的红包,但是他看到的“行情”却是58-288元,是否会因此而觉得自己吝啬?

又或者,孩子们在学校里问起各自收到的红包钱后,回家后向父母转述,给得较少的父母会不会因此觉得亏欠了孩子,红包钱收得少的学生会不会感到自卑?

红包封套
信不信由你:红包的重点在于红纸,而不是里头的钞票。(海峡时报)

其实,根据民俗,送红包的主要意义其实在于象征好运的红纸,红包里的钱反而还在其次。

或许多数现代人已经忘了这点,看待红包的方式才有所改变。

当然,传统是会随着时代演变的。长辈给孩子的压岁钱就从古代的一串串铜钱演变成今天用红纸包的货币,而大家随着生活日益富裕,红包也包得越来越厚。

一些人可能是出自善意,在自身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多给一些。

例如,正在求学的十多岁青少年日常开销一般比较年幼的孩子大,给他们的红包如果包得大些,也不失为一种为他的父母帮衬开销的办法。

给家长或长辈的红包包得大一些,稍稍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或表示尊敬,相信也是大家普遍能接受的做法。

但也不排除大家同样由于各种原因,忘了送红包的真正意义,才造成农历新年演变成一种为了面子或攀比的“红包竞赛”。哪怕大家只是私下不愉快,仍不免得不偿失。

排队领取新钞
在自动提款机外排队领取新钞的人龙。(海峡时报)

除了红包里的数额,有些人坚持红包里的钞票不只要全新的,就连钞票上的编号都要相连,寓意“连连发财”或“连连高升”。

坦白说,如果收到一封设计精美的红包,里面包的是长辈费时费力去换取的新钞,且编号也是相连的,这份象征了新年新气象和连连高升的节日祝福,应该比里头钞票更珍贵吧?

问题是,现在还有多少人了解这些举动所蕴含的意义?

随着环保的声浪日渐高涨,使用二维码或电子转账的电子红包也大行其道,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也基于减少浪费和减低碳排放的原因,逐渐减少每年印制的新钞。

金管局今年就推出适用钞取代往年的如新钞,但公众对新钞的热情丝毫不减,本地三大银行为想换取新钞的人士提供的时段上网后就迅速一扫而空,看得出农历新年的传统在一些人的心中仍根深蒂固。

电子红包
电子红包。(星展银行提供)

环保诚然重要,但握在手里,暖在心里的传统红包变成了银行手机应用屏幕上冷冰冰的数字,也难怪人们一时难以接受。

或许,要让农历新年更温馨,更欢乐,需要的不是塞满了钞票的红包,而是提醒大家一些新年习俗背后的寓意,不让“红包只是个意思,心意最重要”沦为空话。

这个农历新年,无论是你送人还是收到的红包,你又会带着什么眼光看待它呢?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