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邻国选举反思“公民意识”,我们这一代少了什么?

更新:
2018年08月10日 16:54
Malaysia
马来西亚首相纳吉在4月6日宣布解散国会,在购物商场的荧幕前,市民驻足观看电视直播。(法新社)

公民力量VS思想贫瘠
 

真正开始留意邻国政局,是从安华的那一只“黑目壳”(黑眼圈)开始,1998年“烈火莫熄”(Reformasi)这一神来之笔的音译在我心中激起千层浪,而那位警察总长这一记老拳不只狠狠挥在安华的左眼,也重重打在海内外稍有正义感的人的良心,让刚点燃的火苗几可燎原。

anwar black eye.jpg
安华当年被控鸡奸罪,眼睛还被打到“黑目壳”。(互联网)

曾经与马哈迪情同父子的安华,不但从天堂掉到地狱,还因“肛交案”缠身而深陷囹圄,两人之间的恩怨比台湾的本土剧还要狗血。没想到当年不共戴天的仇敌,如今竟然可以为了打倒纳吉而结盟,真正应验了“没有永远的敌人”这句老话,为了扳倒政坛共同的敌人,昔日的恨怨都可以暂时抛诸脑后。

马国华人展现“公民力量”

不过,今天并不是要讨论马来西亚下个月来临的大选,关注的也不是即将出狱的安华,更不是台面上那些政客怀里各自揣着的算盘,而是马国华人展现的“公民力量”。

在本地工作的马国人为了这次选举,不但个别打算请假回乡投下神圣的一票,也动员群体集合资源帮助其他同胞回国,网上纷纷有人贴文表示愿意自掏腰包“赞助”车票或飞机票,希望旅居本地的选民能回去反贪腐“救国”,期盼庶民手中的每一票能改变国家和后代未来的命运。

20180413_sg.jpg
在新加坡工作的马国公民抢票回乡投票。机票价格高涨,促使更多人选择乘搭长途巴士。(互联网)

新加坡人的公民意识极度贫乏 

最近网上疯传一个视频,有人故意以华语访问本地青少年,得到的反应不出所料,一如往常极具“娱乐性”,对一些人来说很有悲哀的“笑果”。整个视频看起来就是为了再次凸显本地人语言的劣势,看过视频的人也大都倾向于抨击教育系统的缺陷,双语政策两头不到岸。

然而,除了一再令人唏嘘的语文弱势,我怕看到本地人受访的画面不只是因为词不达意,而是那些空洞又支吾的内容不只苍白得令人赧颜,往往暴露国人公民意识的极度贫乏。

不少大学毕业生甚至以为党国就是一体,每当面对关乎政治或民生的问题时都有一种“由政府操心就好”的心态,较年长的一辈则害怕政局有变会造成币值滑落,念兹在兹的都是个人利益,对政体的弊病和社会的不公义一派漠然,这对一个民主国家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也不是一个公民社会应有的思维。

三年前建国总理李光耀逝世,笔者是办公室里唯一没去瞻仰致意的媒体人,并非对已故的政坛宿耆不满,对第一代的建国元勋们是心存敬意的,缺乏天然资源的小红点能在赤道上昂立,绝不是一个人的成就或功劳。

当时每个人碰面寒暄的第一句话不再是“吃饱了没?”,而是彼此会意的“你去了吗?”,大草场上络绎不绝的人龙不分昼夜的队伍,都为这个国丧写下壮观的一页。心中不免有一丝隐隐的忧虑,担心这股情绪会否影响隔年选民的抉择,果不其然2015年的选情李光耀效应发酵得淋漓尽致。

回头看看马哈迪这匹老骥出征,有人认为他早年“民族英雄”的形象可以换来一些选票,但还有一些人并没忘记他曾经为了凝聚特定族群,如何撕裂国族的整体认同意识。

20180413_HA.jpg
92岁的马哈迪出征挑战国阵(法新社)

公民应尽责 选出人才领导国家

民主体制下的执政权柄不能靠“祖荫”庇佑,有政绩和献身精神的政党才能取得国民的委托和信任;而公民应尽的责任是选出一个适任的人才来领导国家,因对前人种树感恩而违反“任人唯贤”的考量,那乘凉的条件会很快被消耗掉。

邻国近在眉睫的大选波谲云诡,却也提供一个机会让我们见证“公民力量”怎么回击政治乱局,也反思一下我们这一代大部分年轻人思想贫瘠的缘由,家国意识之于公民心里可以是泰山,也或许只是鸿毛。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