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就是新加坡“郎”!

更新:
2017年11月10日 17:50
I am a Singaporean
(谢静怡制图)

祖籍和国籍之间并不矛盾。我们的国民身份认同毫无疑问是新加坡人,我们的国家认同毫无疑问就是新加坡。

在中国工作时,我在饭桌上向一位新加坡公务员偷学到一招,能快速与刚交换名片的中国新朋友拉近一点距离。很简单,就是先问问对方老家在哪里?然后很自然地说说自己的祖籍地。比如介绍说,自己祖籍广东汕头、顺德或者福建安溪、海南文昌什么的。

这一招很管用,也很有效。不出意外,对方往往会回一句:“你是中国人吗?在中国出世的吗?”这时候就可以抓紧机会把国籍讲清楚。标准答案是:“我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祖父母辈很多年前漂洋过海到新加坡。我是新加坡人。”

新加坡华人的祖辈很多是从中国福建、海南、广东下南洋。因为我母亲家里和中国的亲戚一直保持联系,所以我很早就知道,母亲那边祖籍广东新会。父亲那边和中国的亲戚早已失去联系,但还知道祖籍是福建东山,祖母还在乡下养过猪。所以,我一直以为,懂得自己的祖籍地,就如同懂得自己在哪一家医院出世一样,是理所当然的事。

直到有一次朋友之间聊起,才发现其中一人只知道自己是福建人,再问多一层,“福建哪里?”她就完全不知道了。她还说,连她父母亲也不知道。我当时的第一个反应是:怎么可能?毕竟已经是第三代移民后代,不少人对自己的祖籍地没有太大的的情感连接,这完全可以理解,“新加坡人”的认同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远超所属籍贯社群的认同。但如果说完全不知道祖籍地或只懂个大概,那就有点奇怪了。

新加坡社会越变越西化 祖籍观念越来越淡薄

新加坡社会越变越西化,好听一点是国际化。在国际化的同时,各个族群又逐渐本土化,这个大面团搓起来就等于新加坡特色文化的大拼盘。当国家身份认同逐渐增强时,一个全新的新加坡人身份也就形塑而成,不懂自己祖籍地细节的人肯定越来越多,对祖籍观念淡薄的现象肯定一路扩大。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的调查就印证了这一点。据《联合早报》8日报道,本地华人对祖籍观念和华族传统艺术如书法与戏曲的重视相对薄弱,只有少于四成(38.7%)的华族受访者将它们视为构建华族身份认同的重要标记。

20171110-Disabled Calligrapher.jpg
懂得写书法的新加坡人少之又少,而且一般都比较年长。图为本地截断四肢的体障女画家李淑芝(中)2012年在“南艺挥春雅聚和书画展卖会”上当场挥毫响应活动。右一为南洋艺术学院院长朱添寿。

另据《海峡时报》,有35%的受访者对新加坡的认同感强过对族群的认同,但也有近乎一半的受访者觉得自己既是新加坡人,也是所属族群的一份子。亚洲新闻台委任新加坡政策研究所在今年5月至7月间展开国人族群身份认同感调查,受访对象是自本地各大族群的2020个成人。

官方不提倡方言 却鼓励华社保留华族籍贯文化

新加坡年轻一代的华人祖籍观念薄弱,在很大程度上是国民教育成功推行以及长期限制方言使用的结果。但是,政府的语言政策虽然不提倡方言,但仍鼓励华社会馆和民间保留华族籍贯的传统文化。每一次有什么会馆举行什么活动,时不时都能看到部长或议员出席。甚至,吴作栋资政和前外交部长杨荣文“回乡”探访,媒体都公开报道过。

领导人“回乡” 媒体公开报道过

吴作栋是在2009年到福建访问时,到了泉州市永春县吴岭村的祖乡,那也是他第一次“回乡”。据报道,他当时说,回祖乡探访参观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新加坡掀起了一股针对新移民的热烈讨论,他觉得此行有助于把这个课题概念化。另一个理由是,“我的祖乡刚好是在前往泉州的路上。”

据南洋理工大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潘国驹介绍,杨荣文的祖乡潮安庵埠镇文里乡祠堂在2004年建好,杨荣文就带着四个孩子出席了开幕式,每隔三四年他也都去祭祖。杨荣文在“没有过去的记忆就没有未来”的访谈录中,给历史做了经典诠释。他说:“如果整个部落对过去太执着,那也没有未来。然而如果它完全不知道过去,那同样也没有未来。因此两者之间,一定要对记忆有平衡和新颖鲜活的处理方式。”

不知道过去 就没有未来

不知道过去,就没有未来,太沉溺于过去,同样没有未来。同理,不知道自己的根,人生旅途就变得狭隘,太沉溺于自己的根,也难有宽广的未来。过去,现在与未来是一个联动的、有机的三部组成,每一个部分都不可分割,也跳不过去,不只是自己的过去,也包含家族的过去。有了每一个环节才能组成我们的故事。

祖籍和国籍之间并不矛盾

一个人应拥有更丰富、更有层次感的多重身份认同,让体内的血液里与历史久远的文化源头衔接起来 。祖籍和国籍之间并不矛盾,我们的国民身份认同毫无疑问是新加坡人,我们的国家认同毫无疑问就是新加坡,效忠的国家当然就是新加坡。我们对国家形塑而成的自身文化宿命感到骄傲,但也知道自己的祖辈是从哪里来,自己的家族史是怎么书写的。

去万里骨灰瓮安置所拜祭已故长辈时,我经常会好奇地张望他们周围都住着哪些邻居。基本上,出生于上世纪二十或三十年代的人,墓碑上都写着祖籍地,比如广东番禺、福建南安,而且好些是一家人的骨灰摆放在一块。还有,长辈不是经常讲吗?有些父母还会阻止儿女同某些籍贯的人结婚,像是因为有“客家占地主”一说,所以不太喜欢与客家人做亲家。现在呢?现在可好了,好些年轻一代连自己的祖籍地都不知道在哪里,想避开什么籍贯都不知如何避了。

太急于往前探 忘了往后看

只能说,现代社会人人都急于探索未来,太急于往前探,而忘了往后看。在科技的探索上不断地推进AI、大数据、共享经济等等,新玩意一大堆。在历史和文化的“根”的回看上则不断退步。不敢想象,以后新加坡年轻一代对于祖籍的概念会变成什么样子?难不成,潮州人要说,他的祖籍是很多潮洲人群聚的后港?广东人要说,他的祖籍是牛车水吗?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